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興君
清代著名書畫家、詩人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他一生顛沛流離,命運坎坷,卻依然活到了73歲,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算是高壽了。鄭板橋以獨特的糊涂養(yǎng)生享譽世間,被世人戲稱為“糊涂老人”,其養(yǎng)生之道值得后人學習。
鄭板橋性格開朗,胸懷豁達。乾隆十二年,他因荒年為災民請賑而被罷官,離開濰縣時,他雇了三頭小毛驢,一頭馱著簡單的行李,一頭馱著兩夾板書,另一頭由一名隨從騎著在前面引路。老百姓哭著挽留他,他畫了竹和菊與他們道別,并題詩一首:“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北涣T官后,他寄情于詩、書、畫之中。他與知己、學者、名流相互唱和,題詩作跋合作繪畫;或應邀外游,遍歷江浙許多名勝,從不因官場失意、生活貧困而耿耿于懷。在這一段歲月中,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有名的詩書畫,如今已成為國內(nèi)外收藏家的珍品。
鄭板橋每天堅持飯后散步,并且早、晚兩煉,風雨無阻。他堅持數(shù)年,從不間斷,因此到了晚年依然精神矍鑠,健步如飛。他早年在濰縣做縣令,聽說兒子體質(zhì)虛弱,很是著急,于是把自己的養(yǎng)生之道和盤托出:“來書言吾兒體質(zhì)虛弱,讀書不耐勞苦。功課稍嚴,則飲食減少;過寬,猶恐荒廢學業(yè)。則補救之法,唯有養(yǎng)生與力學并行,庶幾身軀可??到?,學問可期長進也?!彼岬降酿B(yǎng)生之道還有:黎明即起,吃白粥一碗,不用粥菜;默坐有定時,每日于散學后靜坐片刻;遇事勿惱怒;睡后勿思想。
鄭板橋一日三餐皆以素食為主。他曾在自家的廚房寫了一副對聯(lián),內(nèi)容是“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边@副對聯(lián)雖直直白白14個字,但卻說出了兩層意思:一是反映了鄭板橋清貧的家境,二也揭示了他對飲食的注重。他吃的是青菜蘿卜糙米飯,喝的是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用的是我國傳統(tǒng)的瓦壺。他認為,人屬雜食類物種,糧食、蔬菜、瓜果及豆制品等素食中,不乏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和維生素,足以維持生命的健康,不僅不會患貧血和營養(yǎng)缺乏癥,反而會有益健康,更益長壽。
鄭板橋的書法灑脫豪放,自成一格,更使他健康長壽。他練書法入了迷,以至于白天練,晚上練,連做夢都在練。一天夜里,他竟在夢中用手指在夫人背上畫起來,夫人被驚醒,責備他:“你有你體,我有我體,你為何不用自體用我體?”鄭板橋猛醒,悟出“自體”二字。從此,鄭板橋自創(chuàng)一體,別具一格?,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練書法能達到靜心養(yǎng)性、陶冶情操、美化心境的目的,而且在運筆過程中還能形成精神、動作、呼吸的一致性,對全身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臟器官都能起到調(diào)節(jié)作用,從而達到各臟器的平衡,有益于延年。
鄭板橋還堅持每天喝茶,常常以茶代酒,以茶會友,抒情暢懷,自得其樂。他寫過不少茶聯(lián),“墨蘭數(shù)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其實,喝茶乃雅事,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偏好。飲茶的妙趣不僅在于它獨有的色、香、味、形,更在于它能使人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將心放在閑處,保持心境的清純之氣,讓人輕松瀟灑生活,自然有助于長壽。清晨一杯淡淡的綠茶,醒腦清心;上午喝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晚上一壺烏龍或普洱,別有一番情趣,也不至于影響睡眠。
鄭板橋雖然一生坎坷,但為人處事,不為名利,不計得失,言行一致,忠實誠信。他寫過“難得糊涂”一條字幅,上面有一段文字,內(nèi)容是:“聰明難,糊涂難,由聰明轉(zhuǎn)入糊涂更難……”這種超凡脫俗的心理狀態(tài),正是鄭板橋長壽的秘訣。鄭板橋的名言“難得糊涂”,實際上指的是一種包容、一種大度、一種釋懷,從而使自己從紛亂世事不必要的煩惱中解脫出來,保持良好心態(tài),這對人的身心健康和長壽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