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wèi)東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以實驗為基礎應是化學教學最基本的特征。教師是實驗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而學生才是實驗教學的主體,如何處理好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是優(yōu)化實驗教學的關鍵。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將教學過程設計成為一個愉快學習的過程,使學生通過觀察絢麗多彩的化學現(xiàn)象,積極探索化學奧秘,發(fā)展智慧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形成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是我們化學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
1 明確教師的主導性作用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育觀念上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而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體,積極引導、幫助每一位學生發(fā)展。只有正確理解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才能具體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限制他們的發(fā)展。在實驗教學中,把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貫穿于實驗教學的全過程,有意識地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引導到理解化學變化本質(zhì)的研究中去,使學生從內(nèi)心體驗到他們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所帶來的喜悅和滿足?!八肌痹从凇耙伞保瑢W生的思維活動,是在他們對某一問題感到疑問時開始的,因此不要過分強調(diào)實驗結果的統(tǒng)一性,使之不僅僅只為了實驗結果而做實驗,更注重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素質(zhì)和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驗氛圍,減輕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
2 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學生實驗課應當是以學生動手實驗作為主要任務,其目的應當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zhì)及動手動腦能力,這是教師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訓練,既重視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又注意科學思維方式的養(yǎng)成,鍛煉其在實驗全過程中對實驗的把握和詮釋。學生實驗課是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等方面的組成的有機統(tǒng)一,學生在實驗中體現(xiàn)出來的能力并不僅表現(xiàn)在實驗結果的準確無誤上,更多的應該是在實驗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科學素質(zhì)以及對實驗過程的探究上。在實驗中,往往會由于各種的原因造成學生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甚至完全失敗。例如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演示實驗時,當還原氧化銅得到紅色的銅,要結束實驗時,有意不提示學生看老師的正確操作——停止加熱,繼續(xù)通氫氣至試管冷卻,只靜靜地做完實驗,然后在班上展示,讓學生都看到試管中紅色的銅。于是在緊接著進行的學生實驗中,有的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明明看到生成紅色的物質(zhì),但最后又都變成了黑色,與老師演示實驗做的結果不同,實驗失敗了。這時,引導學生正視失敗,分析失敗的原因——停止加熱未繼續(xù)通氫氣至試管冷卻,并鼓勵學生重新嘗試,同時表揚了能在老師的演示實驗中認真觀察每一步操作.一次就做成實驗的學生?,F(xiàn)場教育讓學生明白了:實驗操作步驟很重要,有時甚至是實驗成敗的關鍵。教育學生今后在老師進行演示實驗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忽略任何一步驟。當然,此實驗的相應問題在筆試考試中,學生回答的準確率就提高了,因為學生有切身體驗,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索,勇于追求的科學精神和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
3 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動手能力是化學實驗成功的基礎,如果說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屬于“用腦”,那么動手能力就屬于“用手”。發(fā)展學生智力的要求是“手腦并用”,故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是發(fā)展學生智力不可缺少的部分。缺乏動手實踐的經(jīng)驗,也就缺乏發(fā)展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瘜W學科的最大特點是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多,易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提高觀察能力,使他們具備一定的科學素質(zhì),運用化學實驗是最有效的途徑。從序言課起,包括整個課程學習過程,要求學生完成教材建議的家庭小實驗,并寫出實驗報告,如在學習序言時就布置學生在家觀察蠟燭及蠟燭燃燒現(xiàn)象,學完二氧化碳性質(zhì)時,讓學生用純堿和醋做產(chǎn)生二氧化碳并使蠟燭熄滅的實驗等。這是對學生在校動手實驗機會不足的補充。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基本操作技能訓練貫穿于實驗教學的全過程。所有操作都要給學生明確練習目的和要求,讓其學有目的,練有目標,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改進課堂上的演示實驗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如學習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由于在前面學生已做過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分組實驗,積累了一定的實驗經(jīng)驗,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與氫氣相似,可以把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演示實驗改成讓學生上臺操作,真正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滿足了初中學生對演示實驗的好奇心理,從而引發(fā)了他們對學習化學的直接興趣,加強他們的參與意識,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實驗能力。對簡便易做的試管實驗,可改為隨堂實驗,如鹽的化學性質(zhì)的學習可改為邊講邊實驗。實驗前,教師要講清操作步驟,注意事項和觀察重點等,這樣,學生做起來就會成竹在胸。實驗中,教師巡視時要注意學生操作的規(guī)范性。對較難或裝置較復雜的演示實驗,也可由教師選幾名學生上臺做助手,協(xié)助教師完成。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加了學生動手機會,提高了動手能力。
在實驗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懷著強烈的責任感,注意探索實驗教學的規(guī)律,啟迪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教育氛圍,賦予更加多樣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提升核心素養(yǎng),鍛煉學生實驗能力,開發(fā)學生潛能,為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的全面提高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從而使知識與能力同步增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