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梁
康昕看很多平常人不看的書,做原本不該是普通人做的事,20年來,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幾乎傾其所有。
初見康昕,是在4月初一個溫暖的早晨。陽光透過剛剛發(fā)芽的樹枝,斑駁地落在他的身上。康昕一襲寬松的中式短衫、長褲,坐在位于北京西城區(qū)什剎海邊上一座老宅子里,看上去像個北京大男孩,愛笑,爽朗地大笑。
這里將臥室和書房、客廳分割開的是書架和書,聽他口若懸河地講述關于中國古文化的點點滴滴,你會驚嘆他似乎無所不知。也就會漸漸相信,眼前這個“北京男孩”已經51歲,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但他認為,自己對“天命”知道得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20年前。
在很多人眼里,康昕很怪,看很多平常人不看的書,做原本不該是普通人做的事。20年來,康昕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幾乎傾其所有。雖然到現(xiàn)在為止,他能拿出來的成就,只是一本已經出版但并未公開發(fā)行的《神畫北京》,遠不如朋友調侃他的另一個成就——在什剎海白米斜街買下一處老宅。但康昕說,為了發(fā)掘那些被遺失了的中華古文明,一切付出都心甘情愿。
了解康昕,首先從他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情開始??店空趯懸槐娟P于中國古文字的書,書名暫定《京畿如文》?!耙灾袊淖值慕Y構開始,講述文字、音韻、詞組、語句到最后的文明表象,講述這些和文明流傳到今天的關系,講其實質和內核,系統(tǒng)梳理中國文明系統(tǒng)化的源流關系?!笨店拷榻B。
康昕開始對古代漢語文字癡迷,要從30多年前說起。“那時我不到20歲,偶然看到一本講中國古文字的書,是上海一位老先生寫的。當時我覺得這東西有意思,每一個古漢字,在我看來都是一幅畫,一個字就能表達出很立體的畫面?!?/p>
從那之后,康昕開始“瘋狂”研究中國古文字,從甲骨文到鐘鼎文,從孔孟時期的文章到明清的各類書籍,只要是對理解古代中國文字有幫助的書籍、文獻資料,康昕都想盡辦法去閱讀、研究。因為研究領域獨特,整個過程康昕都只能自己去感悟、去理解,當然,也因為沒有老師,康昕對古文字有了更多獨到理解,他說自己的一些想法更接近于古人。
“越研究越會發(fā)現(xiàn),古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字是讓人敬畏的?!笨店磕眉坠俏呐e例:甲骨文并不僅僅是一種文字,而是類似一種卦象,用立體的多維的方式記錄當時發(fā)生的一些重要事件。
“千萬別用現(xiàn)在的意義理解‘卦象這個詞,卦象在古代就是人們文明和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更多地了解甲骨文,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祖先有多偉大,他們在先秦甚至史前就已經創(chuàng)造出一套龐大的科學體系,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康昕說。
康昕的學歷只是初中,隨著他對甲骨文研究的深入,傳統(tǒng)教育體系已經不符合他的需求。但學歷并不能阻止一個內心豐富的人擁有豐富的人生。在隨后30多年時間里,康昕當過演員、做過導演;在廣告公司供職,做過平面設計;在古建筑研究院做建筑設計、當古建筑設計顧問……“我的人生現(xiàn)在看起來還是挺豐富的,年輕的時候也沒有為錢發(fā)過愁,就是放不下心里對中國古文化的追求。”
為了這個“放不下”,40歲之后,康昕放下了幾乎所有賺錢的營生,一門心思搞起中國古文化研究。他涉獵非常廣,從易學到文字,從古建筑到古代中醫(yī),從古代律法到詩詞音韻……“有一段時間,我像著了魔一樣,只要是跟中國古文化有關的知識,都想裝進腦子?!笨店炕貞洠?007年到2008年,他賣掉5套住房,換到了如今在白米斜街的這處始建于清晚期的老宅子,在這個老宅子里,康昕說他更能靜下心來學習、感悟祖先留下來的東西。
與康昕聊起古代中國文化,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他都能滔滔不絕。在參觀康昕老宅子時,《民生周刊》記者注意到客廳的木門幾乎是嶄新的。康昕說,這是他前不久親手做的,因為原來的門已破敗?!芭e個例子,在明朝《永樂大典》里,有專門一部分就是講門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各種門,幾乎都有收錄。門,就是中國所有古代規(guī)制的集成,門就是境界……”
在某直播平臺,康昕開了中國古文化的直播頻道,“每次直播也就百十人,我覺得有點少,可能是名氣不夠,也可能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中國古文化沒有太大吸引力。”
但這并未阻礙康昕傳播中國古文化的努力。采訪當天,首都醫(yī)科大學幾個學中醫(yī)的學生還約好到他家聽他講中醫(yī)課,完全免費。
康昕的朋友圈里,有媒體人,有研究古漢字、中國歷史、古建筑、中醫(yī)等的學者?!叭绻迪壬霋赍X,完全可以比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人活得都好,但他就是一門心思鉆研、傳播中國古代文化,結果把自己搞得如此窘迫?!笨店康暮糜?、媒體人趙博說。
趙博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什剎海社區(qū)有一位退休的清華大學教授,每次見到這些文化圈里的年輕人,總會關心地問問對方錢掙得怎么樣。因為在老教授眼里,年輕人首先得在經濟上獲得成功。
然而,在當面“關心”康昕數(shù)次后,老教授不再問了,因為老教授知道,這就是個一門心思鉆進古文化書籍里的“呆子”。從那之后,老教授和康昕經常在一起探討學術上的東西,但也僅限于此。
在研究中國古文化的過程中,康昕形成了自己獨到而權威的見解。2017年11月16日,他受邀走進故宮博物院,登上故宮研究院學術講壇?!爸v座題目是《從司母戊鼎開始,我要重新解讀文字》,原定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整整講了3個小時。講完后,在場的故宮博物院專家和其他文化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們一片掌聲。從這一點來說,是我對中國古文化的鉆研贏得了他們的尊重,我的一些見解,可能是他們以前不曾接觸過的?!?/p>
采訪即將結束,看著整整兩屋子的書,康昕嘆了口氣,“比起我們中國的古文明,這些只是滄海一粟,我會繼續(xù)努力研究、傳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