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桂花
崔巒老師在一次人教版實驗教材教學觀摩研討會做總結性講話時指出:“字是一個人的另一張名片,是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的一部分,我們要讓孩子踏下心來,好好地寫字,我們的老師也要寫好字?,F(xiàn)在,我國弘揚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不能丟掉這一傳統(tǒng)。評估語文課的質量,不要忽視這一點?!辈蝗葙|疑,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特別是對于低段學生,通過寫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等。根據新《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實驗教科書,在識字方面與以前的老教材相比,識字和寫字的量大大增加,這就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孩子不愿意寫字,更不愿意練字。因此我們必須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寫字興趣,讓學生覺得寫字不是枯燥無味的,相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通過多年來的實踐,我對于低年級的寫字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重視寫字姿勢和習慣的養(yǎng)成
沒有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墩n程標準》對第一學段中明確提出:“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闭_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終身受益。寫字前,我指導學生放好作業(yè)本,端正坐姿,指導執(zhí)筆方法。練習時,我不停地巡視,用適當?shù)恼Z言和動作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書寫時,我也適時巡回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與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當然啦,要養(yǎng)成一個好的寫字習慣是非常不容易的,學生習慣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積累、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我把寫字要求由課內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學生寫字課內與課外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并且經常向家長宣傳學生良好寫字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xié)作,齊抓共管,對學生每一次的家庭作業(yè)都能認真檢查。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
1.聽故事,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愛聽故事,在寫字教學中介紹一些古今中外的書法家故事,讓孩子知道寫好字離不開勤學苦練,才能取得成功,從而引發(fā)他們對漢字的喜愛,激發(fā)他們寫字的興趣。課堂中,我給孩子們懷素 “蕉葉練書”,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使他們學到了自強不息……
2.解字說意,編寫小故事
為了引發(fā)學生認字,愛字的興趣,在分析字形結構的時候,我會根據字的各個部分編寫一些小故事講給學生聽。特別是一些象形,會意文字,讓學生能夠在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對漢字產生好奇的探究之情。我在教學“人”字為例,“人”字很簡單,一撇一捺,但寫起來卻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運筆方法,學生寫出來的“人”字,就像兩根支撐起來的小棍子。于是我引導學生觀察電腦畫面上的筆畫,自己口述小故事,然后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看看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動的視覺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這個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經不再抽象了,而變得生動起來了。
3.生活體驗
“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教材本身的興趣”,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中,生活中許多東西都是教學素材,我們要靈活地運用生活中的事物,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筆畫“橫折”時,我先讓學生想象把鋼筋轉折和竹子折斷進行比較,看看哪一個更加有力,從而讓他們在書寫的時候把“橫折”想象成鋼筋轉折來書寫。在教學筆畫“橫”時,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把“橫”比作是跑道,運動員們跑過來跑過去都是沿著直線在跑,在書寫時比比哪個小朋友的路線最好、最直,小朋友們興趣盎然。
4.比喻和想像也是個好方法
撇像掃把,捺像劍,點像小雨點,橫像小扁擔,豎像小棒棒,鉤像人踢腳,這樣就讓學生一下子記住了基本筆畫的形狀。生動的講解,準確的示范,學生通過觀察教師的形象動作,親眼看到了起筆、行筆、收尾的全過程,再加上形象的電腦畫面的顯示,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的漢字距離他們很近,很親切,而且讓學生對抽象的漢字字形頓生興趣,產生了寫字的欲望,再書寫漢字時就容易多了。
三、科學安排寫字時間,訓練要有度
我們教師要保證課堂中的書寫時間,保證每節(jié)語文課都有五分鐘的書寫時間,讓書寫不再變成孩子的負擔。這恰好也符合“練字貴在精,而不在多”。小學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夠發(fā)達,學習興趣也難以持久。過多的書寫不僅對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有害,還會影響孩子寫字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采取了因人而異的辦法,堅持一個“少”,保證一個“好”字。一段時間后,令人驚喜的是所有的孩子在寫字方面的發(fā)展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我想,這可能跟我給學生選擇作業(yè)的權利有關吧!
四、激勵評價,鼓勵進取
表現(xiàn)欲是小學生的特點。因而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贏采取多種形式的評價,尤其以鼓勵為主。我在寫字教學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我采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習作。課堂下,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為學生開辟了一塊作業(yè)專欄,將他們的寫字作品上墻“公開發(fā)表”,并且比比誰上榜次數(shù)多,這樣學生就可以經常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這樣的上榜雖無物質鼓勵,但孩子們依舊興致高昂。對于寫得不夠好的給他指出存在的問題,再次講解,指導他觀察,示范寫,讓他在寫字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發(fā)展。
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更加重視識字教學,要創(chuàng)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寫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f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參與實踐,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真正享受到語言文字帶來的快樂,實現(xiàn)“寫字——讓快樂相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