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
摘 要:隨著我國煤礦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煤礦開采規(guī)模也在不斷增加,因為煤礦開采過程中自身作業(yè)環(huán)境非常復雜,從而導致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粉塵顆粒的傷害,不僅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使煤礦生產安全留下隱患,所以我們加強對煤礦粉塵的危害防治非常重要。雖然目前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對粉塵有很多種防治措施,但是因為實際煤礦開采情況的不同,必須要施工人員靈活的掌握各種防治方法,并且通過對最新防塵設備的引進,真正的構建一個立體化的防塵體系,這樣才能夠保證煤礦生產安全,保證煤礦工人的自身健康。
關鍵詞:煤礦粉塵;塵肺病預防;粉塵危害;防治
1 煤礦粉塵的產生、特征及危害
1.1 煤礦粉塵的產生
在煤礦開采、運輸、加工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煤礦粉塵,粉塵主要是因為煤礦巖石受到破壞,其表面的細小微巖顆粒脫離本體而漂浮在空中產生的,對于煤礦粉塵來說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出現,但是因為自身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其出現的形式與數量則會有很大不同。并且,隨著近些年大型自動化設備的不斷應用,使得煤礦開采等工作的工作面不斷加大,從而導致煤礦粉塵產生的量也在不斷增多。
1.2 煤礦粉塵特征
煤礦粉塵自身具有很多種特征,其中包括分散性、吸濕性、爆炸性等,而正是因為粉塵的這些特征,其表面可以吸附大量的氧分子,并且隨著氧分子的增加使得其養(yǎng)護分解也在不斷加劇。對于粉塵進行研究發(fā)現,粉塵自身表面越細,那么其吸附能力也就越強,并且能夠與空氣分離。加上煤礦內粉塵的碳化程度較高,很容易因為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爆炸,嚴重的影響了正常的煤礦生產,還會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最主要的是,因為粉塵的沉降速度慢,在空氣中不斷的擴散,工作人員在長期吸入后,對其肺部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性。
1.3 煤礦生產過程中粉塵的危害
1.3.1粉塵對煤礦工人的危害
粉塵作為煤礦生產的一種伴生物,容易引發(fā)煤礦工人的塵肺病。因為工人長期的工作環(huán)境中吸入大量的粉塵,從而堆積在人體的肺部器官中,不能夠被排泄,從而慢慢的殺死大量的活性肺細胞,并且使肺部產生纖維性的病變,長期發(fā)展會使肺部組織慢慢硬化,喪失正常的肺功能。根據對我國目前塵肺病情況的調查發(fā)現,目前患有塵肺病的人員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威脅煤礦工人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此外,煤礦工人長期在這種粉塵環(huán)境下工作,還會引發(fā)肥大性鼻炎、眼角膜受損、粉刺、毛囊炎等各種皮膚性疾病的發(fā)生。
1.3.2煤礦粉塵具有較強的易爆性
當煤礦內的粉塵在礦井下聚集的濃度超出安全范圍后,那么在遇到明火或者其他條件時,都可能產生爆炸,并且由于煤礦開采的礦道在底下,當發(fā)生爆炸后會直接影響施工人員的自身安全。而根據對煤礦粉塵濃度研究,粉塵的顆粒度在<75μm時,就達到了煤礦粉塵的爆炸臨界點,粉塵濃度越高其爆炸威力越大。
1.3.3對設備造成一定的損害
因為煤礦粉塵是一種細小的顆粒物,如果其附著在施工設備上,那么長時間的附著將會大量集聚,從而導致一些精密設備的閥門、儀表等薄弱位置出現嚴重磨損,直接導致其無法正常運轉,不僅對企業(yè)生產產生影響,還會對設備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而隨著近年來精密、智能的自動化設備的廣泛應用,粉塵對其產生的危害也越來越突出。
1.3.4對采掘工作有一定的影響
大量的粉塵集聚對在煤礦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中,過多的粉塵漂浮在空中,將會對施工人員的視線產生影響,并且很容易因為一個不正確的操作而產生嚴重的安全事故。
2 塵肺病發(fā)病相關因素
2.1 職工防治意識淡薄
對于煤礦工人來說,因為其工作環(huán)境的原因,導致其容易發(fā)生塵肺病,這種疾病的潛伏期能夠長達5年到20年,并且因為煤礦塵肺病自身的隱蔽性和傷害性顯現的不夠及時,導致煤礦工人對塵肺病的認識較為淡薄,并且缺乏對疾病的防護。
2.2 管理體系不健全,安全投入不足
首先,目前我國的部分煤礦企業(yè)對職業(yè)病防治工作管理不夠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落實也不夠健全,很多的管理都只是表面形式。其次,煤礦工人的防護設施也不夠齊全,為了能夠節(jié)省成本投入,很多煤礦企業(yè)都沒有給工人進行任何防護就進行施工作業(yè)。
2.3 環(huán)境因素
對于塵肺病的發(fā)病原因中,環(huán)境因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首先因為一些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是導致肺部纖維化改變的主要原因,游離二氧化硅含量越高,那么吸入后其發(fā)病時間就會越短,發(fā)病的速度也就越快。其次,粉塵自身的分散度是粉塵顆粒大小的概念,這是呈浮游狀態(tài)時間的重要影響條件之一。煤礦粉塵的分散度越高,那么說明粉塵漂浮的時間也就越長,反之沉降速度越慢,那么被人體吸收的機會也就越多,則相關的危害越大。因此,粉塵在作業(yè)環(huán)境中的濃度越高,暴露的時間越長,那么煤礦工人與其接觸的時間也就越長,從而對人體的危害也將會越大。
3 煤礦粉塵的防治措施
3.1 完善對煤炭企業(yè)防塵管理制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對于煤礦粉塵的防治方法也在不斷完善,防塵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健全,通過將完善的管理制度方法應用在實際的降塵上,取得的效果十分明顯。不僅能夠加強煤礦工人對粉塵防治監(jiān)督的力度,還能夠及時的對粉塵濃度較高的地區(qū)進行及時發(fā)現,從而為防治煤礦粉塵提供有效的幫助,降低各種風險的發(fā)生。
3.2 通風除塵
目前在一些煤礦企業(yè)中通風除塵防治方法應用較為廣泛,通風除塵主要是利用風機設備將外界空氣輸送到煤礦粉塵較濃的地方,從而稀釋粉塵濃度,然后在利用風力原理將其排出,從而達到降塵的目的。因為這種通風除塵對風速的要求較高,不僅需要我們通過風力將粉塵進行有效排出,還不能夠引起施工現場的揚塵產生。此外,還必須要放在外界粉塵大量的進入礦井,因此需要采用相關的措施來保證風機的進風量,從而使礦井內的粉塵濃度降低,避免對環(huán)境產生污染。
3.3 煤層注水
通過對煤層中進行打注水孔,然后利用水壓將一些沒有被開采的煤礦進行灌水處理,這樣能夠將煤礦中的煤進行濕潤,從而在開采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并且還能夠減少有害氣體的發(fā)生。但是,我們必須要對注水速度進行很好的控制,一般來說都是注水速度與煤礦自身吸水速度相等時,注水效果最好,目前我們在進行煤礦降塵中常用的注水方式主要有三種:短鉆孔注水、長鉆孔注水以及深孔注水。這種注水降塵的方式,不僅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礦塵濃度,還能夠保證不會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污染。
3.4 濕式除塵減少煤塵
一般來說,對于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在60%時,就會使在停留在空中懸浮的粉塵顆粒凝結,從而受到自身重力的影響而降落,而濕式除塵方法就是根據這種原理進行的。通過在煤礦開采面利用高壓噴霧裝置,讓水霧與空氣中的粉塵顆粒進行結合,然后增加其自身重量,從而使其自然降落。此種方法不僅操作非常簡單,應用的設備也相對較少,并且除塵的效果也非常好,所以在煤礦開采、運輸、加工等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都能夠看到此種降塵的方法。
3.5 泡沫除塵
通過利用水與發(fā)泡劑進行一定比例的配置,這時使用發(fā)泡機進行大量泡沫的產生,然后將這些泡沫對一些開采施工容易產生粉塵的地方進行噴射,從而使空氣中的粉塵隨著泡沫得到粘附,使得這些粉塵自身變得濕潤、隔絕、沉積,從而最終達到降塵的目的。而我們對于泡沫的配合比控制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試驗,從而保證泡沫對粉塵的吸附性,避免出現效果不佳,或者極大的浪費現象。
3.6 加強人體防護
在煤礦成長中,加強對人體的防護,可有效減少對煤礦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一般都是通過佩戴防塵口罩、防護面具等個人防塵裝置,從而使其有一個很好的除塵作用。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降塵、防塵措施也在不斷增加,但是由于工人長期工作在這些環(huán)境中,難免還是會吸入粉塵,導致長期積累下對身體產生一定危害,因此必須要加大對開采人員身體健康檢查力度,從而確保工人的身體健康。
3.7 完善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首先,不斷完善塵肺病的防治管理機構,從而加強對塵肺病的防治工作。通過加強配備管理人員,制定完善的塵肺病防治規(guī)劃、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等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其次,通過制定各級人員塵肺病防治責任制,使其能夠做到人人有責任,實現到群防群治。最后,大量開展煤礦塵肺病防治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安全培訓等工作,不斷提高煤礦工人對塵肺病危害的防治意識。
4 結論
綜上所述,因為在煤礦開采中不可避免的出現鉆孔、打眼、爆破等煤礦開采施工,從而產生大量的煤礦粉塵,而因為這些粉塵顆粒的自身體積較小,并且還能夠長時間的在空氣中懸浮,工人在沒有防護裝置保護下很容易吸入,從而造成嚴重的肺部疾病。此外,粉塵大量集聚還會影響煤礦開采安全,所以必須要針對實際造成粉塵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加強對粉塵的防治措施,這樣才能夠很好的保證煤礦的正常開采,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常富.非煤礦山露天開采粉塵防治現狀及發(fā)展方向[J].現代礦業(yè),2017,33(12):228229+238.
[2]李思瑤.田陳煤礦職業(yè)危害防治體系研究[D].華北科技學院,2017.
[3]方秦月.綜采工作面呼吸性粉塵危害及防塵設施優(yōu)化[D].西安科技大學,2017.
[4]金鵬.淺談礦井粉塵危害及防治措施[J].山東煤炭科技,2017(02):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