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好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欣賞教學角度探究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銜接為重點進行分析,結合當下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提出解決辦法,從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興趣,改變教學方式這兩大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究欣賞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學銜接中的具體應用,為全面提高中小學音樂銜接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欣賞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學;具體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問題
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以教授學生音樂發(fā)聲為主,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歌曲練習理論教學,這種教學方式過于傳統(tǒng),學生沒有辦法真正掌握音樂的原理和音樂的表達方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逐漸降低,教師授課過程平淡,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低,嚴重影響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銜接。
(二)教學主體問題
在傳統(tǒng)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成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中只能機械地跟隨老師的教學方式,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主要依靠授課教師的講解,學生并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疏遠了課堂教學中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問題
傳統(tǒng)音樂課教學中音樂欣賞曲風問題,多數以小學音樂欣賞的教學曲目和初中音樂教學沒有銜接,嚴重影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的銜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將音樂欣賞作為一種興趣課,給學生詳細解析音樂曲目內容和創(chuàng)作背景,課堂教學中的歌曲的背景介紹占據大量時間,學生了解的就是歌曲的背景,并不會對歌曲進行賞析,降低了學生對音樂教學的興趣,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也隨著降低,所以教師要注重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重點內容的掌握。
二、欣賞教學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最天真活潑的時候,所以課堂教學中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欣賞歌曲要符合當前小學生的審美,調動學生對課堂教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要注重動靜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理論教學的方式不符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所以課堂教學要以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形式,在課堂上先給學生講一部分欣賞中能夠用到的理論知識,再帶領學生進行音樂的賞析,賞析結束對欣賞過的音樂進行總結和評價,選擇相似的音樂讓學生自主進行欣賞,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既能夠有效保障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又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課堂的興趣。
(二)結合翻轉課堂教學
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展現(xiàn)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以理論教學為主,課堂上教師以主導地位帶領學生學習,降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教學中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提高學生音樂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分析的問題進行適當的引導,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意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多給學生欣賞幾首相類似的歌曲,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三)改變教學重點
教學體制改革推進過程中,音樂教學中的課堂欣賞教學重點也發(fā)生了轉變。傳統(tǒng)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以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理論化的內容進行歌曲賞析,降低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現(xiàn)在教學目標要求教師課堂教學中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理論學習相對減少,學生實踐增加,讓學生通過實踐提高自身音樂賞析能力。在課堂中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將賞析的理論知識融入到音樂的實際賞析中,讓學生投入到音樂氛圍中,用心感受音樂的旋律的魅力。通過音樂的旋律的變化感受音樂中的喜怒哀樂。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感受逐漸對音樂的背景等進行深入的了解,注重學生對歌曲的欣賞能力,減少課堂教學中對歌曲背景,歌詞等的解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欣賞,增加學生對中小學的音樂欣賞的銜接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從欣賞教學的視角探討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銜接。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減少課堂背景理論的講解,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確保學生在中小學音樂銜接中保持音樂欣賞實力,提高中小學音樂課堂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夏露.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47):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