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評論版“讀者來信”及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歡迎新老讀者回應報道內容、交流熱點話題、分享現實感悟,來稿請發(fā)nfzmreaders@163.com。
養(yǎng)寵物要學會換位思考
回應“校內野狗咬人誰擔責”
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B19評論版
野狗咬人誰擔責?我認為最該擔責的是造成野狗出現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些對寵物犬始亂終棄的人。喜歡養(yǎng)寵物犬無可厚非,但不論是何原因,將之隨便遺棄放任不管是不負責任的也是不可原諒的。作為公民,養(yǎng)犬者在滿足自己的同時,理應樹立公德意識,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考慮一下,不要把自己權利的行使建立在侵擾他人利益的基礎上。在家中少讓你的愛犬狂叫,尤其是在夜深人靜時;搞好寵物的衛(wèi)生,別讓狗毛亂飛氣味沖天;出門遛狗拴好牽狗繩,防止狗狗亂竄傷及他人;攜帶好工具,隨時清理寵物的便溺;因故不能繼續(xù)養(yǎng)犬時,合理妥善地處置狗狗,而不是一棄了之……只要稍加用心,這些完全可以做到。
山東無棣?孟德輝?縣政協(xié)公務員
對生命保持好奇心
回應“我為什么選擇丁克”
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B19評論版
帶一個小孩真麻煩,小孩哭鬧起來,平時的可愛都變得不如一只寵物,還讓自己沒了自由,還有各種經濟負擔。我挺認同作者的這種感受,但我認為這種感受只是生養(yǎng)、陪伴孩子成長的其中一種感受而已。
為什么要生一個孩子?我想還可以是對生命懷有好奇心。一個生命的降臨,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家庭情感變化?我們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內在轉變?孩子會怎么長個兒,會交什么樣的朋友,心里會想什么……對現代都市女性而言,如果以傳宗接代、養(yǎng)兒防老的理由而去生一個孩子,可能缺乏動力。但如果對生命懷有好奇心,那么還可以試試,帶一個孩子真得是很累,但可能也是累并快樂著。
廣州?鄭靜靜?市民
如何少些小胖墩
回應“健康中國2030‘實現難度可能是超預期的”
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綠色版
學校舉行拔河比賽,孩子的班里把小胖子都派上了,最后還是輸了。我問孩子是不是沒掌握技巧,孩子說:“哪里呀!人家班的胖子更有分量?!币郧暗湍昙夁€沒怎么覺得,現在接孩子,一眼望去,那小胖墩多得、胖得真是嚇人。胖是不少疾病之源,多數家長也知道,但咋才能讓孩子不胖,就發(fā)愁了。有好幾個媽媽已不讓孩子晚上吃飯,似乎也沒作用,老不吃晚飯恐怕不好。應如何安排孩子一天的生活,成了胖孩子媽媽最大的焦慮。國人的健康,真不能只盯著“看病難”了,也應多投入資金、精力解決好“防病”問題。好多健康問題,無關貧富,而攸關于習慣,一些健康科普宣傳,一些緊迫的生活方式干預,比如控煙、控油和控鹽,無論南北東西,都應該盡快做起來。
河南洛陽?劉桂華?市民
大學之大不應被浪費
天氣漸漸炎熱,大學校園里的自習室依然人來人往,由于氣溫升高,變得更加沉悶壓抑。離空調近的同學,選擇打開空調降燥;坐在臨窗的同學,則開窗通風以享受陣陣涼風。開著窗戶吹空調似乎沒有同學質疑,鮮有人主動起身關窗圈住涼風或者關空調將所有窗戶對開通風。頭頂的燈管雖然不如從窗戶涌進的陽光一般明亮,但大家似乎埋頭苦讀忙于追求真理,無暇仰望頭頂的“白日星空”,任憑資源就這么隨風而去。
當大家的公德心被自私心驅走,在環(huán)境矛盾如此突出的今日,大學作為國之重器所孕育的同學們?yōu)楹螞]有覺醒之勢?大學之大,且不說其理性、胸懷、精神之大,其部門、資源也相當大,大到可能不在乎這一點點的浪費。圖書館每個房間都有教師值班,大家怡然自得享受著清閑,作為管理者最應該且有權力制止浪費時,卻如此不作為,不免讓人心寒不已。殊不知,公共資源的成本仍然由我們每個人承擔。
河南?周一博?環(huán)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