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澤華 朱濤 王潔
【摘 要】目的:討論改良沖洗法在直腸癌Dixon術后吻合口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現(xiàn)隨機選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直腸癌患者在Dixon術中出現(xiàn)吻合口瘺1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對吻合口瘺的不同沖洗方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例,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手術方法,實驗組患者給予改良沖洗法,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和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的引流管局部皮膚清潔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引流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直腸癌Dixon術后吻合口瘺的治療中,改良沖洗法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改良沖洗法;直腸癌;Dixon術;吻合口瘺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improved washing method anastomosis fistula in rectal cancer after Dixon operation.Methods: 120 cases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2017 year in June in our hospital during Dixon anastomotic fistula in 10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ashing methods of anastomotic fistula wi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mproved flushing method, and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drainage tube local skin cleanline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rainage tub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irrigation method is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rectal cancer Dixon operation,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improved irrigation; rectal cancer; Dixon; anastomotic fistula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2-03-0-01
近些年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直腸癌發(fā)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臨床上治療直腸癌的常見方法為手術治療,常規(guī)的手術方式為Dixon術,即中低位前切除術,但是本手術方法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就是術后吻合口瘺,其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手術效果以及術后生活質(zhì)量[1],吻合口瘺發(fā)生后會增加局部感染的幾率,如果處理不當,則可能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臨床醫(yī)生對于吻合口瘺的治療和護理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本次調(diào)查中我院將2013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直腸癌患者Dixon術中10例吻合口瘺1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給予改良沖洗法予以護理和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其應用效果較好,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現(xiàn)隨機選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直腸癌患者Dixon術中10例吻合口瘺1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對吻合口瘺的不同沖洗方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例,實驗組患者中包括男性3例,女性2例,年齡42-63歲,平均(52.5±3.3)歲,其中合并糖尿病有3例,無糖尿病有2例,直腸腫瘤遠端距離肛緣(5.35±1.21) cm;對照組患者中包括男性2例,女性3例,年齡42-62歲,平均(52.1±3.2)歲,其中合并糖尿病有2例,無糖尿病有3例,直腸腫瘤遠端距離肛緣(5.44±1.23) cm。兩組患者年齡、男女比例以及其他一般資料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方法進行沖洗,具體實施方法如下:將配置好的沖洗液使用50ml的空針通過引流管注入,速度要緩慢,同時觀察注入情況,如果出現(xiàn)明顯阻力則要停止注入,并立即回抽,并反復回抽,回抽至回抽液清亮為止,每次操作時間約為30-40min,每天上午兩次,下午兩次[2]。實驗組采取改良沖洗方法,具體實施方法如下:首先按照傳統(tǒng)方法進行沖洗一次,然后在距離引流管腹壁開口位置4cm處使用尖刀片在引流管進行開孔,尖刀片為11#,開孔后使用小型血管鉗對開孔進行鈍性擴張,并置入一次性輸液器,置入長度標準為恥骨聯(lián)合與引流管開口處的長度,不可置入過長,避免輸液器對吻合口造成過多刺激,將橡膠引流管使用醫(yī)用膠布進行固定,避免開口處漏液或者漏氣[3]。在引流管的開口處放置造口袋,避免對引流管周圍皮膚造成刺激。將輸液器打開進行沖洗,將吻合口周圍的糞汁進行引流,當引流液清亮時關閉輸液器,每隔3-4h開啟一次輸液器,當發(fā)現(xiàn)引流液減少時,可根據(jù)情況減少引流次數(shù)。引流管拔出方式:當患者進行沖洗2-3周時,引流量會逐漸減少,盆底逐漸粘連,吻合口開始愈合,4-5周之后引流管處形成竇道,將引流管向外推,逐漸的將引流管向外拔,一般情況下每周向外拔出兩次,每次1-2cm,直至引流管完全拔出。
1.3 療效觀察與評價
對兩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發(fā)生率、引流管開口周圍皮膚清潔程度、住院時間以及引流管拔出時間進行對比和分析。引流管開口周圍皮膚清潔程度評價:皮膚無紅腫0分、瘺口無糞汁0分;皮膚有紅腫1分,瘺口有糞汁1分。清潔程度評分=皮膚紅腫分數(shù)+瘺口糞汁分數(shù),滿意:0-1分;不滿意:2分。出院標準:引流量低于20ml/d,并且引流液中僅存在少量糞汁,持續(xù)以上情況2d以上即可以出院。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次調(diào)查收集的數(shù)據(jù)應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組間計數(shù)資料如治療情況等應用()表示,行t 檢驗;計量資料如感染發(fā)生率、滿意程度等采用(%)表示,行檢驗,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切口感染情況和引流管周圍清潔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中引流管周圍清潔程度方面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引流管拔出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8.13±4.13)天,引流管拔出時間為(70.26±4.18)天;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1.11±5.14)天,引流管拔出時間為(74.56±5.17)天,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引流管拔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直腸癌是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大部分患者會接受手術治療,目前使用頻率較高的手術方式是低位前切術,雖然本手術方式效果較好,但是在術后其比較容易發(fā)生吻合口瘺,如果發(fā)生了吻合口瘺則會降低手術質(zhì)量[4],同時也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同時也會增加局部感染發(fā)生率,使患者增加了就醫(yī)次數(shù),也增加了醫(yī)療費用,所以對于吻合口瘺的治療,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調(diào)查中應用了改良沖洗法,改良沖洗法是在傳統(tǒng)沖洗方法的基礎之上進行了改良[5-6],改良后的沖洗方法更便于患者家屬的操作,因為醫(yī)院內(nèi)患者眾多,當患者需要沖洗時工作人員可能正在忙碌,并不能馬上為患者進行沖洗,此時就增加了吻合口瘺中的物對周圍皮膚造成的刺激。改良后患者家屬就能夠進行操作,所以能夠及時對吻合口瘺進行清洗,減少糞汁對組織的刺激,保持引流管周圍組織的清潔度,降低感染率,在本次調(diào)查后也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的切口感染發(fā)生率為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中引流管周圍清潔程度方面滿意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調(diào)查結果也再次體現(xiàn)了改良沖洗方法的優(yōu)勢。改良沖洗方法在傳統(tǒng)方法的基礎上在引流管開口出放置了造口袋,引流管經(jīng)過造口袋引出,即使引流液出現(xiàn)外溢也會直接流入引流袋中,不會對引流管周圍的皮膚造成刺激,這樣能夠促進吻合口愈合,而且方便工作人員以及家屬看護[7-8]。在采用改良沖洗方法后,增加了對盆腔局部的沖洗次數(shù),吻合口周圍組織的清潔度有所提升,并且高滲鹽水具有消除吻合口組織水腫的作用,所以促進了吻合口愈合,在本次調(diào)查中也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28.13±4.13)天,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1.11±5.14)天,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當吻合口逐漸愈合后,橡膠引流管的引流量亦隨之減少,當達到出院標準后即可以出院,在出院后患者家屬可幫助患者進行沖洗,這樣有利于引流管盡快拔出,結果也顯示實驗組患者引流管拔出時間為(70.26±4.18)天;對照組患者引流管拔出時間為(74.56±5.17)天,實驗組患者引流管拔出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直腸癌Dixon術后吻合口瘺的治療中,改良沖洗法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彭昌兵, 莊文.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防治現(xiàn)狀[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4, 21(2): 251-255.
任磊, 劉春鳳, 周業(yè)江.改良沖洗法在直腸癌Dixon術后吻合口瘺中的應用[J].中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4, 39(11): 1177-1180.
張長山, 蔡豐波, 魏東.腹腔鏡直腸癌前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的危險因素及治療方法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1, 29(4): 269-271.
余加和,黃 項武,董志勇,等.自制雙套管持續(xù)沖洗治療腹腔鏡低位直腸癌根治術后吻合口瘺[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12( 4) : 408 - 411.
林晨,張再重,王瑜,等.經(jīng)腹膜外雙套管持續(xù)負壓沖洗法對直腸癌低位前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的防治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4,09( 5) : 469 - 472.
王明軍,李霞.雙套管持續(xù)沖洗負壓吸引法治療術后急性腸瘺患者的臨床分析[J].醫(yī)療裝備,2016,29(10):75-75.
歐小勇,韓麗娜,黃廣巖,等.改良雙套管持續(xù)沖洗負壓吸引在腸瘺治療中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 21( 27) : 181 -183.
葛磊, 王海江, 趙澤亮, 等.腹腔鏡中下段直腸癌根治手術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2, 92(2): 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