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艷
(重慶市忠縣人民醫(yī)院,重慶,404300)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符合要求的支氣管哮喘并肺氣腫腎患者104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符合哮喘診斷標準。臨床特征主要有咳嗽、胸悶、發(fā)作性呼吸困難、呼吸急促、桶狀胸,兩肺叩過清音,發(fā)作時雙肺聞及散在或彌漫的哮鳴音,2次呼氣期明顯。X線檢查肋間隙有增寬的現(xiàn)象,肋骨變平,橫隔部位降低且平,肺透亮度明顯增強。肺功能檢查FEV1、PEF的基礎值與預計值相比,下降了20%,支氣管擴張劑吸入后增值大于15%,預算生存期比1年多。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其中,觀察組男20例,女32例,年齡50~77歲,平均年齡(68.32±5.34)歲。病程13~30年,平均病程(21.3±2.3)年。對照組男31例,女21例,年齡53~78歲,平均年齡(70.25±2.62)歲。病程10~31年,平均病程(24.7±4.1)年。分析比較2組患者的年齡、疾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04例患者均行行間斷抗感染及平喘治療,患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則給予羅紅霉素150 mg,口服,1次/d,喘康速氣霧劑吸入,4次/d,1噴/次,氨茶堿0.1 g,口服,3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外加中藥:黃芩、黃芪各30 g,沙參20 g,蟬蛻、蛤蚧、銀杏葉各10 g,炙甘草12 g,瓜萎、桑白皮、炙冬花、鹽炒龜甲、白芥子、枯梗、蘇葉各15 g,枸杞子20 g。水煎350 mL,1劑/d,早晚分服。病情得到緩解后,用以上藥物配制研末,2次/d,25 g/次,溫開水沖服,服用1年。對照組只行間斷抗感染及平喘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1)本次研究我院將患者治療后的效果分成了4個等級。治療后,2年以上沒有發(fā)病的患者為近期治愈;好轉的判定標準為在2年內發(fā)作1~2次,癥狀較輕;有效的判定標準為:發(fā)病時咳嗽、氣喘端坐體位時咳嗽減輕,活動不受限的患者;無效的判定標準為每年發(fā)病3次以上,且癥狀加重或不減輕。2)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患者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量表對治療前后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總分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并進行差異性分析。用χ2進行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經(jīng)過一系列的治療后,觀察組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達100.00%,相較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76.90%)而言,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15%,相對于對照組的88.46%來說,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例)
2.3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PSQI評分為(11.41±2.84)分,對照組為(11.39±2.87)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SQI評分為(4.36±1.03)分,對照組為(7.29±1.14)分,經(jīng)比較,2組治療后的PSQI評分較治療前降低(P<0.01),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
1)心理護理。支氣管哮喘并肺氣腫的發(fā)病群體多為老年人,具有病程長,易發(fā)作,療效緩慢等特點,常常給患者帶來抑郁、沮喪等不良心理,醫(yī)護工作人員應該給予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幫助,要和患者經(jīng)常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時溝通商討,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對病情和治療方案要詳細告知患者,激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復。2)飲食護理。醫(yī)護工作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飲食習慣進行詳細的指導,主要食用高營養(yǎng)價值、便于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出現(xiàn)便血現(xiàn)象,可食用冷牛奶等流質食物,注意食用量。在對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要保證患者的營養(yǎng)充足,生活健康。3)運動護理。通過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加抵抗力,調節(jié)不良情緒,有助于患者健康的恢復。醫(yī)護工作人員需要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4)用藥護理?;颊咝枰裾蔗t(yī)護工作人員的要求合理用藥,注意用藥的劑量、次數(shù)以及注意事項。
支氣管哮喘合并阻塞性肺氣腫表現(xiàn)為咳嗽、氣促、氣血陰陽、肺腎皆虛3個階段,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法,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并肺氣腫的治療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比單一治療的方法更具可用性,能夠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靜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循證護理效果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9):160-161.
[2]王雪琴,岳留枝,高元勛,等.中西醫(yī)結合康復治療儀治療慢支肺氣腫64例臨床分析[J].河南醫(yī)藥信息,1997(8):46-47.
[3]陳守濤.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急性自發(fā)性氣胸臨床分析[J].中華現(xiàn)代中西醫(yī)雜志,2011,06(27):128-129.
[4]張少堂,程紹典,李守仁,等.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分析觀察——附三年來治療效果對比[J].中醫(yī)雜志,1965(4):16-21.
[5]劉賢臣,唐茂芹,胡蕾.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1996,2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