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戶外探險時被困山洞,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活命?洞穴探險家給出了一份生存指南。
遠離危險 受困后需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即確保自己未陷入危險。落石的確危險,但最需要擔心的是淹水,所以要找到洞內最高點。通過觀察泥漿、樹葉、瀑布下的濕滑之處,猜測上次淹水曾淹到多高。還要檢查自己有什么裝備,將食物、水或照明按照可能留在洞穴的天數(shù)平均分配。
保暖 受困后第一個健康威脅是體溫過低,因此應該把衣服擰干,保持干燥,如果不只一人,最好相互抱在一起保暖。
水 保暖之后接著要擔心的是水,受困后應持續(xù)補充水分,由高處落下的水滴及小水道的水可能比較干凈。但要小心洞穴內的臟水,飲用之后可能會出現(xiàn)腹瀉、嘔吐等情況,這會使補充水分的問題更大。
空氣 空氣也是個重要因素,但問題不大,因為多數(shù)洞穴都有足夠的空氣。即使長期受困使得洞內二氧化碳增加,但大致而言都不成問題。
冷靜 受困者或許有各種維持生存的物品,可以活下來,但在黑暗中維持冷靜是件難事,人的精神會很受折磨。最危險的就是緊張并且不顧一切嘗試脫困。有經驗的洞穴探險者,隨身攜帶的手電筒等照明設備的燈光能續(xù)航數(shù)百個小時,可以有效緩解精神緊張。
(中國新聞網20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