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
【摘要】南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發(fā)祥地,也是中國漢畫的主要集中地。南陽漢畫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南陽漢墓門畫的鋪首銜環(huán)雕刻技法主要是淺浮雕和淺浮雕兼陰線刻,單純的陰線刻也有所見。本文分析南陽漢畫雕刻藝術,對于漢代門畫鋪首銜環(huán)藝術作一初步的探索,并將南陽漢墓的墓門鋪首銜環(huán)介紹出來,以引起有關專家、同仁及各界愛好者的興趣和重視,進而推動對門畫鋪首銜環(huán)這一古老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藝術形式的深入研究。
【關鍵詞】漢畫像石;墓門藝術;鋪首銜環(huán)
【中圖分類號】J32 【文獻標識碼】A
河南南陽發(fā)掘的石墓畫像中漢墓墓門刻畫的鋪首銜環(huán)。
圖一:白虎(135x54)漢 南陽漢畫館。上刻一白虎,張口翹尾,自上而下,形象生動。下刻鋪首銜環(huán),白虎為漢代“四方神靈”之一,在漢代人們心目中是辟邪神獸。
圖二:白虎柏樹(150X55)西漢 出土南陽茶庵鄉(xiāng),上刻一斑斕猛虎,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部于環(huán)的兩側(cè)各刻柏樹一株。《太平御覽》引《風俗通》云:“墓上柏樹,路頭白虎,……魍者畏虎與柏?!?/p>
圖三:白虎 狗(129X54)西漢 出土南陽茶庵鄉(xiāng),畫面上刻一猛虎,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一索縛之狗,《風俗通義》卷八云:(狗別賓主,善守御,故著四門,一辟盜賊也。)
圖四:白虎猛豹(134X66)東漢 出土南陽方城城郊。畫面上刻白虎,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猛豹,《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云:“南山,……獸多猛豹?!惫弊⒃唬骸懊捅苁成摺!?/p>
圖五:白虎人物(133X35)西漢出土南陽環(huán)城鄉(xiāng)。畫面上刻白虎,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部左側(cè)刻一人物.該人頭帶高冠,身著長袍,躬身作揖,似在替主人迎送來往賓客。
圖六:白虎神牛(160X70)東漢 出土南陽方城城關鎮(zhèn)。上部刻一白虎,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神牛,牛的后蹄飛揚,有騰空而起之勢。白虎有食鬼之能,鋪首是鎮(zhèn)邪的象征。都是表示驅(qū)鬼辟邪的。
圖七:白虎天鹿(156X56)西漢 出土南陽環(huán)城鄉(xiāng),門扉上刻白虎,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天鹿?!稘h書·西蜮傳》云:“烏戈地……有桃拔?!泵峡底⒃唬骸疤野我幻危坡?,長尾,一角者或為天鹿。”明·周祈《名義考》云:“漢立天鹿于閣門,以是獸能拔除不祥也?!?/p>
圖八:白虎云紋(162X58)東漢 出土南陽環(huán)城鄉(xiāng)。畫面上刻猛虎,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云紋。墓門上刻流云,似有墓主人魂升天之意。
圖九:樓閣人物(144X57)西漢 出土南陽唐河縣石灰窯。畫面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刻以樓閣,四阿式頂,有雙柱,柱兩側(cè)各置柏樹一株。上有雙層望亭,為闕形。頂上刻風鳥。廳中男主人憑幾而坐,其右側(cè)一侍衛(wèi)執(zhí)金吾,側(cè)身而立,左側(cè)一人戴冠著長袍,側(cè)身面向主人,躬身跪拜。畫面下部刻鋪首銜環(huán)。
圖十:樓閣圖案(166X44)西漢 出土南陽趙寨磚瓦廠。畫面上刻一樓閣闕,兩柱間刻一鋪首銜環(huán),以示門廳,廳上有兩個對稱的望亭。兩望亭為闕形,單柱二層。望亭之上有一風鳥,廳堂兩側(cè)各置柏樹一株。畫面下部刻以四方連續(xù)菱形連環(huán)圖案。
圖十一:馬腹十子環(huán)馬腹(143X50)西漢 出土南陽第二膠片廠。畫面上刻馬腹,《山海經(jīng)—中次二經(jīng)》云;“蔓渠之山又西一百二十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洛。有獸焉,其名馬腹。其狀人面虎身,其聲如嬰兒,是食人?!敝锌啼伿足暛h(huán),下刻十字穿環(huán)圖案。
圖十二:馬腹-鴆(90X48)新莽 出土南陽湖陽。畫面上刻馬腹,中刻鴆鳥,鴆鳥口銜蝮蛇。下刻鋪首銜環(huán)?!渡胶=?jīng)—中次八經(jīng)》注曰:“鴆大如雕,紫綠色,長頸赤啄,食蝮蛇頭?!蔽倪x.左傳《吳都賦》注曰;“鴆鳥……黑色,長頸赤啄,食蝮蛇,體有毒,古人謂之鴆毒?!?/p>
圖十三:青龍(108X48)東漢 出土南陽環(huán)城鄉(xiāng)。上刻一青龍,下刻鋪首銜環(huán)。青龍,十二主神之一,用于墓門,有守護墓室之意。
圖十四:應龍熊(70×160)東漢 出土南陽方城城關鎮(zhèn)。上刻應龍,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一熊。龍是四方神靈之一,在漢代門扉畫像中常見。熊進入漢代門畫,亦取其驅(qū)鬼辟邪之意,因漢代大儺時方相氏扮成熊的形象。
圖十五:朱雀白虎(167×96)漢 南陽漢畫館。上刻一白虎,張口翹尾自上而下,形象生動。下雕鋪首銜環(huán)。白虎為漢代“四方神靈”之一,在漢代人心目中是辟邪神獸。
圖十六:朱雀(147×58)新莽 出土唐河針織廠。上刻一朱雀,雀冠呈春芽狀。長尾羽呈環(huán)形覆蓋至身部上方,下刻鋪首銜環(huán)。
圖十七:朱雀斗牛(156×56)西漢 出土南陽七里園鄉(xiāng)。上刻一展翅欲飛朱雀,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郁壘勇斗一怒牛。郁壘左手強挎牛頭,右手揮拳欲擊。牛前腿趴地,后部騰空,分離猛抵,顯得雄健有力。整個斗牛場面形象生動、逼真。
圖十八,朱雀力士(167×90)漢 出土唐河湖陽新店。畫像上雕朱雀,中為鋪首銜環(huán),下刻一執(zhí)鉞力士。
圖十九:朱雀人牽虎(156×60)西漢 出土南陽七里園鄉(xiāng)。畫面上刻朱雀。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神萘奮力牽一幼虎。
圖二十:朱雀神萘(167X90)出土南陽唐河湖陽新店。畫像上雕朱雀,中為輔首銜環(huán),下刻一執(zhí)鉞力士。
圖二十一:朱雀雙魚(116×45)東漢 出土唐河湖陽。上刻一朱雀,朱雀喙部前方刻兩條上下相對的魚,朱雀喙部和兩魚吻部成三角形。
圖二十二:朱雀兕(102×49)東漢 出土南陽溧河鄉(xiāng)。畫面上刻一展翅飛翔之朱雀,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一獸,疑為兕。兕在古人心目中是瑞祥的征兆。《爾雅義疏》云:“兕,其壯如牛,蒼黑……一角,兕出九德?!?/p>
圖二十三:朱雀圖案(161×54)西漢 出土南陽唐河湖陽 上刻朱雀,朱雀展翅翹尾凌空飛翔,中刻鋪首銜環(huán),下刻二方連續(xù)菱形圖案。
圖二十四:朱雀熊(137×59)東漢 出土方城城關 上刻一羽入,手持丹丸,朱雀欲銜丹丸。中刻鋪首銜環(huán),環(huán)內(nèi)雕一柏樹,下刻一熊。
南陽漢代墓葬門鋪首銜環(huán)畫都是我國民族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貴遺產(chǎn),它從一個側(cè)面真實地反映了兩漢四百年間的建筑綜合藝術的時代特征;同時為漢代民風民俗的研究、從一定程度上了解當時人們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特定心理特征及其社會物質(zhì)、文化風貌,提供了難得的圖像資料。
參考文獻:
[1]南陽漢畫館.南陽畫像石刻[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2]南陽漢畫館.南陽畫像石刻(續(xù)編)[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3]張新強.南陽漢畫早期拓片選集[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4]南陽漢畫館.南陽漢代畫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5]南陽漢畫館.南陽漢代畫像磚[M].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0
[6]劉興懷 閃修山.南陽漢代墓門藝術[M].北京:百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