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堅鋒
在我們學校,學生的生活背景異常復雜。占七成以上學生是留守兒童,大部分家長都是外出打工,對子女的學習疏于管教。許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從沒有涉足過閱讀教科書以外的書籍。《語文課程標準》(閱讀)提出要求:“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背誦優(yōu)秀詩文這種做法既與《語文課程標準》相悖,更是嚴重地惡化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惡程度。面對小學生,不得不思考:怎樣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對閱讀課外書的興趣呢?
這十多年來,我努力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以下是我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書方面的一些具體而有效的做法。
一、上好第一堂課,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我以自身看書的經(jīng)驗充分地認識到:閱讀課外書,入門先興趣。因此首先應引導學生閱讀他們認為有趣味的書。
開學初,我隨堂抽查了一些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除了極個別的學生回答看過《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么》等文章外,其他同學都表示從沒看過課外書。四大名著的名稱有一半同學倒能說出來,但真正看過的學生極少。有學生問:“奧特曼、洛克王國這一類漫畫書我經(jīng)常看,算不算課外書?”我引導學生:“健康有益的書籍就是課外書。”我接著詢問:“大家為什么不多讀課外書?”學生們回答大同小異:沒時間,差不多所有時間都做作業(yè)了;沒錢買,父母從沒考慮過買書給我看;沒必要,《西游記》等什么的在電視里都有播放,比看書更有吸引力;太費時,看課外書浪費時間把成績拉下去了……
我啟發(fā)學生:讀書是很享受的事,學好語文除了一本教科書外,一定要多看課外書。許多故事書電視上也會看到,但這只是視聽覺的享受,你的想象空間已經(jīng)被別人代勞了。書籍就不同,安靜的朋友,不受時空限制,在紙香與墨香之間,那些文字仿佛會跳躍,會流動,能陶冶人的身心,極大地開發(fā)人的想象潛能。再者,和文字打交道多了,就養(yǎng)成語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自然就提高。理解能力強了,對學好各門功課就很有幫助。這是一個緩慢的漸變過程,但這是學習的最佳方法。
我進一步告訴他們一些有趣味的書籍:《安徒生童話》很好看,里面有個丑小鴨,大家快去看看它的人生追求吧;《西游記》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很精彩;施耐庵的《水滸傳》等小說跌宕起伏……
看學生那向往的眼神,渴求的目光,我知道他們認可了語文老師的觀點。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書這一步,我成功了一半。
二、向學生明確閱讀課也是語文課堂
我曾去過江門市的范羅崗小學參觀學習,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該校一位語文老師帶領學生去圖書室上閱讀課的情景。整節(jié)課寂然無聲,但學生十分認真,效果非常好。遺憾的是我所在的學校極為簡陋,開辦二十多年卻沒有閱覽室、圖書室,這給課外閱讀教學帶來不少困難。
為了讓課外閱讀成為一種常態(tài)習慣,我每個星期二的語文課讓學生閱讀課外書。開學初,我要求學生每人拿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回來閱讀。帶書回來的,在課堂中悠閑地看書;沒帶書回來的,則開一些作業(yè)給他們做。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聚精會神看書的,其實心里暗暗慶幸不用做作業(yè);忙于做作業(yè)的,正懊惱自己為什么不拿課外書回來看。我正是要轉變學生忙于應付作業(yè)的學習模式,檢查學生的日記本時,有一位學生甚至這樣寫道:“今天,語文老師上課時什么知識也沒講,就叫我們看書。我不知道這算不算語文課堂?”到了第八周,僅有十人沒帶書回來。我仍然開了一些作業(yè)給這些學生做,并對他們作出了溫馨提醒。已經(jīng)看完了手頭中的書,就要求同學之間互換。對一些漫畫書、打游戲的書、幼兒插圖書,我告訴學生:“你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看些純文字的書籍嗎?”到了第二學期的閱讀課,學生見我到來,馬上會拿出課外書來看了。
在我們學校,不進行軟硬兼施的育人方法,想要開展課外閱讀,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唯有語文老師把課外閱讀當成常規(guī)教學,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
三、違反“常規(guī)”,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
閱讀課外書的興趣濃厚了,學生很多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上其他課時偷偷看書。這就要語文老師善于引導他們看書的方式。如果遇到一些比較強勢的科任老師,就需要語文老師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
另一方面還需要語文教師的英明決策。學校給每一位學生訂兩套語文練習冊,學生作業(yè)量繁多。如何能保證讓學生每天看半個小時課外書的好習慣呢?我果斷地把其中一套練習冊收藏起來。我告訴學生:看課外書的同學不用做第二套練習冊;不看課外書的請做作業(yè)吧!這一招效果很好,平時閑著時,都會見到一些學生拿課外書在看。每次考試,學生語文成績一點也不比別的班遜色。我覺得,這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有效嘗試。
其實,讓學生有所寄托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在任何時候都能養(yǎng)成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博覽群書、能讓學生增長見聞,通情達理。這種方法,比單純的說教奏效很多。廣泛閱讀,能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是任何優(yōu)質語文課堂都比不上的。呂蒙好學,魯肅贊他:“非復吳下阿蒙”就是閱讀帶來的收益。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愛好,其實質就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理念。這難道不是語文老師責無旁貸的使命嗎?
四、閱讀交流:讀書不光是怡情的事,還要看些有用的書
在成功地誘導學生熱愛閱讀課外書后,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閱讀“有用的書”——教科書指定必讀的課外書。當然,引導學生從五花八門的課外書中走向看些有用的書是要花些心思的。
為了能讓學生閱讀課外書的興趣恒久不變,我在班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寫讀書筆記、開交流會、開展課外名著知識競賽等。畢竟還是小孩,那種愛表現(xiàn)愛出風頭的勁兒還是很強的,他們都希望能在下一輪的比賽中表現(xiàn)更出色,多看書是唯一獲勝的途徑。從而進一步促進學生更加熱愛閱讀課外書。而這,正是我最希望形成的讀書氛圍。
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各種有趣有益的書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仍樂于以一顆赤誠之心,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