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永
人在職場,渾如競技場。有道是:優(yōu)勝劣汰,勝者為王。如果你不能保證勝出,至少要保障剩下。剩下才有機會,剩者皆有可能。
首先,確保剩下。勝出難,剩下也不易。倘爭取不到剩下的權(quán)利,連做夢的機會都沒有,更遑論其他!剩下的精要在平庸。人常說平凡而不平庸,那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墩f文解字》云:“庸,用也。”《玄應(yīng)音義》云:“庸,謂常?!逼接辜雌匠?,平常即平凡;“中庸”就是“用中”,平庸必然“用平”──亦即任用平凡、平常之人。才高八斗者往往趾高氣揚自鳴得意,大聲吟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唬得人一愣一愣的,特招人恨!在職場競爭中,要想不被擠對淘汰,就得千方百計展現(xiàn)出優(yōu)秀的平庸品格;不平凡也要裝平庸,裝平庸才能保平安。平庸招人待見,中材處處堪用,不顯山不露水,“不招人嫉是庸才”,你好我好呵呵呵,對任何人都不構(gòu)成現(xiàn)實威脅,故極有利于剩下。
其次,爭取連剩。這一次剩下,并不保證下一次還能留下,每一次都會剩下。所以呀,要下定決心,有所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連剩。這就要求,剩者不僅要表現(xiàn)得更平更凡更平庸,而且還須謙虛勤謹更兼韌性?!渡袝酚醒裕骸肮Τ缥ㄖ?,業(yè)廣唯勤?!彼字V亦云:“忍字頭上一把刀,忍得住來是英豪!”只要你有定力,有耐心,熬得住,吃得消,豪杰可做,何況剩下?就算連剩亦不在話下!爭取連剩最忌諱的,就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故達致連剩的全攻略,就是勤勤懇懇戰(zhàn)戰(zhàn)兢兢,堅韌不拔倍加艱辛,用自己的剩余勞動,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積累剩下資本。常言道:“三十年大路走成河,三十年媳婦熬成婆。”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積小剩致連剩,由連剩到大剩,即有可能贏得發(fā)展機會。譬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最后,永葆優(yōu)剩。據(jù)宋代張端義《貴耳集》講:南宋孝宗皇帝趙眘到天竺寺及靈隱寺禮佛,途經(jīng)飛來峰,孝宗問凈輝和尚:“既是飛來, 如何不飛去?”答曰:“一動不如一靜?!本辰绾纹涓呙?!連剩者只有達致如是境界,方可永葆優(yōu)剩。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敝钦呷缢脛佣矘?,仁者如山好靜而恒久。高才捷足者自恃其聰敏,主動出擊打拼,勝出者固然大有人在;然而“這山望見那山高,到了那山?jīng)]柴燒”,抑或“千里馬失蹄,攆不上拐騾子”者,亦代不乏人──有的甚至連剩下的機會都喪失掉了?!妒ソ?jīng)·舊約》講過:“見日光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zhàn)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痹谝粋€單位里,所謂發(fā)展機會往往捏在少數(shù)人手里,平時看不見,偶爾坑他爹!然而,優(yōu)剩者卻素來默默無聞韜光養(yǎng)晦和光同塵,擺出一副溫順庸碌與世無爭的面孔,實則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捉鱉不在水深淺,只要碰到手跟前”,所以總能“碰到”絕妙機緣、絕佳機會、絕好機遇!故孟子曰:“雖有镃基,不如待時?!?/p>
總而言之,剩者有如圣者,優(yōu)剩勝似優(yōu)勝。探其原委,剩者之“?!庇腥x:多余,更加,閹割?!洱R民要術(shù)·養(yǎng)羊》有“擬供廚者宜剩之”,即是“閹割”之意──落實到人與單位的關(guān)系上,就是被人家給生生地裁減掉了,此義最差。其次是“多余”,懸疣附贅,隨時都有被切割的危險,此義亦欠佳。詞義最好的是“更加”,然而對于剩者來說,怎樣才能從優(yōu)剩更加順利地轉(zhuǎn)化為優(yōu)勝呢?如上所述,確保剩下,爭取連剩,永葆優(yōu)剩──子曰“一貫三為王”,則剩者為王矣!
(選自香港《大公報》)
【賞析】
《剩者為王》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引經(jīng)據(jù)典,條分縷析,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人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乃至勝出,首先得做到“剩下”,即保全自己。而保全自己的前提便是能夠韜光養(yǎng)晦,學(xué)會“中庸之道”。在人生的競技場,鋒芒畢露的人未必招人待見,反而容易給自己樹敵;倒是低調(diào)內(nèi)斂的人不易招人嫉恨,更容易獲得別人的同情。在人生的戰(zhàn)場上,智商不是最重要的武器,情商常常比智商更重要。如果能給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友軍,如果能讓競爭對手忽視甚至無視你,你離成功就不遠了。數(shù)千年前的吳越之爭,勾踐臥薪嘗膽,養(yǎng)精蓄銳,甘居人下,忍辱負重,最終一舉滅吳,前提條件就是放低身段,先讓自己成為“剩者”。如果當初選擇血拼到底,恐怕早已灰飛煙滅!
(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