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虹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逐漸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公共藝術音樂課程逐漸成為當前中職學生不可或缺的基礎課程之一。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yè)適應能力三個方面入手,對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意義做出分析,同時對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有效措施提出具體建議。
[關 鍵 詞]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音樂課程;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6-0070-02
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通過對學生思想道德、審美情感、職業(yè)適應能力及文化科學等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營造一種“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立體德育格局,以此來進一步提升中職學校德育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時效性,為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未來的就業(yè)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當前時代背景下,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逐漸成為滲透德育思想的有效渠道。
一、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現狀
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是中職學校必修公共基礎課程之一,是當前中職學校實施德育和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有效渠道之一。作為素質教育下藝術課程開展的重要載體,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教育逐漸被廣泛關注。學生是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教育的主體,由于受到當前社會大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以及學校環(huán)境中存在的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得中職學生在基本素養(yǎng)方面始終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學生基礎素質的不理想也逐漸成為當前中職德育中不爭的事實。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堂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但是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完善,其中學生自身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對于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普遍信心不足,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缺少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第二,學生對于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第三,學生對于課堂紀律的相關觀念較為淺薄,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第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會體現出過強的自我中心意識,而主動思考和動手操作能力普遍不高。
此外,從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教育現狀來看,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和中職學校德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相關的一系列先進中職德育理念逐漸普及,隨之出現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以及“服務育人”等思想也在中職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中職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比如: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不肯摒棄傳統(tǒng)的落后教育觀念,認為德育與任課教師本身沒有直接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采取淡漠的旁觀者態(tài)度。這種錯誤的理念會導致教師在學科教學中無法切實做到“教書”與“育人”的有效融合,長此以往,必定會對學科德育滲透的效果造成較大的影響。
二、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感
通過對相關教學案例的研究和對相關文獻資料的深入分析,筆者發(fā)現中職學生不論是在基礎文化課方面,還是在其他專業(yè)課方面,都面臨著考試與資格認證等多方面的壓力,這些課程也一直延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而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堂在授課形式方面表現出了多樣化的特征,同時沒有專業(yè)課考試的壓力,在教學過程中還會適當穿插一些有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進一步縮短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由此也可以看出,中職學校開設公共藝術音樂課程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是非常貼合的,通過藝術欣賞或者藝術表演活動等方式,教師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感,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由于中職學生的年齡大多是16到17歲,且大部分學生在初中時學習成績并不是非常理想,所以一般會具有興趣不高、對學習缺乏自信心、自制能力相對較差以及對課堂教學較為排斥等一系列心理。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主要是因為在藝術課堂中感受、體驗、領悟以及理解的整個過程,會為參與者和觀賞者帶來的愉悅、賞心、怡神等體驗,學生還可以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思想認識和道德品質等方面的教益[1]。比如:在公共藝術音樂課堂中,播放《義勇軍進行曲》會讓學生不自覺地聯想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滿懷愛國情懷的戰(zhàn)士和人民為了自由與尊嚴激烈反抗的場景,會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提高學生努力奮斗的意識。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yè)適應能力
現代企業(yè)在考察員工基礎能力時,往往會將團隊協作能力和員工對于職業(yè)的適應能力作為考察標準,這也是企業(yè)保證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中職學生在進入企業(yè)之后,往往會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意識,對于職業(yè)、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也相對較差的情況。通過開設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方式,可以借助藝術教育活動的形式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其綜合適應能力。比如:在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以團體的形式進行表演,通過學生在排練以及表演過程中的磨合與協作,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展現自我和突破自我,進而提高職業(yè)適應能力,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三、中職學生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有效措施
(一)靈活轉變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基礎模塊教學方法
藝術欣賞之所以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是因為藝術本身就是立足于“音樂的耳朵”以及“形式美的研究”基礎之上,所以在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中,對于學生與藝術之間的溝通以及思想上的交流十分重視。為了充分發(fā)揮出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實際作用,可以通過靈活轉變公共藝術音樂課程基礎模塊教學方法的方式,進一步拉近學生與公共藝術音樂課堂之間的距離[2]。比如,在公共藝術課堂的藝術欣賞過程中,雖然文化程度與文化背景占有較高的地位,但是教學方法卻是直接決定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學、多看、多做。只有將學生作為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編寫和設計
從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堂的現狀來看,其教學內容大多還是以傳統(tǒng)的公共藝術音樂教材為主,不利于公共藝術音樂課堂實際教學效果的體現。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f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材的編寫以及相應教學內容的設計,不僅可以突破傳統(tǒng)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材的限制,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思維發(fā)展空間,為教師提供新的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學思路。比如,結合中職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專業(yè)化特點,利用現代化先進的網絡技術手段,積極開發(fā)網絡藝術教育課堂,進一步豐富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堂的內容,選用具有一定開放性的藝術教學素材和實際教學案例,可以在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探索出新的公共藝術音樂課堂開展方式,有利于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堂中德育的滲透。
(三)切實把握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育人方向
切實把握公共藝術音樂課堂的育人方向,是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職責之一,為了有效保證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學方向的正確性,需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深入研讀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教學大綱、充分掌握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教學目的以及真正認識到公共藝術音樂課堂在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只有精準把控公共藝術音樂課程中專業(yè)教學與德育素質,加強公共藝術音樂課程與德育滲透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發(fā)現專業(yè)教學與課程德育兩者之間的契合點,為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打下良好的基礎[3]。例如,在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圍繞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藝術作品的作者生平進行拓展,充分發(fā)揮出榜樣的力量,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引導學生勵志成才。
(四)建立完善的公共藝術音樂課程評價機制
建立完善的公共藝術音樂課程評價機制,有利于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技能水平,對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參與程度以及團體協作項目的協同能力等進行綜合評價。在實際的公共藝術音樂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除了對必要的藝術感受能力、藝術表現能力以及專業(yè)能力等進行科學考查之外,還應該提高對學生整體水平的關注度,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通過批評與鼓勵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富有個性化欣賞感受的逐漸形成。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同一個問題,不同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所以教師在進行評價時也應該盡量避免刻板的評價方式??梢愿鶕菜囆g音樂教學的具體內容,適當地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與此同時,在完成教學評價之后,教師還要根據反饋結果,對教學方式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從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公共藝術音樂課程中的德育滲透效果。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為了充分發(fā)揮出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實際作用,應該靈活轉變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基礎模塊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教學內容的編寫和設計,切實把握公共藝術音樂課程的育人方向以及建立完善的公共藝術音樂課程評價機制。只有真正認識到公共藝術音樂課程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林娜.流行音樂在中職教育中的藝術魅力[J]. 科普童話,2017(31):98.
[2]陳晶.談如何在中職學校開展公共藝術音樂課程[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6):72-73.
[3]梁冰.中職學校公共藝術音樂·音樂課程開展德育的實踐與思考[J].廣東職業(yè)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3):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