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彥
【摘 要】相對于其他學科,歷史學科有更加便利的德育條件。古往今來,歷史上涌現(xiàn)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他們的高尚的品德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發(fā)揚。我們歷史教師可以利用好歷史這門學科的學科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關鍵詞】高中歷史 德育 教學方法
中學階段,是學生正確價值觀念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間段里,我們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德育一直屬于政治的學科范疇,認為政治課堂才是進行德育教育的場所。但我認為,德育不應該固定劃分到某個學科的范疇之中,每一個學科的教學之中都可以滲透德育教學。高中歷史課堂更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絕佳場所,因為,道德發(fā)展是一個過程,是在歷史中演變的過程。當教師把歷史和德育相結合時,德育取得的效果就更加明顯了。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談一些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的方法,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一、通過歷史事件向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苦難史,這風云起伏的幾十年間涌現(xiàn)了大批的愛國人士,發(fā)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搜集大量有參考價值的歷史材料,相信,這些多媒體材料能夠給學生帶來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使得愛國主義教學的開展變得更加順利,效果也更加明顯。
例如,當講到日本侵華戰(zhàn)爭時,我就為學生播放了以“狼牙山五壯士”為題材的電影。通過電影,學生看到了革命前輩誓死與侵略者戰(zhàn)斗的場景,感受到了他們大無畏的精神。受到革命前輩的影響,愛國主義思想在學生的內心深處開始生根、發(fā)芽,逐漸成長。同樣,當講到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時,我向學生展示了電視劇《四十九日祭》的相關片段,再現(xiàn)了當年日本侵略者屠殺的場景。受到史實的影響,學生個個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要為國家建設盡自己的力量,為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變得更加強大起來而努力學習??傊?,我們歷史教師只需要結合真實的歷史事件進行合理的引導,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就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二、通過歷史人物培養(yǎng)學生理想信念
歷史人物,特指那些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起到過明顯影響,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推進作用的人物,歷史人物的學習貫穿了整個歷史學習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歷史人物教學,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感情,樹立起正確的理想信念。
在中國歷史有很多仁人義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他們堅持正義,不畏邪惡的信念。比如,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就秉持著“精忠報國”的信念揮師北伐,先后收復了許多宋朝失去的領土,又在朱仙鎮(zhèn)打敗金人元帥金兀術,帶領岳家軍贏得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美譽。他寫的《滿江紅》一詞更是彰顯出了他的英雄氣概,表達出了他對國家的熱愛之情。通過我課上的介紹,學生對岳飛的了解更加深入,他們紛紛表達了自己對岳飛將軍的欽佩之情,立志要向岳飛學習。這樣的歷史人物事跡還有很多,宋朝名臣文天祥就吟誦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流傳千古的詩句,表達了自己不為名利所動,寧死不屈的信念;近代歷史上,譚嗣同為了喚醒麻木的中國人民,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樣的詩句后慷慨就義,成為中國為變法流血犧牲第一人等等,這樣的人物事例不勝枚舉。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只要積極引導學生去深入了解這些偉大的人物的思想,就能引導他們培養(yǎng)出不害怕邪惡勢力、敢于和邪惡斗爭、堅持真理和正義的高尚品質,從而將他們培養(yǎng)成正直的,有骨氣的,充滿正義感的中國人。
三、通過介紹我國歷史,培養(yǎng)學生民族自豪感
作為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明從古傳承至今,綿延不斷。在中國歷史中,我國古代的人民取得了無數的足以震驚世界的成就:修建出蜿蜒萬里的長城、開鑿出京杭大運河、青銅器的鍛造和使用、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出的傳頌千古的詩篇、造紙術等四大發(fā)明這些成就都向世界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厚重的底蘊。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介紹我國歷史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來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愛上自己的民族。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就向學生介紹了我國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科學家祖沖之。祖沖之根據前人的成果,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之后的七位,這個數據精確到這樣的程度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第一次,直到十五世紀,西方的科學家才算到這一位。為了紀念祖沖之取得的成就,人們又將圓周率稱為“祖率”,近些年現(xiàn)代人為了紀念他,將月球背面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了“祖沖之環(huán)形山。學生在了解到我國古代科學家曾經取得過如此輝煌的成果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課堂的德育就取到了相應的效果。
總之,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德育教學不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間段之內就能完成的。我們高中歷史教師要結合自己所教學科的學科特點來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摸索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之中的方法,將學生培養(yǎng)成即掌握豐富知識,又具有高尚品德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閻發(fā)模.高中歷史德育教育滲透探微[J].速讀旬刊,2015(08).
[2]鄒玉興.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的意義及策略[J].科技風,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