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wǎng)上突然出現(xiàn)一段視頻,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點贊數(shù)就破了300萬。視頻中,當年扮演“濟公”的老戲骨游本昌穿著破袈裟、搖著破扇子,一開口就勾起了網(wǎng)友們的回憶。留言里出現(xiàn)最多的兩個字是:經(jīng)典。
“下比演主角還多的功夫去演配角”
放在任何一個時代,一個50多歲跑了20年龍?zhí)椎难輪T還想爆紅,恐怕是癡人說夢。這件事,游本昌做到了。
1933年,游本昌生于江蘇泰州,他打小就有一顆熱愛表演的心。生逢亂世,志趣未曾蹉跎。新中國成立后,他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可學了三年都沒開竅。
跟同學比,他的天賦不高。他不甘心,就積極參加社團,私下找老師求教,把手邊能搜羅到的蘇聯(lián)電影看了個遍,晚上直接睡在排練廳。最后畢業(yè)考試,他拿了第一名。
畢業(yè)后,游本昌到了中央實驗話劇院。但那時的話劇,主演講究高大全,游本昌個頭矮,人也瘦,主演輪不到他頭上,存在感幾乎為零。幾年下來,游本昌處處不得志。
他也十分彷徨,人家演的都是大魚大肉,自己都耗了幾年了,還演“佐料”,難道一輩子都當“佐料”?但想來想去,沒有別的路可以走,內(nèi)心有個聲音說:除了表演,你不會熱愛別的東西。
“下比演主角還多的功夫去演配角”,從此就成了游本昌的從藝態(tài)度。
給話劇《大雷雨》跑龍?zhí)祝粋€農(nóng)奴的角色,一句臺詞也沒有,他翻了19個譯本,看完整個歷史背景,才在短短幾十秒里抓住了觀眾的心。
即便是“佐料”,他也是最有味的那一勺。
把《濟公》演成了“獨角戲”
據(jù)游本昌回憶,在演《濟公》之前,他已經(jīng)演了79個角色。這79個角色,全都是小人物。最多的時候,他一場戲里要跑5個龍?zhí)住?/p>
然而,1984年春晚后,正在大連演出的游本昌忽然接到家里人電話,說有上海電視臺找他飾演濟公。接到電話后,游本昌一晚上沒睡。20年的龍?zhí)装?,這都年過半百了,才能演一回主角,個中滋味可想而知。不過激動完了,游本昌心里也犯嘀咕:這么重要的角色我能演好嗎?
事實證明,命運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
雖說是20年的龍?zhí)?,可之前?9個角色,都不是敷衍了事。幾乎每個角色,都滲透著游本昌的汗水和思考。有了足夠的舞臺經(jīng)驗,加上啞劇的底子,游本昌塑造起濟公來才能夠舉重若輕。他將傳統(tǒng)戲曲、卓別林的喜劇手法和啞劇技巧融為一爐,把《濟公》演成了“獨角戲”。
為了演好角色,游本昌真是下足了功夫。開拍頭兩集,導演覺得他演得好是好,可惜差點味道,氣息神韻不對。全組上下急得不行。第三集清晨,游本昌在片場打盹兒,聽到導演叫他,也不管腳上鞋沒穿好就起身小跑起來。跑了兩步,低頭一看:“這趿拉著鞋的樣子,不就是濟公嘛!”
這才有了濟公搖搖晃晃的獨特步態(tài)。配上那首“鞋兒破、帽兒破……”一個經(jīng)典的形象就這么誕生了。
拍攝《濟公》期間,52歲的游本昌,身體始終處在超負荷狀態(tài)。每天最多睡4個小時,導演一喊開工,又得嘻嘻哈哈面對鏡頭。好在這些辛苦沒白費,《濟公》一經(jīng)播出,立即掀起收視狂潮。游本昌第一次嘗到了大紅大紫的滋味。
雖說當時的片酬一集才120元,但在那個年代,能主演這樣一部轟動性的電視劇,身后名利可謂滾滾而來。特別是能在全國觀眾心中留下一個經(jīng)典形象,那是多少演員夢寐以求的事。
可誰也沒想到,《濟公》之后,大紅大紫的游本昌再度沉寂。
這一沉寂,就是整整30年。
順應本心,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前20年的沉寂,是無可奈何。但《濟公》之后30年的沉寂,是游本昌順應內(nèi)心的選擇。
說起來,這離不開老一輩藝術家的作派。當初游本昌接下“濟公”這個角色,主要是看準了濟公懲惡揚善的精神。等電視劇成功了,游本昌才發(fā)現(xiàn)角色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預期。
有一次,他去山東演出,入住當?shù)鼐频辍>频甓麻L特意上門表達謝意,游本昌摸不著頭腦:“為什么謝我?”
酒店董事長說:“我是在人生最灰暗的時候看到您演的《濟公》的,原本已經(jīng)灰心喪氣了,看到濟公的樂天精神,才找到生活下去的動力,重燃了對生命的渴望。要不是您演了濟公,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p>
得知對方受到濟公的感染,一邊經(jīng)商一邊做公益。游本昌才意識到,文藝的力量,確實能夠凈化人的心靈,而自己飾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可能影響他人。
所以,之后各種亂七八糟的戲來找他,他都一一拒絕。他開始做自己后半生最想做的事:安放內(nèi)心,以戲度人。
憑借商業(yè)演出,游本昌攢下了一筆資金。拿著這筆錢,他先是拍了一部長達50多集的啞劇電視劇《游先生啞然一笑》,又拍攝了講述文化名士袁了凡立德?lián)P善的一生的電視劇《了凡》,賠了上百萬。
至此,一次次辛苦“走穴”表演掙下的錢,幾乎賠了個精光。80歲那年,身邊人都勸他退休,別再折騰了。游本昌卻又做了個異于常人的決定:“不行,我要賣房!”
為什么賣房?只為一部話?。骸逗胍环◣煛?。
弘一法師李叔同一生跌宕起伏,生前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留下一曲《送別》傳唱世間。游本昌早年熟讀他的生平,內(nèi)心只有崇拜,希望有人能用話劇紀念弘一法師,一位劇作家反問他:“這件事,何不由你親自來做呢?”
這話在游本昌心里生了根。80歲后,想法越發(fā)成熟。他便決定賣房,組織話劇社團。
旁人說他太冒進了:“《弘一法師》這樣的劇,演了也不會有多少人看的?!彼f:“那也無妨,錢是手段,不是目的,人要站在錢上考慮問題,而不是趴在錢底下考慮問題,那叫財奴,你站在錢上你是財主,這錢為我所用,服從我的人生目的,服從我的追求。這錢花得才值?!?/p>
就這樣,已經(jīng)80歲高齡的游本昌,一手抓起團隊建設,負責24個團員的生活開支。從劇本到排練,事無巨細,全面操持,像個20歲的年輕人一樣精力旺盛。第一年下來,《弘一法師》只演了三場,開出了近百萬的場地費和勞務費。有人就笑他:“你這么白忙活,純粹過戲癮呢?”
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時,游本昌堅持不懈,帶著一幫底子極薄的青年演員,一場又一場地打磨,跌跌撞撞走過了三年。到了第三年,《弘一法師》一年超過60場,還收到了港臺戲劇界的邀請,一直演到了美國。
能有這般成就,都是游本昌帶隊拼出來的。83歲那年,在一次排練中,他不慎摔成骨折。演出在即,以他的年齡,全麻手術風險極高,最好是中醫(yī)保守治療。游本昌等不及,果斷做了手術。25天后,打著繃帶就上了舞臺。
到了2017年,《弘一法師》一年能演130場。幾乎每一天,游本昌都和一群不到30歲的演員們一起排練,直到夜里8點才會休息。
只要醒著,他就要揮灑熱情。他說:“我不想養(yǎng)老,只想盡可能延續(xù)自己的藝術生命?!?/p>
從少年癡迷表演,到跑過20年龍?zhí)鬃呒t,再到后來甘愿沉寂。游本昌留下了“濟公”這個嬉笑怒罵看似頑皮的形象,但支撐他一路走來的,卻是極為嚴肅的藝術熱忱和生命追求。這份熱愛與追求,便是他“不老”的秘訣。
(《羊城晚報》 余樂/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