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王曉暉
【摘要】目的 研究探討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合并抑郁及相關因素,為今后的臨床診療和護理干預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jù)。方法 選擇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y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冠心病PCI術后患者40例進行研究討論,將其隨機分為抑郁組和未抑郁組,抑郁組18例,未抑郁組22例,調查患者出現(xiàn)抑郁的情況以及相關因素。結果 抑郁組患者的評分明顯的比沒有發(fā)生抑郁患者的要高,兩組比較(P<0.05);相關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齡、性別、運動情況、性格以及心功能、病史等密切相關。結論 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抑郁的發(fā)病與患者的性格特征、心絞痛、以及年齡等有密切的關系,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抑郁的發(fā)生。
【關鍵詞】冠心?。籔CI術后;抑郁;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2
冠心病是現(xiàn)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血管性疾病,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一旦發(fā)病后,會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且冠心病的臨床死亡率相對較高[1]。目前臨床上對于冠心病的治療主要是采取介入治療,雖然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恢復較慢,影響預后[2]。為此本次實驗選擇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yī)院冠心病PCI術后患者40例進行研究討論,探討其術后發(fā)生抑郁的相關因素,以便于為今后的治療提供比較有價值的參考依據(jù),同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yī)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冠心病PCI術后患者40例進行研究討論,將其隨機分為抑郁組和未抑郁組,抑郁組18例,未抑郁組22例,抑郁組男12例,女6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45.3±13.9)歲;觀察組男13例,女9例,年齡27~71歲,平均年齡(44.1±12.8)歲。所選擇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比較明顯的差異(P>0.05)。
1.2 診斷標準
本次選擇的患者都符合冠心病的診斷,即冠狀動脈造影有最少一只冠脈狹窄大于70%以上,DBI評分小于或者是等于4分。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是自愿參與此次研究;(2)所有患者臨床資料齊全;
排除標準:(1)排除不能進行正常溝通和交流的患者;(2)排除有其它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3)排除臨床資料不齊全的患者;(4)排除重度抑郁的患者。
1.4 方法
調查方法在所有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時候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記錄患者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以及患者的疾病史。成立專業(yè)的調查小組,小組的成員都由臨床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護理人員和醫(yī)生組成,并對患者或者是家屬發(fā)放我院制定的問卷調查表。主要的調查內容有: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性格、婚否、住址、文化水平、運動鍛煉情況、收入、病情、診斷結果、心功能情況、飲酒情況、吸煙史,對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抑郁評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結果。
1.5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出現(xiàn)抑郁的情況以及相關因素。
1.6 判斷標準
Beck抑郁自評問卷(DBI):一共21項,每項四個答案,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根據(jù)DBI問卷總分,沒有抑郁或者是輕微,說明患者的評分在0~4分;輕度抑郁說明患者的評分在5~13分;中度抑郁說明患者的評分在14~20分;重度抑郁表示患者的評分在21分以上[3]。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系統(tǒng)軟件分析資料;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DBI評分比較
所選擇的患者在治療前的D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抑郁組患者的DBI評分要比沒有發(fā)生抑郁組的患者評分要高,兩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抑郁組患者抑郁出現(xiàn)的相關因素分析
導致患者抑郁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有患者的年齡、性別、性格、運動情況、吸煙喝酒情況、心功能、診斷、收入以及文化水平等密切相關。見表2。
3 討 論
冠心病主要是指患者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官腔狹窄,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種疾病。介入治療主要是指通過外周股動脈進行穿刺,向心臟方向植入球囊導管,對病變部位進行擴張,改善心肌缺氧癥狀的一種血流灌注方法??梢詭椭颊呔徑庑慕g痛、以及胸悶等癥狀,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該病患者的死亡率[4]。但是每進行一次擴張,血管的可彈性回縮以及平滑肌的細胞可以再次增生,有可能會導致血管再次狹窄。最近幾年來,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而不斷增多,其治療措施也取得了很不錯的發(fā)展前景?,F(xiàn)在臨床上對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主要是幫助患者改善其缺血缺氧的癥狀,減少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保持心臟的灌注量充足。主要治療有介入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措施。在治療的時候要注意不但要幫助患者緩解癥狀,還應該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緒癥狀,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減少抑郁的發(fā)生。本次實驗的結果顯示,在治療后抑郁組患者的DBI評分要比沒有發(fā)生抑郁組的患者評分要高,兩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導致患者抑郁出現(xiàn)的原因主要有患者的年齡、性別、性格、運動情況、吸煙喝酒情況、心功能、診斷、收入以及文化水平等密切相關,此結果與相關的文獻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冠心病PCI術后患者,要積極進行運動鍛煉,并且患者的性格、心絞痛、以及年齡等與抑郁癥的發(fā)病有密切的關系,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抑郁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李永斌,姚朱華,許振坤,等.冠心病患者介入術后焦慮抑郁情緒的變化及影響因素[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21):1498-1501.
[2] 郭惠娟,何華英,代淑莉,等.冠心病患者PCI術后合并抑郁及相關因素調查[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20):2492-2494.
[3] 馬士容.PCI圍術期舒適護理對冠心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預后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11):1866-1868.
[4] 仲 媛,肖 楠,史冬梅,等.介入途徑對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4,33(3):425-428.
[5] 陳思宇,鄧 肅,易春艷,等.老年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焦慮抑郁對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7,16(5):370-373.
[6] 劉曙杰.影響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后復發(fā)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29):108-110,111.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