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尚奎 杜娟
近年來,“私人訂制”以其可以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而廣受青睞,在大學生群體中體現的更為明顯。目前在大學校園中有各式各樣的校園活動,但大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能滿足大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活動更是寥寥無幾。如何真正調動大學生參與積極性,通過群體活動鍛煉大學生社交和溝通能力,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活動實踐,分析大學校園“私人訂制”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的可行性。
隨著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個性化體驗的需求日益顯著,“私人訂制”模式由此而生,特別在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群體備受青睞。大學校園中雖有各式各樣的校園活動,但能滿足大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活動卻寥寥無幾。能否通過在大學校園中推行“私人訂制”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以調動大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鍛煉大學生社交和溝通能力,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大學生校園活動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1)“低頭族”現象的盛行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頭看手機。”這句網絡語言將現實生活中的“低頭族”群體形容得惟妙惟肖。在大學校園里,無論是走路、聚餐、聊天等無時無刻都有“低頭族”的身影,這不但危害到自身的健康問題,久而久之還會影響到大學生的社交和溝通能力。
(2)大學生空余時間充足但利用不充分
筆者以西安某民辦院校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隨機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有效問卷450份,有效率90%。通過分析調查結果得出:除雙休日、節(jié)假日外,有93%的人有3個小時以上的空余時間。有39%的學生將空余時間用于使用掌上電子產品游戲、休閑娛樂app等;14%的學生將空余時間利用于電腦游戲上??梢?,大多數被調查者的空余時間都與電子產品為伴,空余時間充足但利用不夠充分且活動內容單調。
(3)校園活動參與者群體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目前校內舉辦的活動大多只面向大一新生,這一群體對大學生活充滿新奇且課余可支配時間較多。而大二大三學生,一方面因為對參與群體有限制而不能參與;另一方面由于每年校內活動的千篇一律性而逐漸降低對各類活動的興趣。
二、發(fā)展校園“私人訂制”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的有利條件
(1)當代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特點是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渴望參與能喚醒其與眾不同的天性、凸顯個性的活動,獲得獨特的活動體驗。
(2)校園“私人訂制”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市場尚待開發(fā)?!八饺擞喼啤彪m然在近幾年作為新興的服務模式被廣泛應用,但處在校園內、面向大學生群體的并不多,結合互聯網+作為輔助業(yè)態(tài)進行運作的更是少之又少。
三、校園“私人訂制”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發(fā)展途徑
筆者通過《“私人定制”圣誕聯誼策劃》以及《“私人定制”哆啦A夢主題派對》兩次案例實踐,得出下列發(fā)展途徑:
(1) 明確需求,確保策劃方案的有效性
定制者所提出的前期需求往往只有一個籠統的概念,不具有完整性。策劃者應用專業(yè)知識和經驗案例對需求進行可行性分析,確定實現方案。在此過程中,需要實時溝通、明確細節(jié)、及時完善。
(2) 持續(xù)創(chuàng)新,力求新穎
以實踐案例為例,① “私人訂制”圣誕聯誼策劃是在學校內部為兩個社團圣誕聯誼策劃的一次活動,其特點在于場地的精美布置與內容形式的“精美”化:最主要的是將傳統社團活動與私人訂制個性化相結合,打破傳統社團的活動局限性。②“私人訂制”哆啦A夢主題派對策劃,是以哆啦A夢的卡通主調來裝飾房間,設計了各種的趣味游戲,并為參與者準備精美的卡通禮物,內容獨特,形式新穎,滿足訂制者和參與者對特殊體驗的需求。
(3) 擴大活動參與群體,豐富活動種類
根據調查校園活動存在問題,主要針對“低頭族”群體及大二大三年級學生市場,調整現有活動內容和形式,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意愿。而活動種類不只局限于社團聯誼、生日聚會,還不斷拓展其它形式的活動,例如化裝舞會、DIY制作季、節(jié)日文化季及多項活動結合等形式。
校園“私人訂制”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的發(fā)展仍然處在萌芽階段,所以首先要在校園中進行宣傳提高知名度,在初期可以結合互聯網+比如微信、QQ群、QQ公眾平臺、貼吧等大學生瀏覽和使用較多的媒介提高認知度,在中后期可以開發(fā)APP,打造自己的“私人訂制”策劃品牌。
綜上所述,校園“私人訂制”創(chuàng)意活動策劃能夠滿足在校大學生的活動個性化需求,使大學生親自參與到整個活動策劃過程中,為其提供獨特的、專業(yè)的個性化的服務。彌補了校園活動形式的單一、內容的乏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學生的“低頭族”現狀,激勵學生展現出大學生該有的健康、陽光的面貌,為大學生課余時間的充分利用、認識自身社交需求、提高溝通交際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課題項目】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2016DC11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