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紅
為了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拓展閱讀內容和形式、提高家長親子閱讀積極性并豐富相關經(jīng)驗,我們開展了“家園共讀”活動。首先,由老師在幼兒園里帶幼兒共同閱讀一本繪本,并將閱讀過程中老師和幼兒的語言互動實錄分享到班級微信群,讓家長了解老師的引導方式和幼兒的閱讀進度;然后,將繪本中遺留的問題或延伸的新話題帶回家,讓家長嘗試用老師的方法帶幼兒進一步閱讀和探索,以此提升家長的親子閱讀引導能力;最后,幼兒將家里的閱讀成果或新發(fā)現(xiàn)在班級共享,教師也借此了解家庭親子閱讀活動開展的效果。
活動進行了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重視程度有了顯著提高。但他們也反饋了一些質疑和困惑,有的說,“老師的方法雖好,可專業(yè)性太強,不好模仿”;有的說,“同樣的方法,老師用時效果絕佳,家長用時卻大打折扣,只因為我們不了解幼兒心理,不會靈活變通”;有的說,“因為平時工作忙,可用來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希望老師能直接給予高效的親子閱讀方法或策略”……家長的反饋讓我們得知,在他們看來,這些閱讀策略雖好,但都是老師的,只適合教學使用,并不適合他們。同時也讓我們反思到,因為缺乏“參與和深入互動”,家長們不能理解老師的用心,再好的策略對家長來說,也只是冷冰冰的專業(yè)條框,很難得到家長的認同和有效采用。
為了能更好地引起家長的共鳴,與家長達成共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家長的主觀能動性,我們將活動進行了調整,改“老師支招”為“家長引領”,于是“家長進班 閱讀有伴”親子活動開始了。我們將有時間、愿參與的家長請進班陪幼兒一起閱讀,用進班家長的行為帶動其他家長,用進班家長的策略豐富其他家長的策略,用進班家長的理念影響其他家長的理念。希望所有家長都能豐富經(jīng)驗、提升能力、將理念融入實踐,最終讓幼兒受益。
時間拉長、人員多樣,
提高家長參與性
俗話說,家長的陪伴和以身作則是對幼兒最好的教育。為了鼓勵更多家長參與活動,我們制作了一張表格,將可供家長進班的時間一一羅列出來,請家長們自愿報名、自由選擇時間段,并注明要和幼兒一起閱讀的書目或活動內容,便于互相了解??吹奖砀窈?,家長們呼聲很高,一時間在微信群里討論得熱火朝天。
這時,有幾個家長“偷偷”給我發(fā)了私信。昊昊爸爸說:“我正在出差,過兩個周才能回來,真不想錯過這么好的活動!”琳琳媽媽試探著問我:“平時我們工作忙,都是奶奶陪她閱讀的,可否讓奶奶參加呢?”……聆聽了家長們的心聲后,我們立刻召開了家委會,我們想同樣身為家長,家委會成員們肯定比我們更能了解家長們的困難和想法,也能設身處地地為家長們著想和發(fā)聲。家委會上,大家很快商量出具體的方案,并達成一致。
◆ 活動時間拉長
將原先預定的“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請家長進班,集中在兩周內完成活動”改為“每周五上午請家長進班,持續(xù)兩個月完成活動”,這樣既滿足了進班家長對不同時間段的需求,還給其他家長提供了向他人學習與調整的機會。因為時間拉長,家長們才有了將從他人身上所學的理念和策略運用于日常親子閱讀中的時間,才能更細致地和孩子一起體驗他們在親子閱讀中的變化與成長。
◆ 互動形式創(chuàng)新
有意愿參加但不能請假的家長,可以在家里錄制小視頻,我們將在電視上播放給幼兒看。這種形式雖然少了現(xiàn)場互動,但也是一種全新的閱讀陪伴形式。畢竟幼兒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內容雖然專業(yè),但主角卻是其他人,現(xiàn)在的主角可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幼兒一定會喜歡。
◆ 參與人員多樣
祖輩或其他看護人都可以參加活動。除了爸爸媽媽,祖輩或其他看護人也是日常陪伴孩子的主力軍。尤其是父母工作比較忙的家庭,親子閱讀的重要任務就落在了他們身上,很多時候家庭教育行為的落實都要靠他們。
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拓寬家長的認識
家長們的踴躍參與,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和感動。誰說“中國幼兒教育中父親是缺失的”?在我們班,樂樂小朋友的爸爸一馬當先,第一個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他親切的笑容和溫和的聲音一下子就俘獲了小朋友們的心,還被授予了“藍天好爸爸”的榮譽稱號,激發(fā)了好多爸爸陪孩子閱讀的積極性。琳琳奶奶雖然年紀大,但她“用手偶講故事、創(chuàng)設手偶與幼兒互動”的用心,當之無愧是我們班祖輩的楷模……
家長們的踴躍參與,為幼兒留下了美好的閱讀體驗。進班的家長們都做了精心準備,甚至想盡各種辦法,由最初的對著書講讀、用手偶互動講書,到后來的分角色扮演與繪本劇表演,對圖書的挖掘不斷深入。具體操作上,有的家長制作幻燈片,有的運用可愛的動物頭飾,有的配合了美妙的音樂,還有的在故事中穿插小游戲,再輔以精心準備的道具,牢牢地抓住了幼兒的眼球……隨著活動的推進,家長們積累的親子閱讀策略越來越豐富,提供給幼兒的參與機會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劉昀和、宋伊菲兩位小朋友的媽媽,她們的《阿立會穿褲子了》突破了之前家長們完全按照圖書講讀的形式,引導幼兒將他們日常生活中感興趣和能勝任的生活本領“穿褲子”編進了書里,改編出了一個屬于孩子們自己的全新故事。在這里,幼兒一會兒當讀者,一會兒當作家,一會兒天馬行空的想象,一會兒笑得前仰后合,充分展現(xiàn)了親子互動閱讀的魅力。
家長們的踴躍參與,讓幼兒在感受愛的同時也學會了表達愛。為了表達對家長的謝意,每次閱讀活動結束后,幼兒總會爭先恐后地獻上擁抱、獻上自制皇冠和現(xiàn)場節(jié)目表演,在感受著家長對他們的關愛的同時,也學習著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感恩與感謝。
用心參與、精心梳理,
提升家長理念和經(jīng)驗
我們深知,在教育中,教師的評價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能對幼兒的認知和行為起著方向性的影響。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家園共育也是同樣的道理。因此,每次活動結束后,我們都會當場和家長對接,趁熱打鐵地對家長的優(yōu)點給予認可和再提升,并由家長梳理、教師審閱后,再由家長親自分享到班級微信群共享。這樣不但能增加參與活動家長的成就感,還能豐富其他家長的相關經(jīng)驗,借此促進所有家長的親子閱讀水平逐漸提高。關于待改善部分,教師也會當面與家長交流,幫參與活動的家長解決個性化問題。一輪活動下來,家長們不但親子閱讀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對親子閱讀也有了很多新認識,還總結梳理了不少親子閱讀方法。
◆ 拉近距離的方法
對于其他孩子來講家長是陌生人,所以家長一定要保持笑容,語氣溫柔,語速稍緩,主動跟孩子打招呼(樂樂爸爸);家長不要緊張,可以像對自己的寶寶一樣,略帶夸張地飛吻、點贊,孩子們就會親近你(菲菲媽媽);淘氣是孩子的天性,故事里應該有人物淘氣調皮的一面,譬如小老虎從“天上”掉下來,摔疼了屁股,孩子能從中看到自己影子,定會笑得前仰后合,向你敞開心扉(昀昀媽媽)。
◆ 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應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著眼,例如小魔術或小道具,因為我深知大部分孩子喜歡動物,好奇心強,所以就用魔術變出了恐龍和《恐龍》這本書(樂樂爸爸);應創(chuàng)造互動機會,多邀請小朋友配合表演或回答問題,幫他們遷移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獲得他們的認同感,他們就會一直跟隨你的思路走(涵涵媽媽);用一些夸張的動作和表情吸引孩子,盡量照顧到每個小朋友,和他們有眼神交流,帶他們一邊閱讀一邊做動作,小孩子最喜歡模仿(珈珈媽媽)。
◆ 語言互動的方法
孩子還小,有些書面表達或是詞匯他們可能聽不懂,家長的語言就應該通俗易懂,有些地方加以解釋或者打比方幫助孩子理解(儀儀爸爸);親子閱讀不僅僅是家長陪孩子看,給孩子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思維活起來,多問幾個“為什么”,就會讓孩子對已有經(jīng)驗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鍛煉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和和媽媽);孩子語言習得特點一是要豐富詞匯量,二是給予重復的刺激,例如,《球球的紅圍巾》里,每次新來一個動物,就會以“長長的毛線,長長的毛線,做成……”朗朗上口的兒歌開頭,當一個詞匯或表達方式在不同情境下多次重復后,不但易于孩子理解,更便于記憶和積累(菲菲媽媽)。
◆ 孩子參與的方法
起初我曾設想讓兩個小朋友說臺詞,發(fā)現(xiàn)大人認為很簡單的事小孩子做起來真得很困難,即便臺詞勉強背下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說話。老師告訴我說,閱讀現(xiàn)場應該沒那么多時間排練,應以孩子們的特點和興趣出發(fā)設計互動內容。于是,互動的內容就變成了“球球找個小伙伴跳繩與玩?!焙汀罢f多次重復的那句話”,孩子們參與起來毫不費力,而且興趣盎然(昀昀媽媽)!
◆ 祖輩的用心與貼心
奶奶老了、不好看了,講故事時眉飛色舞怕不和諧,我便用孩子喜歡的巧虎手偶講故事,沒想到效果不錯,孩子像是看到老朋友一樣,大聲叫著巧虎的名字,聽起故事來親切自然。奶奶個人還有點建議,進班講故事的家長要換干凈衣服,自帶鞋套,教具也要清理干凈或消毒(我的手偶用消手液噴過),不要噴香水(有過敏的娃娃)(琳琳奶奶)。
從家長們梳理的經(jīng)驗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內容其實都是老師們以前推薦過的,只是這次由進班家長自己梳理、表達出來了。這些經(jīng)驗之所以能被其他家長接受和認同,關鍵在于“參與”。這也告訴我們,如果想讓家長積極與老師互動,光靠我們單方面給予是遠遠不夠的,得有讓他們能參與的活動作為支持,他們才會和老師一樣感同身受。另外,還有一些經(jīng)驗,遠遠超出了老師們的想象和預設,更體現(xiàn)了該活動的優(yōu)勢,匯聚了百家所長,凝聚了集體的智慧。
深入內心、帶動全家,
家長們有收獲有變化
這次活動以一種全新的形式拉近了幼兒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增進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了解,激發(fā)了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搭建了一座“家園共育”的橋梁。除了幼兒受益頗多,很多家長也受到了心靈的洗滌。
平時我工作忙,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常常用大人的行為標尺要求她建立正確的行為準則,所以她跟媽媽更親近些,有點怕我。今天當我走進班里陪孩子們讀書時,樂樂得意的小眼神和緊貼在我肩膀上的小笑臉將我瞬間融化,這些難得的親近舉止更讓我感到“她也喜歡我,喜歡像朋友一樣陪伴她的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從未有過的童樂童趣把我包圍,讓我感動: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一句故事里的話都能讓他們興奮莫名,一個普通的問題都能讓他們的想象天馬行空……我突然領悟到:我不必這么早就嚴苛地要求我的女兒有多么懂事,不必這么早把成人對生活的感悟傳輸給她,她還是個孩子,現(xiàn)在需要的只是陪伴、快樂以及適當?shù)囊龑В窐钒职郑?/p>
我家孩兒他爸由于經(jīng)常加班,從來不陪孩子閱讀。但是看到群里老師發(fā)的其他爸爸進班陪伴閱讀的照片后,他也開始有意識地抽時間陪孩子讀書了。今天,他雖然用青澀的聲音給孩子講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是我為他的改變點贊(和和媽媽)!
“家長進班 閱讀有伴”活動開展后,每天晚上睡覺前,成了我們家的親子閱讀時間,如果我忙,奶奶就補位陪孩子閱讀,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奶奶笑著跟我說:“琳琳奶奶都能陪孫子閱讀,我也可以?!蔽矣X得,是這次活動給了老人自信和力量,給了我們全家開展親子閱讀的策略和希望(涵涵媽媽)。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和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這句話本是美國著名作家史翠克蘭·吉利蘭的一句名言,但在我們小六班,這變成了33個幼兒、4名老師和近70名家長的共同心愿,為此我們已經(jīng)開始探索實踐,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