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榮
廣東省于2004年開始實行高中新課程改革,對廣大教師來說是一種極大挑戰(zhàn)。筆者有幸到廣州華南師范大學參加全省高中新課程改革培訓,受益匪淺。十多年來,經(jīng)歷了“洋思模式”“自主、探究、合作模式”“快步走多回頭模式”“廣州象賢中學學案模式”,還有湛江“八字教學法”和近幾年的“高效課堂”等等。筆者積極投入課堂教學改革,學習先進的經(jīng)驗,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成效顯著,碩果累累。2003年,筆者所教的文科生廖興安同學獲2003年高考數(shù)學單科廉江市第一名;2007年,許鴻桃同學獲2007年高考文科總分廉江市第一名;2010年,林培何同學獲2010年高考廉江市高考理科總分排位第一名。下面粗略談談自己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一些有益嘗試和做法。
一、深入備課,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打下堅實基礎
筆者認為備課不僅是備教材備上課內(nèi)容,更重要是備學生備學情。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是教學主導,兩者相得益彰。
案例回放:
在高一第二學期學習人教版必修4中的三角函數(shù)的誘導公式這一章節(jié)后,學生老是記不牢口訣“函數(shù)名不變,符號看象限”。學生出錯的原因是忘記符號了,筆者采用新的記憶口訣就是‘符號看象限,函數(shù)名不變”,雖然只是順序改變,但符合學生的記憶特點,學生遇到用誘導公式解題,先考慮符號再考慮函數(shù)名稱的變化,結果效果顯著,很少有人搞錯符號了。這就是備課除了要深入鉆研教材大綱外,還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向40分鐘要質量
對于“洋思模式”,有人認為“上課只講4分鐘”不可思議,但細思其實質其教學過程是連貫的,就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當然對高中學生來說未必有效果,而“自主、探究、合作模式”重在探究,對于課前預習要求很高,學生也不可能有足夠時間去探究,所以對高中生來說也存在缺陷。其他的“學案模式”則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不現(xiàn)實。因此,采百家之長,揚自己之長,才是有效的教學過程。
如在高二學習等比數(shù)列求和后,拓展一類數(shù)列求和的“錯相減法”。歷來學生用之錯了又錯,怎么教才能使同學們掌握呢?筆者是這樣實施教學過程的——
案例回放(部分):
1.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問題1:知數(shù)列{an},an=n·2n,求前n項和Sn。
2.展示錯解,暴露思維
學生甲:當n=1時 a1=2,又q=2
∴Sn=
學生乙:當n=1時,S1=a1=2
當n=2時,a2=2.22=8 ∴S2=10
當n=3時,a3=3.33=8 ∴S3=36
于是,Sn=……(無法做下去)
學生丙:由Sn=2+8+24+…+n·2n①
2Sn=4+16+48+…+ n·2n+1②
①-②及
Sn=2-8-24-…+n.2n- n.2n+1
……(無法做下去)
3.錯解辨析,正本清源
(1)點評
學生乙的錯誤是當成等比數(shù)列求和了,學生丙的錯誤是猜想,猜不出來,學生丁的錯在于格式不對,所以也做不下去。
(2)正解(略)
4.探究解法步驟,形成記憶
小結:(1)形如 或 ,其中{ }為等差數(shù)列,{ }為等比數(shù)列,適宜用錯位相減法求前n項和。
(2)錯位相減法的主要解題步驟是(略)
5.再設新懸念,激發(fā)斗志,鞏固成果
三、善于借助教學平臺,直觀展現(xiàn)難點,突破難點
隨著社會發(fā)展,現(xiàn)代化技術多媒體進入教學中。但也有人說用多媒體教學,費時費力,學生看不清,記不牢,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一分為二看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不提倡堂堂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更不推崇無紙化教學,因為教師板書更有利學生學習。我的做法是,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問題,做錯的解法比較典型的,可以通過投影機投影出來,引起大家的重視,又能及時解決問題,而且省時省力。另外利用多媒體把一些抽象數(shù)學問題直觀化,動態(tài)展現(xiàn),從而達到一舉多得效果。
眾所周知,文科生空間想象能力非常薄弱,比如三視圖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
案例回放:
問題:已知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
A.16 B.32
C.63 D.
分析:解決三視圖問題關鍵是把三視圖還原為實物圖,由圖中的三個圖都是用三角形,知幾何體為三棱錐。但如何還原實物圖呢?借助模型分析,由題目條件可以選擇一個長為5、寬為2.4、高為4的長方體(如圖1)為模型,如圖2三棱錐D-ABC為所求的幾何體。
播放ppt
∴ S三棱錐表=S△DCA+S△DAB+ S△DCB+ S△ABC
故選(B)
如此一來,大家同學就明白將三視圖還原為實物圖(直觀圖)是怎么實現(xiàn)的,在遇到類似三視圖就套用模型來作直觀圖,屢試不爽,大家把這種方法美其名為“模型嵌套法”。
所以說,適當借助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更增強后進生的學習信心和勇氣。
四、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活到老學到老
彈指一揮間,十多年不知不覺過去了,作為一位高中教學教師感慨良多:
一是俗話講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以此說明教師要及時更新知識,不斷充電,使自己跟上形勢,才做學生滿意的教師。
二是隨著手機的普及,學生擁有很先進的手機比比皆是??吹綄W生個個變?yōu)椤笆謾C控“很心痛很無奈,最可惡是部分學生利用手機考試作弊,抄來的高分欺騙家長、欺騙老師,敗壞學習風氣。老師在課堂教學上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更要承擔教書育人重任,利用課堂教學,對“手機控”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他們學會做人,學會誠信,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三是經(jīng)濟決定教育,經(jīng)濟投入決定教育成果。在如今的環(huán)境下,一名真正教師如何保持積極向上認真嚴謹?shù)慕虒W風格,是教師態(tài)度問題,也是社會關注問題。
總之,無論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一日為師,終身為師。為師一日,想學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