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嬌
學前教育的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首先要考慮就業(yè)的需要,考慮學前教育學生面向的崗位或崗位群,課程的設計要充分體現(xiàn)在就業(yè)的人才需求規(guī)格上。以《幼兒游戲設計與指導》課程為例,經過一系列的課程改革,形成了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yè)標準為準則,以工作過程為模式,以能力訓練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課程改革落地實施,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存在的一些問題。
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首先是常規(guī)訓練,讓每一名同學在上課之前帶來一個小游戲,為了讓幼兒能夠適應在幼兒園的工作崗位中能夠隨時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并組織開展教學的能力。
經過復習提問的環(huán)節(jié)之后,進入導入部分,每次課以情境導入的方法,讓學生置身于幼兒園工作環(huán)境之中,實現(xiàn)學生身份與教師身份的對接,布置本次課的任務。
學生經過小組討論,正式進入重點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模擬實踐環(huán)節(jié)。通過在課堂上的模擬實踐,模擬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崗位流程,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按照幼兒園的工作分為主班老師,配班老師和保育員。
在學生進行模擬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和其他組成員進行記錄。在模擬教學之后,進行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根據(jù)幼兒園教師游戲活動組織的評價標準以及評分細則給模擬實踐的小組進行點評與打分,最后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和總結。
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單元問題
本課程設計一個單元45分鐘,導致一節(jié)課90分鐘被分隔成了兩個關聯(lián)不太大的活動,由于課時的問題,在整體設計時忽略了一節(jié)90分鐘課的完整性,導致一節(jié)課不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受到影響,而且教學的完整性較差,教學效果不夠完美。
教學情境設計問題
由于學生工作中要面對的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是幼兒園的幼兒,因此在課堂上無法進行真實的仿真訓練,只能盡可能的給學生設計工作情境,但仍然無法預料幼兒園中幼兒真實的表現(xiàn),因此每當學生在模仿幼兒的時候,更多的像是在表演,而且也未必符合真實的情況,會導致學生不能真正的解決幼兒課堂上出現(xiàn)的真實問題,而學生扮演幼兒時更多的會幫助老師順利的推進課堂教學,即使設計問題情境也不能夠完全展示幼兒的真實情況。
時間掌控不好
在模擬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由于部分學生在設計教學時準備不夠充分,對課堂的把握不準確,因此經常出現(xiàn)時間不足或超時的現(xiàn)象,也從反映出學生在備課過程中和在實施模擬實踐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偏差,不能夠很好的把握課堂。
忽視教學技能的滲透
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重視對幼兒游戲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以及點評總結的過程,而忽視了教育技術的指導與應用,對教育技術的要求不夠嚴格,往往忽視對學生做的ppt課件和玩教具的制作。
評價的標準不夠細化
在每次模擬實踐之后,會有學生的自評、每個小組的同學進行點評和老師的評價,根據(jù)評課的標準對幼兒游戲的設計和實施進行評價。但是并沒有細化到每組的主班、配班、保育員以及教案設計,教具制作和ppt設計的具體評價,以及聽課的同學對于聽課的記錄和上課的表現(xiàn)、課前預習情況等等,并沒有制定更細致的評價標準。
課堂教學的改進措施
調整單元設計
由于課時的問題可以設計課外項目,并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課下錄課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組織學生觀看、評課,彌補了課時的不足,也解決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和連貫性的問題,同時也讓每一名同學都能得到實踐鍛煉。
結合校企合作,細化情境設計
由于課堂上面對的不是真實的幼兒,而是學生扮演的幼兒,因此想要了解幼兒園幼兒真實的情況,還需要增加幼兒園見習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近距離的接觸幼兒,了解幼兒的一日活動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另外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也要充分考慮到幼兒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盡量設置真實的情境,讓學生思考遇到不同問題情境的解決辦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加強學生游戲設計的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了對學生游戲活動實施過程的指導,忽略了對游戲設計的指導,應該首先從游戲活動的設計入手,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游戲的類型特點,設計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游戲,并創(chuàng)新游戲設計的理念與方法,以《指南》和《綱要》為前提,恰當?shù)耐卣箘?chuàng)新游戲的設計與實施過程。
關注學生教學技能的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過多的關注幼兒游戲的設計與實踐過程,忽視了學生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掌握的基本教育技能,例如ppt制作、玩教具的制作等等,以及幼兒園教師的基本技能,其中包括普通話、語態(tài)、幼兒教師禮儀等細節(jié)問題,因為在幼兒園中這些都體現(xiàn)了一個幼兒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
進一步細化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不夠細化,僅僅是學生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除了對學生的模擬實踐過程的評價,還應該增加對聽課學生的評價以及一些細節(jié)的評價。例如,ppt制作的評價標準,玩教具制作的評價標準,教案設計的評價標準,以及主班、配班、保育員職責的評價標準,教師普通話、語言、教態(tài)、儀表、師德等基本素養(yǎng)的評價標準,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打分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地了解學生,能夠為其解決困難搭建支架,在學生學習不夠主動時及時給予激勵,在學生完成基本任務后應進一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去創(chuàng)作。
(遼寧省盤錦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