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侯明揚
2017年,全球油氣并購市場明顯回暖,呈現出四大特點。預計2018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繼續(xù)增長。
2017 年,全球油氣并購市場明顯回暖,呈現出四大特點。2018年,在國際油價突破60美元/桶以上區(qū)間,以及全球油氣勘探活動獲得新增儲量降至近70年來新低的背景下,上游并購已成為各類石油公司保障中長期資源接替的戰(zhàn)略舉措。由此,預計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持續(xù)增長,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持續(xù)增長的概率相對較大。
2017年油氣上游并購市場出現回暖。經歷了前兩年的低谷期,2017 年全年完成交易 360 起,完成交易額近1700億美元,較上一年分別增長21%和13%,涉及交易1P儲量165 億桶、2P儲量100億桶。
北美仍然是資產交易最活躍的地區(qū)。2017年,北美地區(qū)上游資產交易數量為273起,占全球總交易數量的76%;交易金額近1100億美元,占全球總交易額的64%。除了因公司眾多和市場成熟開放等傳統(tǒng)因素外,頁巖油氣資產交易持續(xù)活躍和國際石油公司急于脫手油砂資產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推動力。
歐洲交易增多,是2017年除北美以資本運作調整資產結構,在并購市場中的參與度開始提高。全年完成交易數量31起,交易額達到350億美元。在收購方面,表現最為活躍的是??松梨诤偷肋_爾,收購的資產均為與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相符的類型。埃克森美孚收購的重點集中在美國頁巖油、巴西鹽下深水領域,以及莫桑比克4 區(qū)塊的權益,繼續(xù)充實天然氣業(yè)務。道達爾則重點針對北海資產開展收購,加強公司在歐洲本土的業(yè)務。
國際石油公司退出加拿大油砂行業(yè)。2016 年底,國際石油公司開始紛紛退出加拿大油砂行業(yè),2017 年更是達到高峰,全年完成油砂資產交易額 246 億美元。加拿大油砂專業(yè)公司成為這些油砂資產的主要接盤手。他們掌握油砂開發(fā)的成熟技術,掌控本地基礎設施,可形成協同效應,降低成本。
頁巖油氣資產交易保持熱度。2017年,頁巖油氣資產交易數量為160 起,交易金額達 600 億美元,數量和金額雙雙上升。頁巖油氣資產仍是上游并購市場中最主要的交易資產類型。
當前油價已經超越北美頁巖油氣資產盈虧平衡點,大中型石油公司出于資產協同和結構調整的考慮,積極參與頁巖油氣資產的投資。小型企業(yè)出于就高外最為活躍的地區(qū)。歐洲交易數量達到25起,交易額為243億美元,分別占全球交易總量的7%和14%,遠高于2016 年水平(4%和3%)。歐洲交易增多,主要原因是北海資產重新被關注。
下游交易數量上升,但交易額明顯下降。2017 年,全球下游資產完成95起交易,較上一年略有上升,但交易金額為490億美元,較2016年下降31%。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型交易數量減少,僅有2起交易金額在50億美元以上。下游資產交易仍然集中在歐美地區(qū),其中美國的下游資產交易最活躍,交易數量達到40起,占全球下游總交易量的43%,完成交易額 280 億美元,占總交易額的57%。除歐美以外,亞太地區(qū)下游交易較為活躍,完成交易數量21起,完成交易額47億美元,分別占總量的 23%和 9%,主要發(fā)生在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地區(qū)。
國際大石油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參與度提高。過去兩三年,國際大石油公司主要采用降低成本、減少投資的方式應對低油價,除殼牌收購 BG 外國際大石油公司在國際油氣并購市場中參與度較低。2017年,國際油價緩慢回升,國際大石油公司通過套現的考慮,在價格滿意時出售資產換取現金。
全球油氣并購市場逐漸回暖。 供圖/CFP
交易模式創(chuàng)新多元。近兩年,油氣并購市場中的買賣雙方在博弈中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交易方式,現金、換股等多種支付方式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資產交易中。例如,殼牌在出售北海資產的交易中,設置了一段時期的油價波動區(qū)間,若國際油價低于設定下限,賣方需退還一部分資金,反之則買方補償部分差價。另外,由于出售的資產處于生產后期,棄置成本較高,賣方額外承擔部分油田棄置費。
2018年,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將持續(xù)增長,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持續(xù)增長的概率相對較大。但在經歷2014年至2017年上游并購的低谷后,石油公司參與交易時將更加理性審慎,以較大溢價獲取油氣資源的并購交易將大幅減少。
國際石油巨頭方面,在本輪低油價期間,石油巨頭資產組合升級優(yōu)化,對低油價的適應能力逐漸加強,財務水平改善明顯,已重新具備了參與優(yōu)質上游資產并購的投資基礎。2017年第四季度至今已披露信息顯示,巴西深海鹽下原油、東非海上天然氣以及北美非常規(guī)油氣等將成為2018年國際石油巨頭上游并購活動的重點。其中,??松梨诠緦⒗^續(xù)加碼美國二疊盆地頁巖油資產以及巴西深海鹽下資產,以確保中長期原油產量穩(wěn)定增長;BP和道達爾兩家公司為實現“天然氣資產占比超過50%”的目標,將加強對大洋洲、南美洲和中東等區(qū)域天然氣資產的并購活動;殼牌公司則延續(xù)執(zhí)行其2016年中制定的“高效投資”策略,預計在剝離部分“非核心”資產的基礎上,并購少量規(guī)模小但資源品質高的開發(fā)項目。
國家石油公司方面,通過境外并購補充本國上游資源接替仍是部分亞洲國家石油公司2018年“走出去”的主要驅動。在我國,盡管三大國家石油公司2014年來參與境外并購活動有所減少,但國內規(guī)模較大的能源市場需求與逐年提升的油氣對外依存比例仍將推動其在未來積極參與全球油氣資源并購活動。首先,通過總結歷史上高溢價購買海外資產的教訓,我國石油公司能夠更合理地把握并購交易的時間窗口與價格估值。其次,“一帶一路”倡議也將推動我國石油公司更好地加強與中亞、中東等油氣資源國合作。在亞洲其他國家,印度和泰國等國家的石油公司具有較為雄厚的資金實力。這將延續(xù)其在本輪低油價期間持續(xù)擴張海外油氣資產的發(fā)展策略。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和沙特等油氣資源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也表示將參與境外上游并購。其中,俄國油計劃通過資產購買實現在中東和北非地區(qū)的戰(zhàn)略擴張;沙特阿美則表示將通過并購實現油氣資產多元化,并于2017年年末開始尋求收購美國LNG和頁巖油項目的機會。
獨立石油公司方面,在國際油價持續(xù)反彈的推動下,部分以油氣開發(fā)活動為主的中小型公司2018年將加大購買優(yōu)質油氣資產的力度。以美國頁巖油為例,一方面,低油價期間集中開發(fā)的“甜點”區(qū)域資源潛力有限,需要新增資源接替;另一方面,低油價期間形成的低成本技術可以支撐獨立石油公司擴大開發(fā)區(qū)域。切薩皮克、阿納達科和戴文能源等獨立石油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起,已開始在俄克拉何馬州STACK/SCOOP地區(qū)以及粉河盆地等成本相對較低的資源區(qū)域開展并購活動。另外,預計部分以油氣勘探活動為主的中小型公司也將利用國際油價持續(xù)反彈的有利時機,積極出售其在低油價期間獲得的資源發(fā)現,并將回籠資金用于購買新的勘探區(q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