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對于農(nóng)村中學的孩子來說,好的學習策略會讓孩子在學習英語時,少走很多彎路。我們正在使用的人教版新教材非常重視學習策略的指導,在聽、說、讀、寫各項技能訓練和語言知識訓練中都滲透了學習策略。在教學實際中,筆者運用了多種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
1. 聽力教學的策略培養(yǎng)
聽力是對所學語言內(nèi)容的輸入,學生做好了語言輸入,才能精彩的進行語言輸出活動,從而形成靈活處理聽力文本信息和拓展語言知識的能力。
1.1 聽前預測
聽力之前,筆者會引導學生對瀏覽聽力任務,讓學生注意關鍵詞,對所完成的任務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要注重文本材料的前后聯(lián)系,在頭腦中形成對聽力內(nèi)容的大概印象。
1.2 聽前掃除語言障礙
聽力之前,筆者會給學生點撥一下聽力材料中比較難的語法點和句子,這樣既能讓學生順利完成任務,也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所以,每節(jié)聽說課,筆者在聽力之前的指導,學生都集中精力去聽。
1.3 聽中的推理和判斷
在聽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所聽的內(nèi)容,結合聽力任務,作出明確的推理和判斷,尤其要根據(jù)上下文語境快速的猜測生詞的意思。
1.4 堅持精聽與范聽相結合
學生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僅僅依賴于教材中有限的聽力材料,因此筆者經(jīng)常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學生拓展聽力資源。筆者經(jīng)常利用夕會時間讓學生聽英語廣播,課前經(jīng)常播放英語歌曲,班會學習英語歌曲,寒暑假也會安排學生看一些勵志電影。這些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口語教學的策略培養(yǎng)
教材口語活動的設計往往與聽力相結合,采用先輸入后輸出的模式,實現(xiàn)聽和說的有機結合。進行口語教學時,先利用圖片或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景,創(chuàng)設接近真實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是刺激學生學習思維感悟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學生犯錯時,教師一定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與人交流,讓他們建立說英語的信心。
3. 閱讀教學的策略培養(yǎng)
中考比較側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試題內(nèi)容來看,閱讀占60分。所以,平時的閱讀課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要注重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下面以九年級教材Unit 9的閱讀《Sad but beautiful》為例詳述。
3.1 閱讀前
閱讀前,筆者先出示了三個問題:(1)Whats it? (配二胡圖片)(2)Do you know the famous music which was played with erhu?(3)Do you know who writes it? 用這三個問題來引出《二泉映月》和作者阿炳。然后,又用微視頻介紹了阿炳艱難苦痛的生活和創(chuàng)造《二泉映月》的背景。最后然后讓學生靜靜地去聆聽。這樣,激發(fā)了學生想去閱讀的欲望。
3.2 閱讀中
閱讀中,筆者一般會按照快讀和精讀來設計一系列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去理解文章,感受閱讀的樂趣。
快讀的處理,筆者一般會選擇兩種方式:(1)掃讀,選出文章大意。(2)快讀,選擇段落大意。
精讀,筆者主要采取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分段閱讀,分段設計不同的任務。如,讀第一段,回答問題;讀第二段,填空;讀第三段,判斷正誤等。設計任務時,筆者往往會結合中考題型。在解決每個任務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應試技巧。
3.3 閱讀后
閱讀后的活動,一定要體現(xiàn)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并且運用多彩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本節(jié)課筆者設計了兩個拓展活動。Task 1: Circle that or who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in the box. (圈出that,who,并用方框中的單詞填空。) Task 2: In the group, sum up something about Abing and Erquan Yingyue, and tell us what you learn from them. (小組內(nèi),總結你所學到的有關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內(nèi)容,并且告訴我們,你有什么感悟?)
閱讀能力是由各種閱讀微技能構成,這要靠平時自己的用心設計和在每一節(jié)課中滲透閱讀技巧的教學。讓學生愛上閱讀,需要好的閱讀策略的引導。
4. 寫作教學的策略培養(yǎng)
寫作是一種難度較高的語言輸出活動,它是把單元話題或者幾個話題融合在一起的綜合語言運用活動。比如,2016年泰安市中考題,筆者首先引導學生審題,找到得分的關鍵處和突破口。然后,筆者幫助學生分解寫作過程:第一段先寫出對欄目的評價,告訴學生多運用一些形容詞。第二段介紹我國的中秋節(jié),盡量運用課本Unit 2 Section A 3a所學的語言句型。第三段寫出自己的建議和希望,運用I hope that句型。然后鼓勵學生去寫作。完成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品及時做出反饋。在評價的時候,不能只關注語言錯誤,還應關注學生思想表達是否充分、豐富,段落結構安排是否合理等。
總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的策略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讓學生不再懼怕英語,更能有效推動課程教學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有了好的英語學習策略,農(nóng)村中學的孩子學好英語就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