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 麗
(山東省惠民縣大年陳鎮(zhèn)衛(wèi)生院婦產科,山東 惠民 251713)
產后胎盤植入是指產婦胎盤的部分絨毛進入到其子宮肌層,并在其子宮肌壁扎根的圍產期嚴重并發(fā)癥。產后胎盤植入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可導致其發(fā)生大出血、休克、子宮穿孔等,甚至可導致其死亡。子宮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產后胎盤植入的傳統(tǒng)方法。但是,采用此療法不僅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還可使其失去生育能力[1]。為了進一步探討治療產后胎盤植入的有效方法,筆者對山東省惠民縣大年陳鎮(zhèn)衛(wèi)生院婦產科收治的98例產后胎盤植入患者分別使用米非司酮聯(lián)合刮宮手術和米非司酮聯(lián)合宮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其中接受米非司酮聯(lián)合宮腔鏡手術的49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間山東省惠民縣大年陳鎮(zhèn)衛(wèi)生院婦產科收治的98例產后胎盤植入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產后胎盤植入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在產前至少有1次管腔手術史。3)患者均有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的癥狀。4)患者血清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異常。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98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宮腔鏡組。在對照組的49例患者中,植入型胎盤患者有21例,穿透型胎盤患者有11例,粘連型胎盤患者有17例;其年齡為21~34歲,平均年齡為(28.92±2.55)歲。在宮腔鏡組的49例患者,植入型胎盤患者有21例,穿透型胎盤患者有10例,粘連型胎盤患者有18例;其年齡為21~35歲,平均年齡為(28.24±2.1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聯(lián)合刮宮手術進行治療,為宮腔鏡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聯(lián)合宮腔鏡進行治療。米非司酮的用法是:讓患者每天口服100 mg的米非司酮,分2次服用,持續(xù)服用2 d。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刮宮手術的方法是:在患者血清HCG的水平低于100 mIU/ml時,對其進行超聲檢查,若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子宮周圍肌層的血流信號減弱、宮腔內的包塊縮小,則對其進行刮宮手術。對患者進行擴宮,使用合適的刮匙刮除其胎盤,同時對其宮腔進行負壓吸引。對宮腔鏡組患者進行宮腔鏡治療的方法是:1)用濃度為5%的甘露醇對患者的宮腔進行灌流,以膨脹其子宮,將膨宮的壓力設為100~150 mmHg,將灌注的流速設為260~450 ml/min,同時將其宮頸管擴張至11~12號。2)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3)在B超的引導下,用宮腔鏡觀察患者宮腔內的具體情況,確定其植入胎盤的大小和位置后,用針狀電極分離切割其宮腔內的粘連帶,并用環(huán)形電極切除植入的胎盤。對患者進行止血處理,必要時可將球囊置入其宮腔內進行止血。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各項手術指標及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癥狀消失,其月經周期恢復正常,血清HCG的水平恢復正常,其宮腔占位的現(xiàn)象消失。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癥狀明顯改善,其月經周期趨于正常,其宮腔占位的現(xiàn)象減輕,其血清HCG的水平明顯改善。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癥狀、月經周期、宮腔占位的現(xiàn)象和血清HCG的水平均無改善??傆行剩剑@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100%[2]。2)手術指標包括:術中的出血量、進行手術的用時等。3)術后并發(fā)癥包括:宮腔粘連、陰道出血等。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宮腔鏡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經過治療,宮腔鏡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患者,其進行手術的用時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宮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術中的出血量(ml) 進行手術的用時(min)對照組 49 87.49±2.71 57.49±3.57宮腔鏡組 49 41.51±1.41 20.51±2.61 t值 8.213 9.091 P值 0.000 0.000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產后胎盤植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產后并發(fā)癥之一。目前臨床上治療產后胎盤植入的主要方法有保守療法和子宮切除術。但是,對產后胎盤植入患者進行保守治療的時間長,且效果并不理想。對產后胎盤植入患者進行子宮全切術,不僅會給其帶來較大的創(chuàng)傷,還可影響其生育功能。近年來,隨著宮腔鏡技術的不斷進步,宮腔鏡技術在婦產科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4]。相關的研究表明,對產后胎盤植入患者進行宮腔鏡手術,可在直視下切除其病灶,達到為其徹底清宮的目的[5-6]。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用米非司酮聯(lián)合宮腔鏡手術治療產后胎盤植入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減少患者術中的出血量,縮短其進行手術的用時,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趙艷忠,賴愛鸞,錢敏,等.宮腔鏡結合B超手術治療持續(xù)胎盤植入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吉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39(2):343-346.
[2]惠本軍,張慶橋,戚亞蘭,等.子宮動脈甲氨蝶呤灌注和栓塞聯(lián)合宮腔鏡下清宮術治療胎盤植入[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22(12):1033-1035.
[3]袁靜.宮腔鏡電切術聯(lián)合藥物治療產后胎盤植入的臨床效果[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0):139.
[4]程琪紅,俞安清.宮腔鏡電切術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胎盤部分植入的臨床研究[J].西部醫(yī)學,2013,25(5):715-716.
[5]韋艷芬,李寧.部分性胎盤植入兩種保守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對比[J].廣西醫(yī)學,2016,38(3):406-408.
[6]陳彥.宮腔鏡與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胎盤植入22例臨床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3,24(16):2442-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