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鶯鶯
“醫(yī)生,醫(yī)生,為什么我覺得下面有塊東西脫出來???”很多產后的媽媽經常有這個疑問。有些老人來醫(yī)院也會問:“醫(yī)生,我站了一天后,總覺得有個東西掉下來,睡一覺后又好了?!边@個就是我們在臨床中常碰到的盆腔臟器脫垂。
盆腔臟器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盆底支持組織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發(fā)的器官位置及功能異常,以外陰部腫物突出為主要癥狀,有時伴有排尿排便異常,外陰部出血及炎癥等,不同程度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成年女性中,盆腔臟器脫垂是一種常見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其發(fā)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隨著全球老齡化社會的發(fā)展,盆底功能障礙相關的健康需求將以人口增長2倍的速度增長。在英國,大約12個女性中就有1個存在盆腔臟器脫垂的癥狀;在美國,每年約20萬女性接受盆腔臟器脫垂的手術治療,因盆腔臟器脫垂行子宮切除術占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宮手術的7%~14%。
一、引起盆腔臟器脫垂的原因
1.妊娠及分娩:妊娠和分娩是導致盆腔臟器脫垂的獨立因素,且隨著分娩次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
2.衰老及激素水平的改變:POP的發(fā)病率與患病率都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有研究表明每增加10歲, POP的患病風險增加約40%。同時雌激素是保持盆底的組織結構、張力、膠原含量、血供以及神經再生所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增加盆腔臟器脫垂的風險。
3.長期腹壓增加:盆底長期受到高壓作用,除了盆底的筋膜、肌肉、神經被不斷牽拉處于緊張狀態(tài)而不能得到松弛休息外,盆底局部的血供也將受到影響,其直接結果是造成上述組織的營養(yǎng)不良、變性而失去彈性,最終發(fā)生POP。
4.既往盆腔手術史:盆腔手術史在POP發(fā)病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陰道穹隆脫垂是子宮切除術后較常見的遠期并發(fā)癥, 多數(shù)發(fā)生在術后2~13年。
5.先天性缺陷及遺傳:子宮脫垂也可見于一些年輕的未生育女性, 甚至是處女。因此,有推測認為POP可能與先天或遺傳性因素相關。
二、盆腔臟器脫垂的主要分類
1.陰道前壁膨出(前盆腔)。
尿道膨出:支持尿道的膀胱宮頸筋膜受損嚴重,尿道緊連的陰道前壁及尿道外口向下3~4cm膨出。
膀胱膨出:與膀胱緊連的陰道前壁向下膨出,在陰道口或陰道口外可見。
2.陰道頂端缺陷(中盆腔),包括子宮脫垂和陰道穹隆膨出。
3.陰道后壁膨出(后盆腔)。
直腸膨出:直腸向陰道后壁中段逐漸膨出,在陰道口能見到膨出的陰道后壁黏膜。
腸疝:陰道穹隆處支持組織薄弱可形成直腸子宮陷凹疝,陰道后穹隆向陰道內脫出,甚至脫出至陰道口外,內有小腸。
三、盆腔臟器脫垂的主要治療方法
1.非手術治療(主要適用于I、II期脫垂病人),包括子宮托、盆底電生理康復治療、中藥。
2.手術治療(主要適用于II期及以上的重度脫垂病人),包括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陰道前后壁修補+宮頸部分切除+主韌帶縮短術(又稱Manchester手術)、陰式子宮切除+陰道前后壁修補術、陰道縱隔形成術、陰道半封閉術、陰道全封閉術、骶棘韌帶懸吊術、腹腔鏡下宮頸雙側腹壁懸吊術(LONGO)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