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
- 知道忍讓是養(yǎng)生的美德
仁者難逢思有常,平居慎勿恃無傷。爭先徑路機關惡,近后語言滋味長。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病后能求藥,不若病前能相防。宋·邵雍《仁者吟》邵雍的這首《仁者吟》,人們傳誦的多是后兩聯(lián),即: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病后能求藥,不若病前能相防。認為這是勸導世人不要貪嗜喜樂美味,注意預防疾病。其實這只是明面上的意思。詩作既名“仁者吟”,所指必有深意。人生在世,最喜歡的莫過于事事如意;祝福他人,也常常說“萬事如意”;古代的吉祥物,則稱為“玉如意”
家庭醫(yī)學 2022年21期2023-01-17
- 仁者愛人,智者愛己
個維度:愛人,為仁者;愛己,為智者。愛人,為仁者,這是我們?yōu)槿颂幨赖幕貓?。汪曾祺有云:“一定要愛著點什么,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020年影響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讓世界各地的人民陷入恐懼的境地。彼時,我國的鐘南山院士挺身而出,他的身后還有無數(shù)的醫(yī)護人員、解放軍、志愿者……他們都是愛著我們的人,他們在沒有火炬的暗夜里發(fā)光發(fā)熱,只為帶來點點光明。我們收獲了愛,得以無憂無慮地在街上自由行走;他們帶來了愛,被時代賦予英雄的勛章,成為我們心中的仁者。愛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2年5期2022-12-25
- 仁者為仙萬石聚
是本文題目上的“仁者為仙”的“仙”“仁”兩看和“萬石聚”的“萬”“石”均可兩看?!?span id="gokgquo" class="hl">仁者為仙”是重慶市彭水縣羅登群所藏,筆者為其命題后賦詩曰:“似仁似仙意趣添,仁者愛人即是仙。世人羨仙當為仁,天堂美景在人間”。無獨有偶的是,在2021年重慶市第十四屆萬石博覽會期間,云南保山石友王福光攜一文字石參展。不但“萬”與“石”兩看,而且與“萬石博覽”相偕而來,就更讓人驚喜了!王福光還就此特別撰了一聯(lián):萬石博覽,廣交海內域外石界石友博覽萬石,盡賞東西南北異珍異石行文至此
寶藏 2022年2期2022-07-30
- 孔子“仁者壽”發(fā)微
國 成孔子云“仁者壽”,但俗語卻說“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這顯然是兩個截然相反的命題??鬃觾汕Ф嗄陙硪恢北恢袊俗鸱顬槭ト?,其語不會是無稽之談;俗語是千百年來普通百姓生活經(jīng)驗的凝結,經(jīng)過千錘百煉而成名句,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也同樣不應有謬。那么,是孔子錯了還是大眾俗語錯了?我們應該信奉圣人的教條,還是應該信奉大眾的經(jīng)驗呢?其實,這兩個看似對立的命題,其實并不是非此即彼和水火不容的關系。“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這一俗語,不是說宇宙中存在“好人短壽、壞人
中州學刊 2022年6期2022-07-22
- 生財有大道
③,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④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⑤。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贝酥^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選自《注音全譯四書》,竇秀艷注音,王曉瑋譯文,新華出版社2017年版)【注釋】①為之者:生
初中生世界·八年級 2022年8期2022-06-02
- 從“仁者與萬物同體”淺析大學生生態(tài)倫理觀的建構
的奠基者,提出“仁者與萬物同體”的倫理思想,蘊含著人與萬物平等的觀念,這一思想為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關系提供有效的解決思路。本文從對其思想的解讀出發(fā),探究對大學生生態(tài)倫理觀建構的啟示。關鍵詞:程顥;仁者;萬物同體;生態(tài)倫理在探尋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的今天,大學生群體作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主力軍,應當具有統(tǒng)一的社會理想和生態(tài)思想。宋代著名思想家程顥以“仁”的思想為中心,提出的“萬物同體”的生態(tài)倫理思想,能夠為當代大學生生態(tài)倫理觀的正確建構提供有效思路。一
科學與生活 2021年29期2021-03-24
- “仁者”還是“智者”:第三方懲罰對懲罰者聲譽的影響*
孔子“智者若何,仁者若何”(《荀子·子道》)的發(fā)問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二者的差別; 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也論及了這一點:“智者盡其謀……仁者播其惠?!爆F(xiàn)實生活中,在溫暖維度得到較高評價的個體在能力維度未必有同樣結果,“老好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反之亦然。我們認為Fiske 等(2007)的聲譽雙維度理論同樣適用于第三方懲罰,這引出了本文的研究問題2:第三方懲罰對懲罰者聲譽的兩個維度是否具有不同影響?換言之,第三方懲罰是否同時影響了懲罰者聲譽的兩個維度?
心理學報 2020年12期2020-12-15
-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何以可能
——論王陽明的環(huán)境美德倫理思想?
就是其中之一?!?span id="ywwusa0" class="hl">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王陽明認為自然萬物與人類息息相關,仁者能夠將自然萬物看作自己的身體般去關照與呵護。如此一來,人與自然中的萬物就能夠和諧共融。但是,自然萬物為何與人類息息相關?“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究竟何以可能?這些問題還有待學者們進一步探究。黃勇教授用“同感”來闡述王陽明的“與物同體”①在本文中此處及以下的“與物同體”這一概念,是黃勇教授對王陽明“萬物一體”思想的一種表述?!芭c物同體”和“萬物一體”這兩個概念在本文中的內涵是一致的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年5期2020-12-12
- 仁者甘死如飴
秦若琳天寒,有仁者戎夷解衣救弟子而凍亡。后世人讀到這個故事不知作何感想?會為戎夷太息至流淚,或是嗤之以鼻不敢茍同?以舍生換取的意義,還能被感知嗎?在千年后的今時今日是否再尋不見?縱然私心總在惋惜,可絕境之中,唯有仁者甘死如飴。絕境常常意味著逃不過的生死選擇。你問戎夷把保命的大衣披在誰身上,你問譚嗣同是逃還是留,你問文天祥是死還是降,他們如何回答?如果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會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天無絕人之路”的前提是妥協(xié),是退而求其次,另尋他路。但絕境恰恰
作文通訊·高中版 2020年11期2020-12-07
- 論小說《心之悟——王陽明龍場悟道》中的王陽明形象
、一位溫暖世間的仁者、一位知行合一的儒者。關鍵詞:王陽明 勇者 仁者 儒者被貶龍場是王陽明人生最困厄的時期之一,也是眾多王陽明題材文學作品關注的焦點之一。作家路勇的長篇歷史小說《心知悟——王陽明龍場悟道》(以下簡稱《心之悟》)聚焦的正是王陽明被貶龍場的這一時期。小說塑造的王陽明形象不僅僅是貶謫龍場的官吏、為保護家人而步入蠻荒的漢子、傳道授業(yè)的先生,更是一位不畏艱難的勇者、一位溫暖世間的仁者、一位知行合一的儒者。而小說中王陽明形象的成功塑造,顯然得益于作家對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7期2020-03-01
- 王程強長篇小說對王陽明儒將形象的塑造
也從智者、勇者和仁者三個方面對其儒將形象進行了成功塑造。關鍵詞:王程強《王陽明》 儒將形象塑造 智者 勇者 仁者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三不朽者”,王陽明不僅創(chuàng)立了心學學說,還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在長篇小說《王陽明》三部曲中,作家王程強就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王陽明跌宕起伏的人生傳奇。在其筆下,王陽明堪稱是文武雙全,智勇無敵的儒將,他的一生不僅經(jīng)歷了南贛剿匪、平寧王朱宸濠反叛、征思田、破八寨等戰(zhàn)事,而且?guī)缀跛袘?zhàn)爭都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堪稱中國歷史上文人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11期2020-02-04
- 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就是《中庸》里邊講的天下有三達德,天下有三種最高的道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在儒家看來是天下最高的道德了。什么是智?朱子注解得非常精到:“明足以燭理,故不惑?!蹦愕拿骼砟軌蚴鼓惆训览砜吹们宄?,因為搞不清楚,弄不明白,所以迷惑,什么事情明了以后就不迷惑了,“明”是一個關鍵。什么事都能想得通的人就是智者。智慧的“智”字,上邊是個“知”字,下邊是個“日”字,知道太陽、知道光明的人就是智者,“智”就是懂得光明的人。懂得
醒獅國學 2020年4期2020-01-04
- “仁者壽”的健康意蘊
310053)“仁者壽”,是《論語》中的名言?!叭省笔侨寮彝瞥绲淖罡叩赖聵藴屎托袨闇蕜t,“壽”則是人類永恒的追求??鬃舆@句話表明,品行高潔的人,將會健康長壽,將修心與修身融為一體,因此一直為后人傳頌。古人將這句話濃縮成“仁壽”,將高壽稱為“仁壽之域”。清末慈禧太后修頤和園,就建有仁壽門、仁壽殿,為她六十大壽助興。仁者為什么能長壽?怎樣才是仁者呢?在《論語》里,孔子對“仁”做過許多論述。比如說仁者“愛人”,仁者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說要關愛他人,處
養(yǎng)生月刊 2020年8期2020-01-02
- 錯解輯
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篇》)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論語·憲問篇》)21. 在孔子看來,“知者”的主要特點是 ? ? ;“仁者”的主要特點是? ?。(每處不超過4個字,2分)22. 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文中的“荷蕢者”是“知者”還是“仁者”?為什么?(4分)參考答案21. 靈動 (1分,意思對即可);沉穩(wěn)
中學生天地·高中學習版 2019年11期2019-12-06
-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eople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To realize his ideal society of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manners, wisdom and credit, Confucius believed people must be able to reflect on themselves and others. The foundation of reflection is being able to
校園英語·中旬 2019年10期2019-11-07
- 仁者識仁
在樹立一活生生的仁者境界之典范?!娟P鍵詞】:境界哲學 境界工夫 道器一元論 仁者 識仁 定性《朱子語類》云:"釋氏見得高底侭高。"或問:"他何故只說空?"曰:"說玄空,又說真空。玄空便是空無物,真空卻是有物,與吾儒說略同。但是它都不管天地四方,只是理會一個心。如老氏亦只是要存得一個神氣。伊川云:'只就跡上斷便了。'不知它如此要何用?"如釋老等人卻是能持敬。但是它只知得那上面一截事,卻沒下面一截事。釋氏所謂“敬以直內”,只是空豁豁地更無一物,卻不會“方外”。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9-10
- “仁者之輝,實踐遠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探索
我們自主開發(fā)了“仁者之輝,實踐遠航”綜合實踐活動課程?!?span id="kug0k0q" class="hl">仁者之輝,實踐遠航”課程以“仁者”為核心理念?!?span id="yk0gmmg" class="hl">仁者”一詞最早出自《論語》中的“樊遲問仁。子曰:‘愛人’。”這就是后來的“仁者愛人”?!?span id="sqcayei" class="hl">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仁者”是有大智慧、有人格魅力并且善良的人?!?span id="0cy0imq" class="hl">仁者”一詞,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厚重的底蘊,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奏響了具有民族性、時代性的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19年3期2019-09-10
- 親親仁民,萬物一體
109次,正面論仁者有之,反面論仁者有之,給仁下定義者有之,描述仁之表現(xiàn)與規(guī)模、效用與境界者有之,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憑借這種“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論說與闡發(fā),孔子仁學的內涵與外延才得以漸次顯影與廓清。下面我們簡要論之。(一)“仁”是“人”的本質規(guī)定性究竟何謂“仁”?結合經(jīng)典中的用例可知,“仁”字略有三義。一曰“愛”。如《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二曰“親”。《說文解字》:“仁,親也?!庇帧秶Z·晉語一》:“愛親之謂仁?!比弧?/div>
名作欣賞 2019年5期2019-09-10
- 《論語》“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別論
語·里仁》篇中“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一語,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意蘊的儒家思想命題。前人關于此語的論述頗多,其中亦不乏精辟見解。然迄今為止,學界對此語的認知或多拘囿于《里仁》一篇中,或多停留在對“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一語上下文的解讀中。事實上,要理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一語的深刻內涵,須著眼于《論語》一書,從整體入手,并結合孔子的“仁”學思想,從“仁者”“知者”之異、“安仁”“利仁”之別以及“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的現(xiàn)實意義三個方面來論述。一、“仁者”“知者”名作欣賞 2019年9期2019-07-12
- 《論語》佳句精選
ed.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Look not at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listen not to 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speak notwhat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 make no movement which is contrary to propriety.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When新高考·英語基礎(高一) 2019年1期2019-06-25
- 風雨飄搖中的仁者情懷
破歌》是體現(xiàn)作者仁者情懷的經(jīng)典之作,然學界并未切實把握到它的精妙細微之處。其中“徹”當釋為結束;“廣廈”乃國家朝廷的象征;“安得”則暗示了對國家中興以及英豪志士的呼喚和期待,而這均需要結合著“風雨飄搖”的文化意義和時代背景來加以理解。作者的屋漏難眠與“安史之亂”下的國家動蕩局勢何其相似,所以他由一己之痛苦聯(lián)想到千萬家之痛苦,進而憤聲疾呼國家的再度強大以庇護天下蒼生。關鍵詞:“徹” “廣廈” “風雨飄搖” 仁者學界對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761)的解讀多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9年2期2019-04-10
- 錯解輯
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保ā墩撜Z·雍也篇》)子擊磬于衛(wèi),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論語·憲問篇》)21. 在孔子看來,“知者”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 _;“仁者”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 (每處不超過4 個字,2 分)22. 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文中的“荷蕢者”是“知者”還是“仁者”?為什么? (4 分)參考答案中學生天地(C版) 2019年11期2019-01-11
- “仁者壽”思想對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影響?
神修養(yǎng)的弊病?!?span id="akicaew" class="hl">仁者壽”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寶貴思想,在當前這一特殊歷史階段,為糾偏救弊、挖掘、整理和弘揚“仁者壽”思想,對于指導各族人民養(yǎng)生保健、防病治病以及構建和諧社會均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1 “仁者壽”是儒家的生命觀“仁義禮智信”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所提倡的“五?!被颉拔宓隆保怯靡蕴幚砼c和諧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起碼道德準則;同時人之“五常”與天之“五行”相應,因此更是協(xié)調天人關系、實現(xiàn)儒家最高理想“天人合一”的倫理原則?!叭省痹凇拔宄!敝信诺谝?,其重要性及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2019年4期2019-01-09
- 為人如山,處世如水:說《諸子喻山水》
摘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是中國士人為人處世的信條。仁是為人的境界,知(智)是處世的典范。為人如山,處世如水,既是道德修養(yǎng),又是行動指南,不變的是如山,變的是如水,仁者穩(wěn)重不遷,故無憂,智者與時俱進,故不惑。關鍵詞:仁者 智者 山水情懷《諸子喻山水》(上海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匯集了孔丘、孟軻、老聃、韓非、管仲和孫武等人對于山水的有感而發(fā)。其中孔子說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篇第六》)最能契合中國士人為人處世的文學教育 2018年6期2018-06-21
- 從《登岳陽樓》看杜甫的“仁者”情懷
,筆者嘗試站在“仁者愛人”的思想角度,感受杜甫“涕泗流”的哀嘆,分析詩中所體現(xiàn)的博大情懷。【關鍵詞】杜甫 仁者 情懷【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082-01自古以來就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說法,登上19.42米的岳陽樓,可以將八百里的洞庭湖盡收眼底,五十七歲的杜甫在疾病纏身的情況下登上岳陽樓,書寫自己的所思所感,鑄就了“盛唐五律第一詩”——《登岳陽樓》。這是杜甫歷經(jīng)人生的起起落落之課程教育研究 2018年5期2018-03-23
-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是“仁”還是“恕” ——以朱熹的解讀為中心
講“仁”,所謂“仁者愛人”。同時,孔子又講“仁之方”。他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對此,楊伯峻《論語譯注》解讀為:“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時也使別人站得?。蛔约阂率滦械猛?,同時也使別人事事行得通。能夠就眼下的事實選擇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說是實踐仁道的方法了?!盵1]65在楊伯峻看來,“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是“仁”,與“仁之方”是不同的??鬃舆€講“恕”。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年5期2018-01-01
- 儒家養(yǎng)生仁德者得其壽
要地位,它提倡『仁者愛人』『溫良恭儉讓』等品德以教化百姓,也潛移默化地孕育出古人重視修身養(yǎng)性的養(yǎng)生觀。當代社會,我們依舊有必要回歸傳統(tǒng),學習這種潛心靜氣。中醫(yī)經(jīng)典著作《黃帝內經(jīng)·上古天真論》有這樣一段養(yǎng)生名言:這段話從上古先民經(jīng)驗出發(fā),告誡人們養(yǎng)生應注意的事項。首先談了兩個問題:一是在外要防止四時邪氣的侵犯,即“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二是在內要保持內心安閑而沒有雜念,即“恬淡虛無” “精神內守”。能夠做到以上兩點,則內外安和、真氣調順,就可避免疾病。沒有疾中醫(yī)健康養(yǎng)生 2017年2期2017-05-17
-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
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仁者,仁者愛人,你從他的臉上看到的幾乎總是誠懇的笑意,他與朋友說話時的語調平靜而舒緩,眼睛熱情地看著對方,帶給人一種特別親切的感受。人生本就是一種感受,當愛你的人棄你而去,任你呼天搶地亦無濟于事。生活本是聚散無常,當背后有人飛短流長,任你舌如蓮花亦百口莫辯。世道本是起伏跌宕,得志時,好事如潮漲,失意后,皆似花落去。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委屈了、無奈了、想哭了,這些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幸福就是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鳥兒為什么能飛得很高,新傳奇 2017年51期2017-01-29
- 弘揚“仁者”風增益書香氣:第五屆南圖閱讀節(jié)綜述
——“《論語》:仁者愛人”在南京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應邀作主題演講的專家學者有:南京大學資深教授、哲學系博士生導師、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鑒真圖書館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賴永海教授,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委董平教授,江蘇省委黨校副校長、博士生導師、江蘇省社科聯(lián)第八屆理事會副主席、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楊明教授。論壇由南京圖書館國學研究所主任徐憶農(nóng)研究館員主持。徐憶農(nóng)主任指新世紀圖書館 2015年2期2015-11-18
- 重拾仁者情懷
志追求自己理想的仁者之風??鬃舆@樣評價他最欣賞的弟子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住在陋室之中的顏回,每天只靠著簡單的飲食來維持生活,一般人無法忍受如此清貧的生活,但顏回依然樂在其中,每天認真地讀書,獨立地思考。我讀到了不畏艱難困苦、傲立風霜的仁者之骨??鬃诱f:“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碑?shù)搅颂鞖庾詈涞臅r候,很多的植物早已凋零,唯有松柏依然挺立于風雪中,巋然不動??鬃油ㄟ^松柏去比喻那些即使經(jīng)歷了各大作文 2015年7期2015-10-15
-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中有一句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是指有品德修養(yǎng)的人,唯有品德高潔、素質美好的人,才能正確地愛人、恨人。愛是人人皆有的情感,但也分為幾種表達方式和心理狀態(tài)。中庸的愛,才是真正做到了關愛和善意。對父母、長輩的愛,是敬重之愛;對摯友的是真誠之愛;對晚輩的則是關切的愛。若沒有素養(yǎng),連自己都無法管理好,怎么能擁有這些愛?輕則誤解愛的真諦,重則產(chǎn)生心理偏差,最終將美好的情感扭曲,由此可見,品德對愛的影響是極大的。仁者,有一顆睿智的、豁達的心,并不代表做濫好人。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 2014年13期2015-08-18
- 仁者·知者·仁——《論語》“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教學質疑
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墩撜Z·里仁》課本注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有仁德的人安于實行仁,算計得精明的人利用仁。有學生質疑,這句解釋是說,如果實行仁能給他帶來好處,他就實行仁?筆者感覺這種理解會給學生兩種誤解:如果實行仁不能帶來好處就不實行仁;很多時候實行仁并不能給人們帶來實際好處,而需要“殺身成仁”,這不是和孔子之前的話相矛盾嗎?由此質疑,知者是否翻譯成算計精明的人?知者利仁能否翻譯成算計得精明的人利用仁?查閱新課程(下) 2015年8期2015-08-15
- “井有仁焉”(《論語·雍也》)
曰: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師者問:諸君能否設想一下孔門問答之語境?學者甲曰:宰我問的是:仁者是否也會上當受騙?學者乙曰:宰我只是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有人落井,仁者會否投入井中救之?師者曰:若如乙君之說,則“雖告之曰”四字顯系累贅,宰我何不直言“井有仁焉,仁者其從之也”?此其一。其二,孔子作答時,亦有君子“可欺也”之語。觀其語脈,還是甲君之說近之。當然,若引申開來,宰中國教師 2015年9期2015-08-10
- 《論語》“仁”之探微
常之事詳矣,惟論仁者凡五十有八章,仁字之見于論語者凡百有五。”五十個章句,一百零五處提及。可見,仁是《論語》中孔子和弟子們談論很多的一個話題。概括來講,孔子及弟子論仁之境遇有這么幾種:一是孔子自己論及;二是回答弟子的提問;三是弟子論仁。論語中關于仁的思想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語境中,特別在孔子和弟子對話時,又有針對性的不同的論述,這就使仁的思想愈加豐滿。單從象形來看,“仁”字,二人也?!抖Y記·中庸》中載:“仁者人也,親親為人?!薄堆薪?jīng)室》中載:“《中庸》篇‘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2014-03-31
- 論語片解·之六
那里,光輝熠熠。仁者如何能惡人?《論語·里仁》第三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币话愕姆g都是這樣的:只有仁人能夠喜愛某人,厭惡某人。這樣僅就字面的解釋不能說錯,但等于沒有說。楊伯峻先生在譯文之后另外加了注釋,引出史上曾有的一種解釋:“貴仁者所好惡,得其中也?!敝校衷撊绾谓缍??我們極有可能陷入眾多概念名詞之中,把自己繞到頭暈。簡潔的古代經(jīng)典,要言不煩的圣賢語錄,多屬微言大義。我們讀到這樣簡潔而微言大義的句子,往往有透過字面而求深解的愿望。如果能夠盡名作欣賞 2012年16期2012-08-15
- 論君子何以“不仁”——《論語》“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本義考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贬槍@句話,歷代主流注疏形成了固定的解釋,但是由于不甚圓融而備受質疑,于是說法漸多而未能形成定論,以致原說本義更加難明。一、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傳統(tǒng)的解釋起于孔安國說的“雖曰君子,猶未能備”。(1)其意,孔子所說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是指雖道德高尚的君子亦難以完備仁道。北宋邢昺就孔安國的注而進行論述:“此章言仁道難備也。雖曰君子,猶未能備,而有時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可謂仁矣,而鏤簋朱纮,山節(jié)藻黑龍江史志 2012年23期2012-08-15
- 仁者 智者 勇者
聯(lián)系起來,從做“仁者”“智者”“勇者”與形成專業(yè)態(tài)度、提升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專業(yè)精神與信念的關系入手,探討教師專業(yè)化的途徑。關鍵詞:仁者;智者;勇者;教師專業(yè)化教師專業(yè)化是指教師職業(yè)具有自己獨特的專業(yè)要求和專業(yè)條件,有專門的培養(yǎng)制度和管理制度。概括而言,教師專業(yè)化的內涵包括專業(yè)知能、專業(yè)道德、專業(yè)自主和專業(yè)組織等方面(易名:《教師專業(yè)化之我見》,《教師博覽》2008年第12期)。教師專業(yè)化的過程也就是形成專業(yè)態(tài)度、提升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專業(yè)精神與信念的教師·下 2009年9期2009-11-10
- 什么樣的“仁者”才“無敵”
程萬軍“仁者無敵”源自孟子語錄,一直被歷代朝野所推崇,但縱觀歷史,最終勝利的卻往往屬于狠角色,而不是什么仁者。這是為什么?孔子手下72賢,個個都是“仁者”,但他們不僅沒有做到“無敵”,反而個個都令人憐憫。從內斂的顏淵到豪爽的子路,一個營養(yǎng)不良而死,一個打不還手而亡,最終都成為可憐的人物。尤其是子路,居然在被政敵攻擊之時,顧帽子不顧命,他謹守禮法,想整冠之后再走,然而敵人并沒有等他,于是瞬間就被剁為肉醬。由此可見,無力的“仁者”何其悲!“仁者”通達講禮,但生百家講壇 2009年15期2009-09-15
- 《論語》關于實踐“仁”的五項標準
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痹?“其言也讱,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讱乎?”司馬牛問什么是仁。孔子說:“有仁德的人不輕易說話?!虾跞实碌氖虑樽銎饋矶己芾щy,說話時能不慎重嗎?”二.寬(寬厚)嚴于已,寬于人的人才是有仁德的人。“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論語》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笨鬃咏逃涞茏右皻鴲郾?而親仁”,即廣泛地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仁”是一種博愛的胸懷,能夠推己及人。仲弓問仁。子曰:“已文學教育下半月 2009年12期2009-07-14
- 《論語》“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