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興趣是指個體積極認識,探究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性,是認識和從事活動的動力,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探究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當一個小學生對某種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他會積極地,心情舒暢地去學習,而不是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為積極,最為活躍的成分,也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的直接動力。語文中的語言美,人情美,藝術美等都是興趣的源泉。如果能把這些美用學生能接受的方法傳授出去,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下面淺談一下自己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靈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1.會抓時機,以生活再現(xiàn)情境
在語文教學中,借助自然環(huán)境,抓住生活中的特定場景進行教學,對所學知識將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如一次習作課,要練習場景描寫。我講解了什么是場景描寫,如何點面結合,怎樣將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合,很多學生還是理解不透。正好其他班級在上體育課,我就組織學生站在二樓走廊上觀察操場上的場景。我引導學生觀察整個場面上有什么,自己看到什么有趣或特別的畫面,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等。接著我讓大家把視線移動到乒乓球臺,引導學生觀察打球雙方的活動,特別是發(fā)球接球的動作表情,猜想他們的心理。再引導大家觀察看球者的活動,體會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同學們在走廊上比劃著、談論著,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一掃課堂上的愁苦,興趣盎然。當學生回到課堂,個個奮筆疾書,寫出的作文質(zhì)量很高,具體、有真情實感,場景描寫運用得不錯。
2.自己動手演示情景
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實物,在結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演示。學生就不是被動地學習了,而是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愉快地接受知識。在教授童話單元時,我讓學生制作人物臉譜道具,動物頭飾,再分角色表演,學生興趣濃厚。
3.用畫面再現(xiàn)情景
在語文教學中,用畫面(教學掛圖,幻燈,錄像,電影,VCD和多媒體技術等)能刺激學生感官,激活他們的形象思維。我在教授古詩時都采用了畫面再現(xiàn)情景的教學法。
4.用音樂渲染情景
音樂語言具有無言的震撼力和感染力,給人以豐富的感受和無限的遐想。在語文教學中,為把學生帶入特有的意境,有時還需要借助音樂的手段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完成教學的橋梁和潤滑劑。師生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平等的朋友關系,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教師要知道一個班級學生年齡雖然相近,但是智力水平、經(jīng)驗、背景和習慣卻有差異。我們要尊重這種差異,創(chuàng)造安全、良好的氛圍,對學生給予尊重、理解和愛護。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我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一起討論、交流,一起合作朗誦和表演。有時他們是小老師,是小主人,我是學生,是聽眾觀眾。課間我會和學生游戲、玩耍、談心。假期就與學生建立通信往來。學生喜歡老師,愿意親近他,愿意和他交談,學習就不在是壓抑的,沉重的,困難的,學習興趣自然就有了。
三、學會鼓勵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情感經(jīng)歷的過程。學生學習的興趣很大部分源于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來源于老師的肯定、賞識、鼓勵。老師應本著對學生的愛,細心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對于一些愛思考、發(fā)言精彩的學生,我讓全班孩子豎起大拇指同聲喝彩:“棒棒棒,你真棒,向你學習你真棒!”;對于一些書寫工整,字寫得漂亮的孩子,我就夸獎他說:“喜歡改你的作業(yè),工整、美觀,看著是一種享受?!睂τ谟斜硌莶拍艿暮⒆樱铱洫勊骸澳阏娉錾?,把大家的興趣都調(diào)動起來了?!贝送猓處熞朴诠膭钅切┎黄鹧鄣幕蛉秉c多的孩子,要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樹立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增強學習的興趣。一些孩子很膽小,不敢舉手發(fā)言,即使站起來了,說話的聲音也是很小。當我發(fā)現(xiàn)他想舉手又不敢時,我就鼓勵他站起來,哪怕他只說一句話,我也會微笑著說:“這次你有進步,相信你下次進步更大,膽子可以練大的?!庇袀€女孩,學習成績一般,默默無聞。一次朗讀,我表揚她的聲音美妙動聽,有感情,并安排她早間帶領班上的同學讀書。一段時間后,她上課積極活躍多了,課文朗讀繪聲繪色,寫作能力也提高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忌諱老師動不動就怒目而視,板著臉龐吼學生,這對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是不利的。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持久的興趣
語文教學中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成為時代的必然,新課程的呼喚??梢誀I建小學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興趣,開拓思維,發(fā)展個性,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團結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培養(yǎng)了集體意識。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習自主性。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教師一要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和活動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精神,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有些課文可以改變以往老師教,學生學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動起來??梢园讶喾殖蓭捉M進行討論,互相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以小組形式展開競賽。學生們在這種氛圍下,思維異?;钴S,個個不甘落后,爭著為本組出力。臺上唇槍舌戰(zhàn),臺下出謀劃策,活動效果佳。每個學生能力都得到發(fā)展,學生充分體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三要創(chuàng)設一種科學研究的條件和途徑,讓學生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讓他們學會收集信息、學會分析和判斷,提高思考力和判斷力。
從事語文教學,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具有活力的狀態(tài)”,教師要善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滿懷興趣的狀態(tài)下學習,將孩子們的內(nèi)在潛能和動力充分發(fā)揮出來,愛上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