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體育課愈發(f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愈發(fā)關注不同個體差異學生的共同進步?!读x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提出:“關注地區(qū)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如何讓每名學生在體育課中受益,如何讓每名學生在體育課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需要每一位體育教師深思。有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嘗試采用了分層教學法,然而分層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出現(xiàn)了諸多的不科學、不合理、不實用等現(xiàn)象。本文通過對幾則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決定分層教學成敗的4個要素,力求使分層教學更為科學、巧妙。
一、科學的教學預設是分層教學的前提
教學預設的合理、科學與否是決定分層教學能否成功的前提。假設在教學預設中分層編組不合理或缺乏分層教學的有效策略,必然會導致分層教學的失敗。所以,要讓分層教學更加有效,在備課過程中就應該考慮:怎樣分層,分幾層,分層依據(jù),如何制訂分層教學有效實施策略等。
二、充足的場地器材是分層教學的基礎
實施分層教學,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要素就是場地器材。如,《跨越式跳高》一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實施跨躍不同高度的分層教學,但是學校只有一個跳高架,學生只能排隊使用一個跳高架進行練習,分層教學根本無法實施。
三、恰當?shù)姆謱訒r機是分層教學的關鍵
把握好分層的時機對分層教學來說是十分關鍵的。過早或者過晚分層或多或少都會抑制主教材的學習。如,五年級《跨越式跳高》一課(第1課時)中采用了分層教學,雖然教學氛圍較好,學生學習熱情較高,但由于部分學生過于追求高度,選擇與自己能力不相符的高度進行練習,直接導致了技術動作變形,有個別學生甚至出現(xiàn)了腳踝扭傷的情況。因此,選擇分層時機是有效完成分層教學的關鍵,教師可在第1課時設置適合所有學生技術教學的難度,在學生的技術動作基本穩(wěn)定后的第2課時再進行分層教學。
四、積極的生成應對是分層教學的點綴
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會根據(jù)課堂的生成做出靈活的改變。如,《跨跳過物》一課,在教師的教案中并沒有設計分層教學,然而隨著教學的推進,教師發(fā)現(xiàn)作為跨跳物的小墊子的高度和遠度的統(tǒng)一設置并不適合所有學生。于是,教師便要求各組組員根據(jù)自身的能力自行調整小墊子的高度和遠度,個頭高的學生則增加了小墊子的高度和拉長了小墊子的遠度,個頭小的學生則降低了小墊子的高度和縮短了小墊子的遠度。這樣做,則激發(fā)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分層教學并非一定要有預設才可以采用,教師若能根據(jù)學生不同階段的能力靈活地設計分層,調整教學預設,就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王超峰(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qū)長江小學,3158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