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浩
浪漫主義起源于法國語中“Romance”一詞,也就是傳奇的意思,可能光是音譯的羅曼蒂克很難讓人聯(lián)想到浪漫主義,說到浪漫主義我們一定會提到現(xiàn)實主義,這就像是哲學上物質和意識何者為本源的關系一樣,“理性-感性”、“素描-色彩” 、“真實-幻想”思維的碰撞形成了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時,在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影子下,浪漫主義最早起源于英國,可是在藝術領域上卻最終在德法之間顯得格外耀眼,將古典主義取而代之。說起每一種觀念的誕生,不得不說都是在社會的進步與變革中衍生出來的,而在探索這坎坷崎嶇的道路上必定也會有反復,就像這19世紀的法國一般連綿不斷的王朝戰(zhàn)爭打破了原有沉靜的歐洲大陸,剛剛走出了中世紀的封建迷信和教會的黑暗統(tǒng)治之中的人們,還沉浸在啟蒙運動帶來的理性之光的照耀下,人們甚至都還來不及反應便又站在時代抉擇的風口浪尖上,在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啟蒙后,普通人民不愿意再重新回到封建迷信的愚昧中,可是奈何封建勢力的強大并不是當時的法蘭西所能承受的,人們在戰(zhàn)火中被迫接受了血與火的洗禮,現(xiàn)實的教訓讓理性的人們幾近崩潰,他們的堅持變得一文不值。在這種情況下,浪漫主義對于現(xiàn)實的幻想,它所強調的直覺、想象力、和感覺成為大革命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能夠有力表達的地方,成為人們心靈中的那一片凈土,它極大程度上的解放了人的個性、自由,但它是懦弱的、消極的浪漫主義,當籍里柯的《梅杜薩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出現(xiàn)時,而源自于人性的呼喚也最終成為了一股席卷歐洲大陸的思潮,結束了波旁王朝的復辟,資產階級取得勝利,在上升期積極的浪漫主義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
浪漫主義在時間長河中也只是一個片段,但是它絕非是一個簡單的藝術流派 ,它背后蘊涵的是人類人性與本能在社會變革間對于人類進步的探索。正是這樣的一種世界觀的確立,讓人類變得愈發(fā)無可替代,人類對于烏托邦的幻想也許會成真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