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媛
[摘 要]教育部印發(fā)了《關(guān)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和《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并全面貫徹到教育教學過程中來,可見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事業(yè)中,國家已經(jīng)把學生的德育工作擺在了首要位置。一個人才,如果不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不具備優(yōu)秀的思想品德,道德敗壞、素質(zhì)低劣,必然不能為國家的建設和民族的振興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因此,對學生進行德育已經(jīng)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心。就初中階段如何開展德育工作進行了簡要探究。
[關(guān) 鍵 詞]初中;德育工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3-0161-01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他們已經(jīng)邁過了小學的幼稚時期,尚未進入高中,還沒有面臨高考對人生的重大抉擇,還沒有體會到學習的重重壓力,正好是學生無憂無慮、暢享美好時光的階段。初中生的心理、思維相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成熟,但是還沒有真正達到成熟的地步,因此雖然具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但是這種意識并不十分全面,對生活的認知也不是十分深入,對社會的感受也比較膚淺,因此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較強的逆反心理,對老師和家長的教導抱有很強的抵觸情緒,甚至會出現(xiàn)故意和老師、家長對著干的情況。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fā)展下去,初中生將極有可能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在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德育,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用自己的言行影響熏陶學生
俗話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就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模范和榜樣。盡管初中生的思想有了一定發(fā)展,心理也較為成熟,但是其向師性還是非常強烈的,教師在他們的眼中是一個光輝的、高大的形象,是他們眼中幾乎無所不能的“神”,因此初中生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教師,模仿教師說話的方式,模仿教師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就連教師的道德品質(zhì)也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想要保證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就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工作、為人處世等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例如想要教育學生具有良好的時間觀念,就需要教師首先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想要保證學生的語言、行為文明,教師就應當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言行舉止有張有弛、有節(jié)有度;想要讓學生能夠愛護環(huán)境、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教師就需要首先保證自身的形象良好、保持個人衛(wèi)生,保證衣著的整潔,有垃圾及時撿起并投入垃圾箱;想要讓學生懂得包容,就需要教師首先能夠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寬以待人,以包容之心對待他人等等。只要教師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就一定能夠保證學生德育水平的不斷提升。
二、用良好的環(huán)境影響熏陶學生
俗話說“環(huán)境影響人、環(huán)境改造人”,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對這個人的身心、思維、理念、意識等諸多方面的發(fā)展都具有極強的影響作用。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共同制訂班級的各項管理規(guī)章制度,制訂班級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制訂班級德育成長制度。因為這些制度都是學生自己制訂的,非常切合學生的發(fā)展實際,也能夠得到學生的全面認可,因此學生能夠嚴格遵守自己制訂的各項制度,創(chuàng)建了良好的班級風氣,為學生的德育工作保駕護航。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張貼一系列的德育名言、警句、標語,例如亞里士多德的“遵照道德準則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例如管仲的“道德當身,不以物惑”,例如雨果的“道德是真理之花”等等,這樣可以在潛移默化間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教師還應當努力構(gòu)建和諧、寬松、愉悅、民主的班級管理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fā)揮班委會的管理作用,從硬件環(huán)境、軟件環(huán)境等諸多方面保證學生德育工作的高效開展。
三、用積極的活動影響熏陶學生
采用多種主題、多種形式的活動,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發(fā)揮自身才能的機會,給學生更多展示自身才華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來自于老師和同學的贊賞的目光,從而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同時,各種活動同樣會對學生形成一定的熏陶作用,促使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班級中組織開展“尊師明星”“團結(jié)明星”“感恩之星”“和諧之星”等先進人物的評選,讓整個班級形成一種積極、健康的良好氛圍,促進學生的德育水平的提升。例如組織學生走上街頭開展社會公益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反哺社會的重要意義,感受到來自于人民群眾的贊許的目光,提升學生的社會價值感,提升學生的德育效果。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的德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以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為基礎,通過多種方法、采取多種策略、應用多種手段來大力開展對學生的德育,保證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春琴.言傳身教身教為先:試論初中班主任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
[2]鄭蕾.試論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思路及對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
[3]吳靜.試論如何突破當前初中德育教學的困境[J].新課程,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