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宏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普及應用,中職數學教學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改革,并在《中等職業(yè)學校數學教學大綱》中提出,要更新教師觀念、優(yōu)化傳統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媒體技術優(yōu)勢,努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職業(yè)教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有關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備受學術界關注。
1 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發(fā)展,其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愈加廣泛,并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谛畔⒒夹g應用的中職數學教學,實現了教學方式革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得整個課堂更加輕松、有趣,繼而提升了教學實效,其相關研究得到了學術界的普范關注。目前而言,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已然成為教育改革的主流,同時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客觀上分析,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尚存些許不足。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部分中職院校長期存在重視硬件投入而忽視軟件開發(fā)的問題,數學教學資源構成不成系統,影響了其功能發(fā)揮。信息化技術應用環(huán)境下,素質教育理念滲透更加徹底,包括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等,進一步突出了教師主導地位,對其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實上,多數中職數學教師修習的是數學相關專業(yè)課程,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有限,加之日常工作繁忙、在職培訓不足,導致面對復雜的操作問題只能束手無策。另有部分教師對信息技術應用的依賴性過高,自身職能定位不清,相關教學組織缺乏針對性,難以為學生提供有效引導,有時,多媒體甚至成為破壞教學質量的“罪魁禍首”。
2 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化
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教育與科技融合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對提升教學實效具體積極影響效力。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以下幾種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化策略,以供參考和借鑒。
2.1 加強支撐建設
網絡互聯時代,各種資源集合為中職數學教學備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支持,如文字、圖片、動畫、視頻等,但其應用并非盲目而行,應結合實際教學需求。目前,由計算機公司或專業(yè)人員開發(fā)的教學軟件不勝枚舉,但因其對教學大綱及教材的知悉淺薄,教學相關經驗積累缺失,導致課件開發(fā)與中職數學教學實際需求不符,針對性不足,未能被一線教師所接受,同時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因此,要充分發(fā)揮一線教師優(yōu)勢,聘請專業(yè)技術指導,由中職院校組織教育系統開發(fā)及資源建設,使之更加契合數學教學需求,同時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熱情、興趣。此外,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還體現為,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支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深化,中職教育的核心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應重視其信息處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培養(yǎng)?;谛畔⒒夹g支持的教學系統建設,應充分發(fā)揮平臺互動優(yōu)勢,有機地將教與學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2 重視師資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指導下,教師作為主導,其綜合素養(yǎng)建設尤為重要。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部分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思想保守、因循守舊,即使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卻未能很好地發(fā)揮其作用。所以,中職院校應定期組織專業(yè)化師資培訓活動,及時更新他們的思想理念,明確素質教育以生為本原則,鼓勵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引導擺正教師、學生、信息化技術等教學要素之間的關系,繼而組織有效教學。與此同時,中職院校還需加強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建設,邀請學術專家、技術能手廣泛參與,及時傳導先進信息化技術及理念,深度解析教學信息化的關鍵所在,提升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發(fā)展。另外,基于信息化技術應用的良好環(huán)境支持,中職院校還可加強與業(yè)際聯結,錄制優(yōu)質課堂,整合其他教師成功經驗,組織教師觀摩和學習,并以此提升自我。
2.3 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
信息化技術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最大價值著力點在于創(chuàng)新,滿足了學生個性化需求。眾所周知,數學所傳導的知識概念比較抽象、繁瑣,如若一味地慣用教師教授模式,很容易使之產生乏味感,最終逐漸喪失學習動力。因此,教師要善用信息化技術的多樣化元素展示途徑,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及動力。例如,在某一知識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明確難點所在,備課階段從網絡上搜集相關素材,并結合生活實踐,營設良好教學情景,由此提出探究性問題,組織學生協作討論,培養(yǎng)他們的能動力、想象力、合作力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緊密跟蹤學生小組實踐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其中問題,必要時給予啟示或指導,保證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以便于日后總結。
2.4 突出學生主體
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學生是教學主體,其主觀能動性發(fā)揮直接關聯到他們的學習實效。尤其是信息化技術應用環(huán)境下,要始終注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常規(guī)訓練,關注其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提升,解除傳統灌輸式教育模式的限制,充分發(fā)揮教師職能,引導學生思考和學習,促進彼此間的互動交流,提高數學教學針對性。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信息化技術應用只是作為一種教學輔助手段,并非萬能的,切勿本末倒置,忽視教師引導作用發(fā)揮。嚴格意義上講,教育信息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為課堂教學帶來諸多驚喜的同時,也會受多重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利效果。因此,中職數學教學在應用信息化技術的過程中,要進行創(chuàng)新性設計,明確數學教學重難點,并將之與信息化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產生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的效果,以此促發(fā)學生思考積極性,從而使數學教學課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大連電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