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羅杰·奎爾特(Roger Quilter1877-1953)是二十世紀初英國重要的作曲家,他所創(chuàng)作的藝術歌曲中使用莎士比亞的詩詞最多,旋律優(yōu)美、流暢、浪漫,民族風味濃郁。本文所研究的三首合唱作品選自他所創(chuàng)作的《五首莎士比亞歌曲Op.23》。文章將《莎士比亞詩歌三首Op.23》作為研究對象,從音樂本體與風格、作品的演唱與指揮等角度去考索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理念,力求完整、準確地詮釋作曲家的本意,從而給英國合唱作品的演唱與指揮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羅杰·奎爾特;英國合唱;莎士比亞詩歌
【中圖分類號】J615.1 【文獻標識碼】A
一、音樂分析
奎爾特運用莎士比亞的詩詞創(chuàng)作作品二十余首,合唱作品《莎士比亞詩歌三首》選自奎爾特的藝術歌曲《五首莎士比亞詩歌Op23》,并改編為四聲部混聲合唱。
《Under the Greenwood Tree》在結(jié)構(gòu)方面是一個單二部曲式結(jié)構(gòu)。該作品旋律輕松活潑,并大量使用十六分音符,增加俏皮的感覺,鋼琴伴奏一方面運用十六分音符,另一方面增加了跳音和大量的重音及裝飾音來烘托作品熱烈的氣氛。前奏、間奏和尾聲均出現(xiàn)平行四度動機,此動機的出現(xiàn)為作品營造出身處樹林中,一邊享受陽光照耀,一邊欣賞樹葉紛紛飄落的美麗景象。由于兩隔樂段旋律相似,為了襯托出作品的熱情澎湃,作者在A段的結(jié)尾處用重音記號特別強調(diào)“winter”這個單詞,并用三個四分音符增強熱烈澎湃的氣氛?!禩ake,O Take Those Lips Away》是三首合唱作品中篇幅最短的一首作品,是一個帶有簡短前奏和尾聲的一段體的曲式結(jié)構(gòu)。綜觀整首作品后,不難發(fā)現(xiàn),作品中出現(xiàn)了許多七和弦,但是未進行解決,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和聲進行,才使得作品的音樂氛圍和音響效果給人以不確定感。樂曲在尾聲處出現(xiàn)一次離調(diào)后直接進入下屬和弦解決到了主和弦,正是由于有了這種變格終止的處理方式使得和聲推動力減弱,音響效果趨于柔和,呈現(xiàn)出作品中表達的無奈、孤獨之感。
《Hey,Ho,the Wind and the Rain》雖然是三首作品中篇幅相對較長的一首,但全曲也只有61小節(jié),曲式結(jié)構(gòu)為帶有前奏和尾聲的單三部ABA。該作品節(jié)奏密集,大量使用了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交替進行,使得整個音樂的旋律輕松、活潑、歡快。這是奎爾特的慣用手法。
二、演唱與指揮
奎爾特在作品中傾注了豐富的情感,使得作品的旋律流暢動人,通過對比奎爾特的原版作品,筆者發(fā)現(xiàn)創(chuàng)編者完全遵循了奎爾特的本意,鋼琴伴奏以及細節(jié)處的表情符號運用,都未曾改變。因此,演唱作品時要將奎爾特原作的藝術風格及創(chuàng)編者后期的聲部寫作的技法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完美地展現(xiàn)作品。
《Under the Greenwood Tree》是一首簡潔明快的作品,歌曲為四二拍,預示拍應在第二拍開始,指揮的手可稍微抬高一點,稍作停頓后打出第一拍,整體的指揮幅度不易過大。演唱者演唱時音色為明亮,音頭要清晰,聲音要連貫?!禩ake,O Take Those Lips Away》是一首憂郁哀傷的合唱作品,速度緩慢,整體的色調(diào)以暗淡居多,指揮動作的幅度可稍大些,線條要長些,這樣易于將拍點顯示出來。前奏為兩個小節(jié),力度為“mp”,因此指揮時動作幅度可稍小些,反射角圓些。結(jié)束句的出現(xiàn)呈現(xiàn)減弱漸慢的處理,音色要絕對控制在弱與很弱的力度上,氣息的要求很重要?!禜ey,Ho,the Wind and the Rain》速度稍快且?guī)в蟹€(wěn)健的感覺。全曲靈巧生動,指揮的動幅度可相應縮小,動作可集中在手和腕部,當力度發(fā)生變化由弱變強時,可稍帶前臂動作??鼱柼氐淖髌芳毮伕挥懈星?,作品充滿高貴優(yōu)雅的氣質(zhì),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線條和精致典雅的鋼琴伴奏,這些因素使得其擁有獨特的英式風格。雖然他的作品短小雅致,但是內(nèi)容豐富多彩。鋼琴伴奏中猶如管風琴式的垂直和弦、和聲色彩的變化以及豐富的力度與速度的變化,這些都是奎爾特的慣用手法。更讓人不禁佩服的是他對詩詞獨特的見解和詮釋,這種才能使得音樂作品的曲調(diào)和詩詞密切結(jié)合,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參考文獻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3.
[2]馬革順.合唱訓練學新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8.
[3]周沛然.合唱指揮法 修訂版[M].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6.
[4]賀春保.人文主義愛情的再世詠唱[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5]黃韻玉.羅杰·奎爾特之莎士比亞Op.6、Op.23八首歌曲分析與詮釋[D].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14.
作者簡介:馬萍萍,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合唱指揮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