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泉
作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體現(xiàn)著學生對詞、句、表現(xiàn)手法的綜合運用,可以說是一種復雜性的知識再創(chuàng)作。而再作文入門教學中,我們?nèi)绾挝龑W生興趣,根據(jù)當前學生的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顯得尤為重要。簡單來說,處于剛?cè)腴T的學生,盡可能簡單,讓他們能夠直接體會到寫作的精髓以及魅力,不需要過多的語言的描述,不然極容易造成“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局面。本文主要從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作文入門教學的改革措施,這兩方面進行了詳細的探討。
作文,是一個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體現(xiàn),但對于作文教學來說,卻應該是化繁就簡的,讓學生通過教學簡單的語言傳遞,去感受寫作的魅力。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對于噓聲的寫作也不應該做過多的限制,讓學生能夠利用文字盡情的展現(xiàn)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當然了,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在入門階段的學生,我們更多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而作文本身就是一件成就感比較低的學科。所以說,我們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化繁就簡,不要過多的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的學習形成壓力。
一、當前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寫作有畏難情緒
語文作文是語文學科知識的綜合體現(xiàn),不像數(shù)學,考察的僅僅是幾個知識點而已。所以說,學生再提筆的時候便有畏難情緒,詞匯的運用、語句的描寫,感情的抒發(fā)等等都會對這一篇文章產(chǎn)生影響。其次,在寫作完成后,很難有成就感,因為這一篇作文是否是高質(zhì)量的作文,審判權(quán)在教室手上,學生沒有發(fā)言群,不像數(shù)學,解出題目,學生自己就有一個很明確的判斷。長期以往,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成就感,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便是一種阻礙。當然了學生寫作畏難情緒的出現(xiàn),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會形成一張無形的壓力。所以這就要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多進行鼓勵性的評價,保護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寫作素材的缺失
學生在學生時代,生活環(huán)境比較單純,基本上就是學校以及家庭,所經(jīng)歷的事情比較少,這也就造成了所獲得的情感經(jīng)驗比較少,進一步造成了寫作素材的單一。簡單來說,提到感動的事情,就是父母照顧生病的我,同學在考試期間借我文具等等,這樣的寫作素材千篇一律,很難打動學生自己以及教師,教師也很難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樹立范文。但是,學生的描述以及情感的表達也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每一個學生在經(jīng)歷上大致相同,而教師在引導上也進一步限制了學生的對感動的理解,從而造成了這樣局面的出現(xiàn)。所以說,學生寫作素材的單一,進一步造成了寫作難度的增大,俗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沒有寫作材料,何談寫作呢?
二、作文入門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便是目標的簡化,對于入門階段的學生,教師更應該關(guān)注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所以說,對于入門階段的作文教學,我們應該根據(jù)這一階段孩子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在乎寫出了多少高質(zhì)量的作文,而在于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感受到寫作的魅力。讓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愛上寫作。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初期教學中,更多的應該是時鼓勵性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成就感。此時,剛?cè)腴T階段的學生對于作文學習是抱著一絲試探的心理,需要在教師的鼓勵下,不斷的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對寫作的興趣。比方說,在描寫人物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大家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去描寫,然后小組討論每一篇文章的寫作特點,為什么覺得寫的好?讓學生在不同寫作特點中尋找靈感。再根據(jù)小組討論,選擇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教師進行及時的點評。讓學生們對作文的感受能夠回歸到原始狀態(tài)。
(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學生自身經(jīng)歷比較少在寫作上極容易出現(xiàn)作文描寫比較空洞的局面,而僅僅通過教師的示范,也容易造成限制學生想象力的局面。所以說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基礎(chǔ)上,應該鼓勵學生多閱讀,去完善自身的經(jīng)歷以及情感體驗。通過鼓勵學生進行閱讀這一種簡單的方式進行,學生的壓力比較小,而教師也能夠進行比較好的把控。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進一步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在遇到同一主題作文時,不同的學生完善的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所描述的情感也是不一樣的,進而形成了每一篇文章的特點。無形之中,將有限的教學課堂在無限的延伸。好詞好句的運用,不僅僅能夠提高寫作的質(zhì)量,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寫作的難度。學生能夠在寫作中獲得教師較高的評價,進一步推動了學習的積極性,這便是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
(三)觀察生活,獲得靈感
學生寫作素材比較少,一方面可以依靠課外閱讀的拓展,而在另一方面便是來源于生活。畢竟,作文是對來源于生活,是對當前生活的一種感慨。寫作不僅僅是為了抒發(fā)情感,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便是描述事件。這是作文最為基礎(chǔ)的部分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部分。在一部分的教學中,我們便需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寫作的時候有條理、有秩序,能夠用清晰、準確的語言描述事物。我們需要對生活素材的簡單化,不需要學生為了豐富經(jīng)歷而去豐富,而是對自己簡單的生活進行關(guān)注,能夠透過自己簡單的生活去展開想象,以此不斷來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
三、總結(jié)
作文教學,其實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們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完善?;本秃喌淖魑慕虒W,主要是教師教學目標的簡單化,簡單化的目標在培養(yǎng)中更具針對性,其次是方式方法的簡單。作文是自己一種情感經(jīng)歷的描寫以及抒發(fā),讓學生透過自己簡單平凡的生活去感悟。同時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的評價,應該更多的是鼓勵性評價,在保護他們寫作積極性的同時,為他們的寫作指明一定的方向。教師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zhì),從而為建立高效的作文課堂奠定基礎(chǔ)。
(作者單位:珠海市三灶鎮(zhèn)中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