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亞
[摘 要]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暢游書海,讓每一學生都能從濃濃的書香中汲取“營養(yǎng)”,學校開展了“書香伴我成長”讀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讀書產生興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需要耐心和信心。
[關 鍵 詞]興趣;氛圍;方法;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5-0115-01
我在一年級班級中開展了“快樂閱讀,快樂學習”的班級閱讀活動。
一、營造溫馨的讀書氛圍
1.我在班級里建立“班級圖書角”。開學初,我組織發(fā)動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課外書帶到學校來,成立班級圖書角,鼓勵學生好書要相互交換看,好書共分享,直到現在學生自愿把自己最喜歡的書帶到班里來?,F在班級里已經有70多本各種各樣不同的課外書。很多學生都能利用課間休息和中午來校時間借書閱讀。
2.在教室的墻上貼讀書名言,時刻提醒學生要多讀書。
3.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書籍。
4.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學校開設了一個“趣味興趣故事社團”。
二、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尤為重要。第一,讀書時姿勢要正確,眼睛離書本1尺遠,不能躺在床上看書,要時刻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讀書20分鐘后要讓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看看綠色植物或眺望遠方,以此來緩解眼睛的疲勞。第二,要愛惜書本。不能在書上亂涂亂畫,損壞書。第三,看書時,用手指指著去看書,這樣不會漏字、加字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看書習慣。
三、家長齊參與,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教育孩子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的使命。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出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局面時,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開學初的家長會上,要讓家長知道閱讀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開拓孩子的視野,閱讀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1.選擇適宜的書籍
如何給孩子選書?父母一定要對提供給孩子的書刊進行精心挑選,必須是注音讀物,所選書目內容簡短,印刷美觀漂亮,最好配上色彩鮮明的圖畫,盡量給孩子提供一些內容豐富有趣、情節(jié)發(fā)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的圖畫書。教師要給家長講解讀書的益處,讓家長配合,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激發(fā)讀書興趣。
2.親子閱讀,暢游書海
(1)親子共讀。一年級的孩子認識的字還不多,理解能力也有限,孩子睡覺前半小時,家長陪著孩子一起讀一本書,邊讀邊講,使孩子學會閱讀、愛上閱讀。
(2)親子互讀。入學后不久,孩子慢慢認識的字多了,父母和孩子可以親子互讀,即父母讀一句或一段,孩子讀一句或一段,在讀的過程中還可以比一比誰讀得流利,讀得生動等等,遇到不認識的字給孩子講,遇到好的詞語或句子讓孩子多讀幾遍。既可以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又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更多的字詞和句子,掌握一些閱讀技巧。
四、開展活動,體驗讀書的樂趣
一年級學生往往愛表現自己,好勝心強,所以在課外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可以保持閱讀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1.每周一下午的第一節(jié)課是閱讀課,平常在學校我會利用閱讀課讓學生讀自己帶來的課外書,互相交換自己的書看,好書分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有時會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或聽《一年級的小豆豆》《老鼠吃餅干》等故事,同時讓學生學習書里人物的正確做法,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閱讀方法。
2.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特別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我把這種形式運用到我的閱讀教學中,每節(jié)課給學生15~20分鐘時間,四人為一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閱讀和交流,每一個學生把自己在上一周看過的故事,積累的諺語名言,好的詞語、句子等等,形式不定,說給小組的其他組員聽,對于表現好的小組,每人獎勵一顆星,并定時從組內推選講得好的同學,全班展示評比。
3.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網絡、多媒體應用越來越廣泛。一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對有趣的圖片很感興趣,我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每周一利用閱讀課剩下的時間,在網上搜索一些繪本,讓學生共讀。
我會繼續(xù)將“快樂閱讀,快樂學習”讀書活動進行到底,讓每個學生都能愛讀書,多讀書,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學會熱愛學習,學會熱愛生活,讓每個學生都勇敢地踏上講臺講故事,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看圖寫話和口語表達上,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侯平.如何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200.
[2]韋朝慧.如何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J].廣西教育,2017(3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