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斌,王妍琳
(1.深圳實驗學(xué)校 高中部, 廣東 深圳 518055;2.六約學(xué)校,廣東 深圳 518173)
由于熱傳導(dǎo)及熱對流2種熱傳遞的方式也比較抽象,在實際教學(xué)中,教師需要通過實驗增加學(xué)生的感性認知,將抽象的內(nèi)容可視化,從而更加形象生動地傳授知識.
教材中的熱傳導(dǎo)實驗是采用蠟滴將火柴粘在金屬絲上,觀看火柴掉落的先后順序來推斷熱量的傳遞方向. 實驗存在以下不足:1)蠟滴涂得不同,可能導(dǎo)致實驗失??;2)只能看到這幾個點的變化,不能將整個熱傳導(dǎo)過程呈現(xiàn)出來;3)蠟滴融化后滴在桌上,難以清洗,若不慎滴在手上會燙傷;4)金屬絲需加熱到極高溫度,才足以使另一端的火柴掉落,實驗存在安全隱患.
1)熱在鋼尺中的傳遞過程和方向
實驗材料:感溫變色指甲油1瓶(常溫下綠色,當溫度達到45 ℃時變成黃色),鋼尺1把,玻璃杯,溫水,酒精燈.
實驗過程:將感溫變色指甲油涂在鋼尺上,將涂有變色指甲油的鋼尺一端浸在熱水中,觀察鋼尺顏色的變化. 熱水一端立即由綠色變成黃色,隨后黃色由浸沒在熱水的一端逐漸擴散到鋼尺頂部(如圖1所示),可以看出熱從溫度高的一端傳遞到溫度低的一端. 將涂有變色指甲油的鋼尺中間加熱,觀察指甲油顏色的變化,中間加熱部分立即由綠色變成黃色,隨后黃色由中間逐漸擴散到鋼尺兩端[如圖1(b)的示],即可以“看到”熱量從溫度高的部分傳遞到溫度低的部分.
(a)鋼尺一端浸入熱水中 (b)從鋼尺中間加熱圖1 鋼尺的熱傳導(dǎo)
實驗材料:涂感溫變色指甲油的鐵盤,酒精燈.
實驗過程:用酒精燈給涂有溫變指甲油的鐵盤邊緣加熱,觀察顏色的變化. 加熱的一端立即由綠色變成黃色,隨后黃色由點逐漸擴散到周圍[如圖2(a)],可以“看出”熱從物體溫度高的部分傳遞到溫度低的部分.
將涂有變色指甲油的鐵盤中間加熱,觀察顏色的變化,中間加熱部分立即由綠色變成黃色,隨后黃色由中間逐漸擴散到周圍[如圖2(b)所示],可以看出熱從物體溫度高的一部分傳遞到溫度低的另一部分.
(a)加熱鐵盤一端 (b)加熱鐵盤中間圖2 鐵盤加熱時熱傳導(dǎo)
實驗材料:涂有感溫變色指甲油且大小形狀相同的銅棒、鐵棒、鋁棒各1根,1杯熱水.
實驗過程:將涂有感溫變色指甲油的銅棒、鐵棒、鋁棒插入熱水中,浸沒相同的高度. 可以看到靠近熱水一端的指甲油慢慢變成黃色,并逐漸向上擴散[如圖3(a)所示],鋁棒顏色變化最快,銅棒次之,鐵棒最慢[如圖3(b)]. 由實驗可知,鋁的導(dǎo)熱性比銅強,銅的導(dǎo)熱性比鐵強.
(a)3根金屬棒插入熱水中 (b)最終變色對比 圖3 鋁棒、銅棒、鐵棒導(dǎo)熱性能對比圖
1)感溫變色指甲油的選擇:根據(jù)實驗需要,選擇約45 ℃左右變色的指甲油較為適宜.
2)由于采用45 ℃溫變指甲油,因此無需采用沸水(60 ℃左右即可)或長時間加熱(10s左右即可),以免燙傷或引燃指甲油.
文獻[2]記載的方法是加熱水,觀看水中木屑的運動. 實驗存在問題為:加熱慢,需要等待很長時間;一大杯熱水,存在安全隱患;難以看到熱對流的循環(huán)路徑.
實驗材料:利用有機玻璃板制成的裝置、蠟燭、蚊香、打火機.
實驗過程:切割有機玻璃板,組成正方體形盒子,中間隔開但不隔到底部,上下面通透,后面貼著黑色紙板,以方便清晰地看到白色的煙霧.
在右下方放置1根點燃的蠟燭,蠟燭與中間隔板下方空隙等高. 在左上方放著點燃的蚊香,即可以看到左邊的煙向下飄,再從右邊向上升,由此可以觀察到熱對流現(xiàn)象,如圖4所示,為了讓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可以在蚊香上滴1點蠟油,這樣煙會很濃.
(a)截面示意圖 (b)實物圖圖4 熱對流實驗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