凱文·德魯利 南希·格魯佛 海倫·史密斯|文 郁振山|編譯
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給職業(yè)健康管理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一方面機械化、自動化減輕了工人的作業(yè)壓力,另一方面人們有了更多的工具來管控風險。但與此同時,與特定社會發(fā)展階段相對應的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比如勞動力老齡化。
培訓項目的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但心理健康方面的意識培訓常被忽略。
作業(yè)任務、工作環(huán)境、企業(yè)文化、社會環(huán)境等各種因素,導致員工壓力增大,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多,常見的有抑郁和焦慮,并且兩者常被同時診斷出。心理健康問題無聲無息,但會逐漸影響身體健康,最終導致生產效率大幅下降。
201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心理疾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達2.5萬億美元;2030年將增長到6萬億美元。另據美國工作場所心理健康中心統(tǒng)計,工作場所出現的抑郁問題,每年給雇主造成440億美元的損失。
更關鍵的問題是,員工對心理健康的認知不足,讓問題難以解決。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的調查,65%的員工出于恐懼或尷尬,不會向雇主傾訴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但在主流媒體的宣傳下,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逐漸提高。雇主也明白,忽視心理健康有非常高的代價,于是開始采取應對措施。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最近的報告還表明,雇主每投入1美元用于治療抑郁和焦慮,就會產生4美元的回報。
制定積極主動的心理健康政策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但員工的實際需求是什么呢?英國一研究小組對1 000名員工進行了調查,發(fā)現大多數人需要的是幫助和支持。雖然我們都理解,員工若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需要幫助,雇主通常不是他們的第一求助人選,但為員工提供支持依然至關重要。
雇主首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公司的整體健康戰(zhàn)略,向員工普及相關知識,鼓勵遇見困難的人尋求幫助。比如利用企業(yè)簡訊、內部互聯網等平臺對員工進行宣傳教育。美國工作場所心理健康中心推出的“正確的方向”項目(Right Direction),也可作為參考。它的目的是鼓勵人們討論心理健康問題,提供資源,以提高心理健康意識和對疾病早期癥狀的認知。長遠看,這也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嚴酷的工作條件通常是引發(fā)員工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雇主可以實施靈活的作業(yè)時間,制定更健康的飲食計劃,升級設備等來改善工作條件。
雇主還應制定員工援助項目,為其提供必要的資源和工具。另外,員工的保險也應覆蓋心理健康問題,減少由此帶來的個人經濟支出。雇主可通知保險公司,讓其定期檢查、評估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
通過實際調查和員工自我評估,雇主可以在癥狀完全顯現前發(fā)現問題。發(fā)現越早,就越容易應對。
員工佩戴的智能設備能記錄其作業(yè)習慣和身體健康參數
科技能為心理健康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有公司正嘗試將數字健康策略與員工心理健康項目進行結合,并且得到了大量關注,僅2014—2017年,這些數字健康公司就得到了160億美元的投資。另外,虛擬現實技術也已用于心理治療。比如西班牙Psious公司開發(fā)的Psious Toolsuite平臺,就是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來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傳統(tǒng)的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本質上屬于行為安全管理模式,但它在職業(yè)疾病預測方面無法發(fā)揮作用。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普及、大數據分析能力的提高,人們能對職業(yè)健康作更精準的預測,而其中的關鍵在于平衡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
智能手表、健康追蹤手帶、電子紡織品、智能眼鏡,各種各樣的設備已經席卷市場。可穿戴技術起步于30年前,直到近幾年,小型穿戴設備的成本逐漸下降,才讓它越來越普遍。同時,員工對技術的接受程度也有很大提高,人們的心理障礙已經解除。在職業(yè)健康領域,最新的個人防護裝備已經開始利用這些技術,比如智能安全背帶,它能監(jiān)測員工的體溫、血壓,甚至評估他的壓力狀況。安全健康管理人員通過可穿戴設備來獲取員工的健康信息,也已成為現實。
雇主想在矽塵、硫化氫等有害物濃度達到閾值之前,就監(jiān)測它們的濃度。這是因為他們認識到,就算低濃度的暴露,長時間也會損害員工健康??纱┐髟O備能很好地滿足雇主的需求,比如便攜式氣體檢測儀。
最新型號的檢測儀能連續(xù)使用2年而不必更換傳感器或電池,可監(jiān)測有毒氣體、氧氣含量、可燃氣體、顆粒和輻射。安全管理人員還可用數據分析軟件,對傳感器的檢測數據、員工的位置信息和身體狀況信息進行處理,繪制風險暴露圖,由此確定重點關注對象,并持續(xù)跟蹤風險暴露的員工的健康狀況。
除了氣體暴露,可穿戴設備還能跟蹤噪聲性耳聾。它是全球職業(yè)健康領域最普遍的問題,但常被忽略。
可穿戴設備、數據收集和預測性分析,能大幅提高人們對職業(yè)風險的管控能力。通過預測性分析,公司可將整理過的和未整理過的數據,轉變?yōu)閷T工身體健康、作業(yè)習慣等問題的深刻理解,進而采取具體措施完善職業(yè)健康管理體系。雇主也可對員工進行提前干預,改變其不良作業(yè)習慣。
聯合國文件表示,全球人口正步入老齡化階段。幾乎世界所有國家的老齡人口數量和比例都在上升。人口老齡化有可能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影響各個領域,包括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住房、交通、社會保障服務、家庭結構和代際關系。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老齡員工比例持續(xù)升高,根據美國勞工統(tǒng)計局(BLS)的數據,2010年,55歲及以上年齡的工作人員的比例達到了19%,2015年增長為22.06%。BLS預計,2024年該數據會進一步增長至24.8%。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美國國家職業(yè)安全衛(wèi)生研究所(NIOSH)生產力老齡化與勞動中心負責人吉姆·格羅西認為,這是壽命延長和各種經濟問題、金融問題引起的。他說,“55歲以上還繼續(xù)工作的人越來越多,這與養(yǎng)老金政策有關。他們的收入沒有年輕的時候多,養(yǎng)老金也比之前有所降低?!泵绹ㄖI(yè)研究與培訓中心201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建筑工人考慮到收入或養(yǎng)老金會減少,往往不想轉移去做體力要求更低的工作。
來自美國馬里蘭州的建筑主管戴維·費拉拉說,自己的建筑工人已經意識到,隨著體力的下降,他們的角色要經常變化,但無論是什么角色,他們都很重視安全。比如老齡工人不能進行攀爬作業(yè)時,轉而會讓他們做體力要求更低的任務。費拉拉表示,“老齡員工面對作業(yè)更理性,不像年輕員工一樣經常受傷。可一但出現傷病,他們的恢復時間要遠遠長于年輕工人。”
2014年的“職業(yè)傷病調查”也印證了戴維的最后一句話。調查數據顯示,建筑工人中,45~54歲的工時損失中位數為20天,55~64歲的為21天,65歲及以上的為37天;而在所有行業(yè)中,上述年齡段的工時損失中位數分別為12、15和17。
寶馬公司丁戈爾芬市工廠的老齡工人
2014年另一項調查顯示,45~54歲的員工出現肌肉骨骼損傷的比率為40%,是所有年齡段中最高的。老齡工人的腰部、肩膀和膝蓋更容易受傷。這項調查還統(tǒng)計了2014年各年齡段在跌倒死亡案例中的比例,其中45~54歲的為16.8%,55~64歲的比例為20.7%,65歲及以上的比例為27.3%。
雇主怎樣才能適應勞動力老齡化的趨勢?格羅西提到了2010年寶馬公司的試點項目,認為它是為數不多的成功應對老齡化的策略。《哈佛商業(yè)評論》的作者法比安·斯汀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講述這項案例。他說,“項目最有效的地方就是老齡員工的參與?!睂汃R公司稱,他們做出了70處小變更,很多是參照了工效學知識,最終讓生產效率在1年內提高了7%。
管理人員首先對員工進行了重組,平均年齡保持在47歲。之后向老齡員工咨詢,如何讓作業(yè)環(huán)境變得更容易適應。之后,寶馬公司改換木地板來減少膝蓋受力和靜電;提供矯形鞋來減少腳步受力;使用曲面顯示屏、放大鏡和更大的電腦屏幕來減少眼部疲勞;使用搬運輔助設備來降低腰部受力。
管理人員還對體力要求高的任務設置了作業(yè)時間限制,每班次不超過3 h,且每個班次的作業(yè)后,要轉移去做比較輕松的工作。
斯汀在文章中寫道,“寶馬公司的老齡員工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公司也認可自己的作業(yè)技能。正是這種參與和認可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2015年10月,NIOSH成立了生產老齡化與勞動中心。格羅西說,中心的任務之一就是評估當前的工作場所項目,包括寶馬公司的試點項目,然后總結出其中有效的和無效的元素?!霸S多項目尚未被事實證明,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它們進行評估?!惫椭饕部傻卿汵IOSH網站,跟蹤最新的發(fā)現。安
(圖片源自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