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平
一個有效的中國企業(yè)簡介的英譯版本可以展示企業(yè)形象,建立商譽,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和投資者。然而,企業(yè)簡介英譯的現狀不盡人意。作者將以功能翻譯理論作為理論框架,研究中國企業(yè)簡介漢英翻譯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編譯”策略來指導現實中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希望本研究將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對改善中國企業(yè)簡介英譯提出一些建議。
在當前商業(yè)全球化和中國經濟蓬勃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國企業(yè)更嚴肅地對待企業(yè)簡介的翻譯。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出現了一股研究熱潮,還有很多問題和研究空間。為了減少企業(yè)英文簡介翻譯不當現象,作者將以功能翻譯理論作為理論框架,研究中國企業(yè)簡介漢英翻譯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以“編譯”為主要策略,來指導現實中企業(yè)簡介的英譯。
1 研究問題
由于企業(yè)簡介英譯的現狀不盡人意,本文旨在對漢英互譯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通過比較分析中國企業(yè)概況。本文將重點研究以下研究問題:
(1)中英文企業(yè)簡介有何不同?
(2)從功能翻譯理論角度來看,中國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存在哪些共性問題?
(3)基于功能翻譯理論,如何用“編譯”策略,指導現實中國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工作?
2 中英文企業(yè)簡介的不同特點
因文化和思維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企業(yè)簡介和英語國家企業(yè)簡介有各自的特點。在詞匯句法方面,中國人擅長使用大量修飾詞和四字成語,并使用長而復雜的句子,但英語更喜歡簡單的單詞和句子,篇幅較短;在文體特征方面,中國企業(yè)簡介常常以正式文體書寫,相比之下,西方企業(yè)簡介經常出現非正式文體,相對更輕松活潑,例如中國企業(yè)簡介通常用第三人稱。西方的企業(yè)簡介更常用第一或第二人稱,聽起來像是在和讀者交談;文化方面,也有很多差異,比如中國人更注重援引省級國家級機構肯定性評價,而西方的企業(yè)簡介很少提及。
3 中國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存在的共性問題
目前大部分中國公司網站中企業(yè)簡介的英譯仍停留在字句對應的直譯層面上,未能充分考慮目標受眾的文化背景與思維模式,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盡管企業(yè)簡介翻譯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它們多數是針對詞、句、段落的英譯提供翻譯策略,很難為此類文本的英譯提供系統的指導。自上世紀90年代起,隨著德國功能主義的引入,許多譯者以目的論為理論指導,來分析、解決實用翻譯中的問題。
同時,翻譯人員在翻譯特殊的名字、地點、品牌時很容易犯錯誤。有些譯者只是逐字逐句的翻譯,甚至沒有搜索相關的材料,有時這種失誤會對翻譯受眾造成很大的障礙。這種錯誤有時可能是致命的錯誤,它將摧毀翻譯文本的功能。
此外,一些中國企業(yè)傾向于使用復雜的語言表達一個想法。但是逐字翻譯,常常達不到理想的結果,對譯者的工作來說將是一場悲劇。
4 基于功能翻譯理論,用“編譯”策略,指導現實中國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工作
近年來,一些中國企業(yè)似乎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策略,更嚴肅地對待企業(yè)簡介的翻譯。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出現了一股研究熱潮,但研究才剛剛開始不久,還有很多問題和研究空間。
作者主張用“編譯”策略,來指導現實中國企業(yè)簡介的英譯工作。意思是說,在一定程度上,譯者可以通過改變內容和結構,甚至語言風格,來達到目的。在功能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翻譯人員可以使用刪減法,增譯法,解釋法,和結構調整法,以期幫助翻譯者更加深刻的理解企業(yè)簡介,譯出讀者接受的譯本。
4.1 刪減法
4.1.1獎項和頭銜的刪減
中國企業(yè)往往會列出自己贏得的很多獎項和頭銜,進而贏得潛在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應的英文版本中,很少有獲獎名單,或更傾向于保留對國際水平獎項的翻譯。
4.1.2政治術語或政治口號的刪減
另一個需要刪節(jié)的翻譯術語是政治口號。在許多企業(yè)宣傳資料中,有很多政治術語,目標讀者很難了解中國政治制度和指導方針,因此很容易造成溝通或文化障礙。所以政治術語或政治口號的翻譯,可以適當采用刪減法。
4.1.3抽象短語的刪減
中國企業(yè)的宣傳材料常出現很多抽象的詞匯,例如:“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虎豹集團,信守孜孜以求,永不言退的發(fā)展理念,在市場經濟的打潮中,任憑濁浪排空,驚濤拍岸,獨有勝似閑庭信步的自信,處變不驚,運籌帷幄。盡握無限商機于掌間,漸顯王者之氣于天地?!?可以在該理論方法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刪減,譯為“Founded in the late 1980s. Hubao Group is determined to succeed.”
4.2增譯法
有些漢語術語深深扎根于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如果譯者忽略了目標讀者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缺乏,逐字翻譯,可能將是無意義的。例如:“…生產抗生素原料藥和粉針、中成藥…”。在這個例子中,對于大多數西方人來說,沒有相關的背景中醫(yī)的信息,對他們來說是不容易理解“中成藥”Chinese patent medicine的字面意思。筆者建議在文章后面加一句注釋:“中成藥: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 Prescription”
4.3解釋法
4.3.1對拼音的解釋
在某種程度上,使用拼音可能對西方人了解一些特定的中國文化,有助于中國文化的傳播。然而,仍然很多詞對目標讀者來說并不熟悉,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拼音的直譯,應該給以必要解釋,以消除不必要的困惑。例如:“…客房配備火炕…”,若翻譯為“The rooms provide Huokang”,很少有西方人能了解具體含義,建議可以譯成Huokang (a traditional heated brick broadbed in northern China)。
4.3.2文化背景的解釋
在一些中國企業(yè)簡介中,許多中文術語已經根深蒂固,看似簡單,但如果只是逐詞翻譯,西方人卻不太可能清楚。因此翻譯過程建議添加額外的背景信息。比如:“十三五”,筆者建議譯為:“China's 13th Five-Year Plan (2016-2020)”。
4.4 結構調整法
由于英漢不同的表達習慣,翻譯中有時需要打破原文的句式結構,對句子甚至整個篇章進行結構調整,以符合英語的表達和思維習慣。從目前企業(yè)簡介英譯現狀來看,大部分譯者可以很好的掌握句子結構層面的語序調整,但段落結構層面的調整體現不多。筆者認為,段落結構層面的調整可以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翻譯策略。
以中糧集團企業(yè)簡介的中英譯本為例,在中文企業(yè)簡介分六個段落,對應的英文簡介只有四段。在中文版中,第一至六段分別是關于公司概述、業(yè)務范圍、主要產品、子公司、合作伙伴和國內外的地位。在查看中糧集團英文版企業(yè)簡介時,作者發(fā)現譯者在每一段中都進行了大量的結構調整。中文版簡介的第一段比較長,譯者將一些信息調整到了第二段,第二段也包括一些來自中文版第四段的信息。相比較而言,調整后的英文版本,對于目標讀者來說,能夠更好地理解,因而達到更好的交際目的。
5 結論
本文以功能翻譯理論框架,通過對比和實例,總結了目前企業(yè)簡介的翻譯存在的主要問題,并主張將“編譯”作為一個有用的策略,提出了四種具體的方法:刪減法,增譯法,解釋法,和結構調整法。
為了更好的研究企業(yè)簡介的英譯,改善企業(yè)簡介翻譯的現狀,筆者建議所有的中國企業(yè)都更加重視企業(yè)簡介的翻譯,更希望有更多的英語學者專家投入到完善中國企業(yè)簡介英譯的領域來。
(作者單位: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應用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