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偉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53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路程、時間與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是學生今后學習行程問題應用題的基礎。通過本課時的教學,把學生原有一些感性認識和一些生活經驗進行概括總結,讓學生理解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相互關系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情感。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對速度有一定的認識,這節(jié)課主要是結合實際情境,讓學生理解速度與路程、時間的關系。四年級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學中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積極的學習情感,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很適應合作學習,也很注重老師的評價。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fā)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速度的含義,學會用復合單位表示速度,并學會用統(tǒng)一符號來表示速度。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從實際間題中抽象出時間速度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能用它解決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在交流評價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科技事業(yè)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速度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教材、課程標準、教案。
教學過程:
一、勵志導入(2分)
1.展示班級成果。
2.出示語句的圖片,學生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有氣勢。
二、梳理舊知(3分)
1.不解答,只說出下面各題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買5套要用多少錢?
(2)學校買了3臺同樣的復讀機,花了420元,每臺復讀機多少元?
(3)籃球每個80元,小明一共花了240元,問小明買了幾個籃球?
指名回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2.今天我們就帶著這樣的方式學習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
三、開拓新知(10分)
1.根據例題認識速度、時間和路程的意義。
出示例題: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2)一人騎自行車每分鐘行225米,10分鐘行多少米?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這兩個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回答。
根據學生回答得出結論:一共行了多長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時(每分鐘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幾小時(或幾分鐘等),叫做時間。
2.學習速度的讀寫法。
師:像“每小時行多少千米”、“每分鐘行多少米”、“每秒行多少米”都是速度。人們?yōu)榱烁喢?、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統(tǒng)一的速度表示法。
通過以下3個題練習速度的讀寫法:
①燕子飛行的速度是每小時120千米,可以寫成:
②蝴蝶的速度每分鐘500米,可以寫成:
③聲音傳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可以寫成:
第一題由老師帶領學習,后面的由學生獨立完成,并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小結:“/”線左邊表示的是路程,用的是長度單位;“/”線右邊表示的是時間,用的是時間單位。
辯一辯、分一分讓學生充分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的意義。
四、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10分)
1.課件出示:說出下面各題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小林每分鐘走60米,他15分鐘走多少米?
師:讀了題目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并列出算式。
學生列式:60×15=900(米)
師:你知道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回答:速度×時間=路程
2.出示:(2)蜂鳥每秒飛行20米,飛行100米要用多長時間?
師:讀了題目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并列出算式。
100÷20=5(秒)
師:你知道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回答:路程÷速度=時間
3.出示:(3)從勐臘到景洪有180千米,客車行駛需要3小時,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師:已知路程和時間,你知道怎么求速度嗎?
180÷3=60(千米/小時)
師:你知道速度、時間與路程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回答:路程÷時間=速度
小結:速度、時間和路程是一組聯系緊密的數量,只要知道其中的兩個量,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記這一組數量關系時,只要記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以根據乘除法的關系,得出: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五、課堂練習(10分)
1.小明每分鐘走300米,小明由家到學校走了5分鐘,小明家到學校有多遠?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自己的思路。
2.甲、乙兩地相距350千米,一列火車以70千米/時的速度由甲地開出,幾小時可以到達乙地?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自己的思路。
六、拓展練習(3分)
王師傅開貨車去送貨,去時走了4小時,每小時行駛60千米,送完貨原路返回,只用了3小時,返回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自己的思路。
七、課堂總結(2分)
今天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八、作業(yè)布置:練習九第9題
課后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為主,教師潛移默化的進行組織教學,學習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整節(jié)課圍繞教師的問題前進。教學中,學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學生甚至能夠舉一反三,探索相關的知識,真正拓展了自己的學習思維。教學中有優(yōu)也有愁,在本節(jié)課中,我被學生的學習氛圍感染,使得教學中,各部分時間掌控不足,使得課后小結過于緊湊,學生還沒有完全小結就匆匆結束了。在今后的教學時,我一定會認真掌控好時間,給孩子們多點融會貫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