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繡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要學會睜開慧眼發(fā)現學生的錯誤,用心善待學生錯誤,善于用心捕捉挖掘、巧妙運用錯誤,巧將學生的錯誤轉變?yōu)檎Z文課堂資源生成的生命之水,才能滋潤學生成長的課堂樂園。
“失敗是成功之母”,“不經得風雨哪見得彩虹”別說是學生,就是教師也會出錯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面對比較生疏的內容,難免要出現認知差錯,對問題做出錯誤的判斷。教師要有寬容之心,不僅不能呵斥學生,還要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原因追查,找到出現錯誤的根源,自然就找到了糾錯的辦法。可見,這錯誤就是難得的教學資源,我們千萬不可輕易錯失機會。巧妙運用,可以收到“點石成金”的效果。
學生出現認知錯誤大多是由于思維模糊造成的,引用錯誤的邏輯推理,得出的自然是錯誤的思維判斷。在學習五年級下冊《二泉映月》時,教師提問:阿炳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造不朽名作《二泉映月》呢?有一個學生回答:“因為他眼睛失明了,所以才能專心學習音樂,創(chuàng)造出經典來?!焙茱@然,這個回答是不妥當的。教師并沒有做出評價,而是讓這個學生將他的理由說完。學生說:“貝多芬耳朵失聰了,創(chuàng)造了眾多世界級名曲;保爾柯察金身體殘疾了,也創(chuàng)造了巨大成就;司馬遷遭受殘酷的刑罰之后,寫下了《史記》。因此,阿炳能夠創(chuàng)造經典名曲也是必然規(guī)律?!苯處熓紫瓤隙▽W生的推理,很多殘疾人身殘志堅,給我們這些健全人以啟示。然后問學生:“是不是殘疾人都能夠創(chuàng)造經典,而健全人都不能呢?”學生恍然大悟,片面推理自然是以偏概全。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道理,這自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寬容態(tài)度,學生這才敢于說出自己的推理。教師針對性進行反推理,促使學生明白,就是抓住了課堂資源生成機會,對學生錯誤進行有效利用,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心理學家蓋耶夫說得好“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有成效的學習時刻?!卞e誤是成功的先導,錯誤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學生學習中出錯的過程應該被看成一種嘗試和探索的過程。教學中我們要及時抓住這一寶貴的時機,使學生錯誤成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有效資源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教學信息呈現不穩(wěn)定性,學生會在什么時間出錯,會出現什么樣的錯誤,教師未必都能夠判斷清楚。一旦錯誤出現,教師要多對學生出錯前因后果都做好分析,這樣才能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并在具體操作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做好學習反思,針對自身思想實際進行自我剖析。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思維上升到不同維度上面,還能夠拓展學生思維寬度,幫助學生建立靈活多元思維體系。
在學習《秦兵馬俑》時,教師問學生:“你看到如此規(guī)模宏大的兵馬俑,會有什么感受呢?”有學生回答:“這些兵馬俑都是國寶,如果拿出來賣,該賣多少?。俊睂W生都哄笑起來。教師并沒有斥責這個學生,而是笑著繼續(xù)追問:“你說說看,到底能夠值多少錢?”這個學生猶豫了半天:“這兵馬俑每一個都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給多少錢都不能賣的,都是無價之寶?!苯處熆隙藢W生說法,繼續(xù)引導:“我們祖先留下很多寶貴文化遺產,由于一些歷史的原因,很多國寶還被遺留在海外。如頤和園的十二生肖銅像還沒有完全歸位,我們當然不能做敗家子?!?/p>
教師抓住學生回答問題出現的錯誤展開引導,很自然實現了教學生成,學生從中獲得更多感知,對秦兵馬俑的價值有了更清晰認知。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學生會在哪些環(huán)節(jié)上出現問題,這些內容常常具有前兆性,教師憑借教學經驗完全可以做出預判。對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進行預設,這是有經驗教師的工作常態(tài),通過巧妙預設,讓學生在嘗試中探索、思辨,從錯誤體驗中走出思維障礙,這也是難得的思維歷練機會。
在引導學習《埃及金字塔》知識點時,教師提出思考問題:“你感覺這個工程怎么樣?其中蘊含著什么呢?如果用中國的長城和金字塔相比,你會什么樣的感觸呢?”學生很快就給出答案,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學生都說中國的長城更偉大,中國人民了不起。教師問學生:“四大文明古國有哪些?”學生都能夠正確回答出來。教師引導:“既然古代埃及和中國都屬于文明古國,這說明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是勤勞智慧的,當然不需要分出誰高誰低?!焙茱@然,教師一定知道學生會說中國人更智慧,這是樸素的愛國情懷,當然是可以了理解的。教師適時點撥,讓學生心胸更寬廣了,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學生出錯是無可避免的,教師如何來應對,考驗的是教師的教學技巧。“垃圾是被放錯地方的寶貝?!边@話非常有道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出現錯誤,這是學生成長必須要有的經歷,也只有在不斷出錯糾錯中,才能促使學生思維不斷成熟起來。課堂教學出現錯誤,其實是難得的教學資源,教師加以科學利用,就可以變錯為寶,讓學生在錯誤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