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萍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復習是對本學期或本學年所接觸過的知識點、教材內容進行全面性、系統(tǒng)性的溫故而知新。那么,如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鞏固好各類知識呢?個人認為可以從下幾方面進行操作:
一、重視思想教育,明確復習目的
復習伊始,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抓好班級學生的思想教育,著重向學生明確指出復習的目的是在于做好各個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力求做到人人過關。讓學生堅信只要跟著老師的方向走,有目的地進行復習訓練,必定會穩(wěn)中提高,更勝一籌。
二、創(chuàng)新策略,輕松掌握
復習策略直接影響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為了讓學生輕松復習,輕松掌握,我從下面措施:
(一)創(chuàng)設“收藏夾”,做好筆記
“收藏夾”是指學生每人人手配備的一本筆記本,注意平時把復習過的知識及方法記錄好,便于個人復習,方便理解體會。如復習“直述句與轉述句互換”這一知識點,我先引導學生講述互換的方法后并摘錄要點板書,要求學生做好記錄。當遇到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套公式了。只要方法得當,學習上的壓力相對也減輕了。
(二)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充分調動個人的積極性
自主性的發(fā)揮相當興趣的促進,有了興趣,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最大極限的發(fā)揮,把自主權還給學生,學生的好勝心就充分體現(xiàn)出來。我在復習“反問句與陳述句”互換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引導學生口述方法后,然后讓學生在當冊教科書中找出反問句并其改成陳述句,一下子,學生就動起來(認真讀課文尋找反問句),踴躍作答,很快找齊了本冊課文中所有的反問句。課后,學生深有感促地說:時間過得真快?。±蠋?,我好喜歡您上的課!的確,這種做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知識。
(三)歸類復習中有所穿插
眾所周知,復習,尤其是文科復習更顯得枯燥無味。為此,在復習過程中要適當添加些“調味劑”,即在復習過程中要有所穿插。如復習作文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復習了寫人、寫事的文章,期間就穿插了修改病句、擴句等知識點,再進入寫景狀物的作文。如此循環(huán),調劑了學生復習時候緊張的心情和機械的鞏固模式。
(四)做好知識的跟蹤,逐步過關
小學生的自覺性未完全穩(wěn)定,要想學生一如既往地把學習放在心上,我們教師要多督促,可采取跟蹤法。如,利用課間時間找學生談談個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多角度了解學生未掌握的知識,再結合學生實際找到相應的習題,讓學生以口答形式作答,這樣既減輕了學生抄寫的負擔,又讓學生輕松掌握了知識,達到逐步過關。
三、教給學生方法,培養(yǎng)學習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終生受用。因此,在學科復習中,我十分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復習“陳述句與反問句互換”這一知識點時,我先向學生明確反問句最大的特點是能在反問句中找到答案,一般帶反問詞“難道、怎么”,語氣助詞“嗎、呢”。然后引導學生回顧:“反問句”改“陳述句”的步驟:1.把問號(?)改為句號(。)2.去掉反問詞“難道或怎么”。3.去掉語氣助詞“嗎或呢”。4.如果反問句中帶“不”字的也要 去掉“不”字;反之,如果反問句中不帶“不”字的就要加上“不”字。即要看反問句本身表肯定或否定語氣而定。再指引學生共同小結出“陳述句”改“反問句”的方法:1.把句號(。)改為問號(?)2.添加反問詞“難道或怎么”。3.如果陳述句中帶“不”字要去掉“不”字,不帶“不”字的改為反問句時一定要加上“不”字。方法總結出來后,接著進行實踐訓練,出示反問句:“難道這不是養(yǎng)花的真理嗎?”指名學生口述改為陳述句的方法及步驟后讀出改后的陳述句:這是養(yǎng)花的真理。陳述句改反問句的教法也一樣。往后在訓練中,我都注意做到讓學生先口述句子轉換的方法及步驟后,再說出句子。由于方法鞏固到位,連下層生對該知識點掌握得比較好。在作業(yè)鞏固中反饋回來的信息證明:98%的同學在該知識訓練中完全過關。
四、多與學生接觸,了解情況,及時給予幫助﹑鼓勵
每個學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共同的心理----希望老師多注意、多關心他們,雙差生這種心理更強,更需要我們老師多幫助、多關心他們。尤其在復習階段,我更加多以朋友的形式跟他們相處。上課之余,我會找到知識未過關的學生,向他們講述存在的問題,該如何理解,及時給他們輔導補上,并鼓勵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讓他們在進步中找到快樂,在快樂中找到學習的動力,揚起學習的風帆。
五、增強競爭意識,培養(yǎng)興趣
古代教育孔子說過“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用現(xiàn)代的話講就是要學生具有學習上的競爭意識,要在學習上開展競爭活動。為此,在復習期間更要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求進步。如在復習疊詞時,我先引導學生小結出疊詞的形式有以下幾種:ABB、ABAB、AABB、ABAC、AABC,再放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相關疊詞,看誰積累的最多。當學生反饋時,那氣氛可出乎我意料,只見班中的學生爭相舉手,回答者滔滔不絕,表現(xiàn)輕松、自信。此外,還可以開展競爭性的小作業(yè),也就是安排學生對手間結合個人知識掌握情況布置適量的作業(yè),第二天回校后互相檢查作比較。這樣學生在競爭中提高興趣,在競爭中共同進步。對于競爭性學習的開展,我還特地做了個調查,調查結果為100%學生喜歡該項學習活動。
誠然,總復習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如果我們教師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