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中有些小作文是談你對所學課文的理解和看法,那么,這樣的議論類微作文如何寫呢?常見的路徑有四。
路徑一:
整體把握,? ?古為今用
【微題目】
古之英雄豪杰有不少栽倒在太平享樂之中,如后唐莊宗李存勖,歐陽修《伶官傳序》感嘆道:“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苯裉欤皇且灿泄Τ季⑼瑯釉缘乖跓艏t酒綠、紙醉金迷之中嗎?
請寫出你的思考與感悟,不少于300字。
【微作文】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毛澤東在研究后唐莊宗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時曾感嘆道:“生子當如李亞子。”李亞子就是李存勖,作為后唐建立者的他驍勇善戰(zhàn),長于謀略,在位期間并岐國,滅前蜀,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中興唐朝霸業(yè),可謂五代時期的一代梟雄。
然而在歐陽修的《伶官傳序》,我們卻看見了后唐莊宗的末路,不曾想,堂堂五代霸主竟會死于伶人之手。歷史無情,勇士沉湎于聲色,一代王朝因此覆滅。這真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啊。
雖時過境遷,但這句至理名言放在今日依然適用。自認“皇冠上的珍珠”的諾基亞在長時間的安樂中對市場變化置若罔聞,沉浸于自己曾經的光輝之中,以致慘遭被收購的命運。而后起之秀華為公司卻時刻對危機防微杜漸,不斷反思企業(yè)內部問題,調整市場方向,才得以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還有微軟、聯想、索尼,哪一個科技巨擘不是著眼于未來,時刻為危機的到來做著萬全準備,才得以在其領域中獨領風騷?
如此看來,漫漫人生路上,我們只有未雨綢繆,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微點評
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來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聯系現實生活,無時代之活水,也就達不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路徑二:聯想遷移,由此及彼
【微題目】
《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傳記,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說理文。文章通過記述郭橐駝的話,反映了當時官吏繁政擾民,使之不能安生的現實,并且提出了解決矛盾的方法。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fā)?請細加體會,寫一篇300字的小作文。
【微作文】
讀《種樹郭橐駝傳》有感
問者咨郭橐駝養(yǎng)樹之道,亦得養(yǎng)人之術焉,彼雖以種樹為業(yè),然可述為官之道也,何哉?原因是兩物雖形不同,但神相近也。萬物皆有通性,而正是有了這份通性,才讓這個世界有規(guī)律可行,才讓人的生活充滿了美。郭橐駝正是因為發(fā)現了這兩物的通性,才能道出為官之道,而后為問者引以為官戒。所以,發(fā)現這份通性,并運用這份通性,才會有所建樹,才稱得上是大智慧。
歷代不乏大智慧的人:發(fā)現電流產生了磁場后,法拉第并未止步于此,而是想知道磁能否生電,歷經艱辛,最后他成功證實了。這是因為電和磁盡管形不同,但是有著通性,而他找到了這份通性,于是他成功了;日本商業(yè)神話稻盛和夫受中國儒家傳統(tǒng)文化影響頗深,他的自律核心“六精進”思想中就有“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謙虛不要驕傲,每天反省,活著就要感謝,積善行思利他”。而他正是從儒家文化和經商中找到了通性,并運用了這份通性,付出了努力,于是他成為了神話。
發(fā)現通性,并運用通性,那么人人可為法拉第,人人可為稻盛和夫,有所建樹,取得大智慧。如此看來,郭橐駝這個人物,塑造出來并非只是為作者所用來告誡統(tǒng)治者,他可以有新的內涵,他代表了發(fā)現通性并運用它的人。
微點評
柳宗元善于寓言說理,巧于比喻,即把深刻抽象的道理寄托在生動具體的故事中,通過形象的比喻來闡發(fā)。材料本身為作者遷移聯想提供了良好基礎。想象和聯想是寫作不可或缺的雙翼。以材料為依托,以生活為源泉,以意旨為軸心,使得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有助于拓展議論的寬度和深度。
路徑三:逆向思維,反彈琵琶
【微題目】
一個可影響時代的人物之死,會引發(fā)后人無數的褒貶?!俄椨鹬馈分?,司馬遷給予項羽很高的敬意,李清照也贊其“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但“人性是有缺點的”,請試著對項羽這一人物形象的弱點作出你自己合理的分析概括,且要使用因果或假設論證,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微作文】
成大事者應善隱忍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崩钋逭盏脑娭酗柡鴮椨鸬馁澴u,但我覺得更多的是惋惜,感慨項羽不應羞于渡江,成大事者應善隱忍。
有言道:“宰相肚里能撐船。”趙國有幸得藺相如此等良相,處處隱忍廉頗的無理,才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趙國得以經久不衰,正是因為藺相如的隱忍?!皢柸昶缴I(yè),黃州惠州儋州”的蘇軾屢遭打擊,但挫折于他是泥牛入海,反而成就了他無數的曠達名篇,黃州路邊吟唱“也無風雨也無晴”,甚至遠在海南島也曾高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蘇軾的隱忍成就了他的豁達樂觀,從而得以名垂青史,“文章憎命達”是真,而命“不達”時則應懂得隱忍?!段遗c地壇》中史鐵生也說“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曾經叱咤風云的項羽因為不懂失敗方能考驗人,所以只許自己傲視別人,不容別人同情自己。項羽之所以不渡江就是因為他認為面子比生命更重要,焉知置死地而后生也是可以贏得更大尊嚴、更多尊重的呢?
項羽之死令人嘆惋,一代豪杰自刎,多么可悲!倘若項羽能重頭再來,不再空歌拔山力,不去羞作渡江人,這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還未可知。
微點評
反彈琵琶可使作文品質上升到較高檔次,運用這種技法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要敢于破除慣有的思維方式和束縛,跳出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的老框框,大膽設想;其二,立論要經得起推敲。逆向求異應嚴格遵循客觀規(guī)律,準確把握事物的本質,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三,“反彈琵琶”不具普遍性,不是任何事物或觀點都能逆向求異。而例文能切中項羽的性格弱點,感受項羽悲劇的根本原因,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項羽自尊短視,最終走上不歸路。
路徑四:牽牛鼻子,由點及面
【微題目】
《庖丁解?!分锈叶〉摹敖馀V馈笔刮幕菥虻健梆B(yǎng)生之道”?!暗馈奔础笆挛锏目陀^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請結合生活經歷談談從這個故事中能明白哪些人生道理,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微作文】
《庖丁解牛》新解
庖丁為文惠君獻解牛之道,而文惠君得養(yǎng)生之道,何解?二者身居異位,所以眼光和見地有別,即使所見的是同一事物,往往其看法也不盡相同。生活在這紛繁復雜的世間,我們應該對此深有感受。
就拿簡單的水為例:醫(yī)學家認為水是生命之源,人體所必需;化學家認為水是最弱的電解質,可充當溶劑;物理學家認為水是寶貴的資源,在開發(fā)核能方面功不可沒;船舶專家認為水能載舟,是征服的方向……而在普通老百姓,水就是水,不喝便覺口干舌燥。由此可見,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位置導致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產生不同的看法。
誠然,我們每個人受到所處位置的制約,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當問題來臨時,就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慮。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萬不可“一條路走到黑”。
其實,多角度思考很簡單:只需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布雷爾利在一堆廢棄的合金鋼中發(fā)現了一塊锃亮的鋼材,于是不銹鋼餐具走進了千家萬戶;哈佛研究院發(fā)現了電影《阿凡達》中神奇的異體操控情節(jié),于是科學家在猴子身上令經典鏡頭得以完美再現……生活中的元素多如繁星,我們要做那獨具慧眼的觀星者。而那些往往震古爍今的靈光一現,恰恰就取決于某些微不可查的細枝末節(jié)。
一個小孩切蘋果,并沒有像大人那樣縱向分開,而是橫向把蘋果分為兩半,于是他發(fā)現了蘋果里藏著的“五角星”。無論是蘋果還是牛,都有千種切法,萬種解法,我們要做的就是跳出圍欄,方能旁觀者清,通達者明。須記,宇宙之大,不可能“此間風景獨好”,思想的沃土上,永遠應該百花齊放,萬物爭春。
如今看來,兩千多年前,庖丁所解的,只怕不僅是牛了。
微點評
這篇文章牽住課文“道”這個“牛鼻子”,由點及面,選材橫跨古今,不同凡響,顯示了該生豐富的知識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