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鑫垚
摘要:文學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使得人們對其擁有至高崇拜,其之所以能夠被世人傳唱,與二者不無關系。本文主要以蘇格蘭作家托馬斯·坎貝爾的詩歌《生命之川》為例,對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展開討論。對文學審美價值的流動性加以說明,進而加深對文學的了解。
關鍵詞:文學;價值;《生命之川》
文學作品包括眾多體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等等,體裁僅是作品的載體與傳播介質。在新時期,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需要人們加以分析,無關其體裁形式?!渡ā肪哂形膶W作品的眾多優(yōu)點,其質樸、純真、引人深思。因此以其為例,更加深化文學作品的藝術、審美價值。
一、概述《生命之川》
“人生越老,歲月越短。生命的歷程似在飛換,兒時的一天如同一載......是天,使我們日漸衰竭的暮年,得到迅速消失的補償...得到相應的貌似延長?!边@部對生命探討的抒情詩,是蘇格蘭詩人托馬斯·坎貝爾的著名作品,描述了人生好似一條長河,歲月逐漸流失,人生逐漸消逝。
作者早年專修法律,因對其不感興趣,中途退學繼而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渡ā肥窃娙烁袊@生活的表現(xiàn),當朋友逐漸死去后,誰還愿將時光再慢一些呢?詩歌既表達了作者對老年人等待死亡的復雜心情,也表現(xiàn)出其孤寂惆悵的內心。整首詩結構嚴謹,耐人尋味,值得深思[1]。
二、研究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
(一)文學作品的藝術與審美價值
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被欣賞、被感知的立場,可按照“意向性對象”對文學作品加以分析。該理論出自茵伽登的“純意向性對象”理念,并對其進行了適當修改,將意義作為對象,將材料實體化,最后將二者統(tǒng)一。由于觀念與意識相互依賴,將關鍵與意識相結合,進而對作品深層次解讀。
可以說,文學作品若還未進入審美環(huán)節(jié),不被意識所喚醒,其將僅作為一種實在對象。只有當意識促使作品活起來,才能在讀者的審美過程中具體化,將其轉化為“意向性對象”。讀者的具體審美價值可超過其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而這種超越需要填補某種思想、感覺等??梢?,藝術價值若真正存在,其應是作品中所存在,并展現(xiàn)在作品中的東西。審美價值是對作品進行整體性質進行特定時,才有所顯現(xiàn)。而藝術價值則從來都存在于作品中,表面看或許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其內在與外在的相互融合永遠都存在于作品中。
(二)對《生命之川》內容的分析
整首詩的音律較為協(xié)調,抑揚頓挫,ABAB形式加以呈現(xiàn)。在閱讀時朗朗上口,悅耳動聽。詩的第一節(jié)與第二節(jié)后分別引出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即童年、青年、老年。在內容角度來看,三個階段逐漸縮短,但從形式上看,講述童年的部分僅占兩行,青年為四行,而老年則為八行。顯然,全詩的重點落在老年內容中,且其中充滿著憤懣、怨恨的情緒。
詩中第五節(jié)開始轉折,第六節(jié)與前幾節(jié)相呼應,并以自我安慰進行結尾,結束全詩??梢哉f,第六節(jié)為全詩凈化,貫穿著全詩的精髓與思想。使人認為老年抑郁寡歡,即便活的再長又有什么意義呢?對青年不必羨慕,青春再長歡樂仍舊易逝,當歡樂消失后,心境自然進入了老年時期。詩人也曾經歷過激情歲月,但如今年事已高,倒可以早些安息了。
(三)《生命之川》的文學價值與藝術價值
本文以郭沫若的譯文為主要研究內容。外文詩歌的翻譯是所有譯文中最難的內容,不僅要注意其中神韻、意義,還要注意用詞準確,不失作者精華。郭沫若的譯文可謂是極力推薦的,節(jié)律與散文相似,且十分押韻,朗誦時抑揚頓挫。
翻譯是語言的轉化,是文化載體的信息交流的轉換,于民族文化而言,具有無法比擬的重要價值。但翻譯過程于民族而言,并非簡單的輸入與輸出,而是將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將詩歌中“青春的熱情尚未衰退,愉悅的泉流但覺遲遲”充分表達出坎貝爾對激情澎湃的青春的重視[2]。
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價值,在于它的語言美,以及作品對于實踐的重要意義。審美價值可以是動態(tài)的?!渡ā返某霈F(xiàn)在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價值。對兒童天真爛漫的喜愛,對青春時期熱情奔放的懷念,以及老年時期老友逐漸離世的悲哀。但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與社會經濟的進步,似乎老年也并未感受較大的孤寂之感,但對青春的重視仍舊保持一致。審美價值可被理解為客體對主體的審美能力,且受到主體審美價值的影響,呈現(xiàn)褒貶不一的現(xiàn)象。
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以作品為載體,藝術價值以其形美、音美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而審美價值則受到主觀因素的變化,具有動態(tài)的本質。文學作品承載著時代的特點與民族的精神,同一文學作品在不同的時代,也將折射出具有時代意義的底蘊與內涵。人們通過語言了解世界,利用語言發(fā)現(xiàn)作品中的藝術價值,反映真我,發(fā)現(xiàn)真我。
三、結論
綜上所述,文學作品的文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可分為兩方面加以闡述,文學價值是作品本身的時代反映,是其形美、言美、具有時代意義的重要體現(xiàn),而藝術價值則受到主體的影響,具有流動性基本特征。但二者均離不開作品這個載體,進而表現(xiàn)具有時代特點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焦亞娟.茅盾文學批評中的文學價值觀及其當代意義[D].山東理工大學,2014.
[2]李志凱.解析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茵伽登留給我們的思考[J].外語教學,2015,32(04):85-88.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