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軍 鐘林光 任旻瓊 張茂美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艾蒿的栽培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為了達到高產的目的需要進行反復的實驗和科學的驗證,在新的時代特征下可以更好地實現(xiàn)產量的增加和經濟效益的增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對技術進行升級,以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艾蒿來為栽培者提供更加豐厚的經濟效益。本文就艾蒿的生長特性以及具體的栽培技術展開敘述。
[關鍵詞]艾蒿;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5.711 [文獻標識碼]A
艾蒿屬于藥用經濟植物,近年來由于野生資源被過度采挖,使本來就短缺的藥源更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為此,種植開始向人工無害化種植方向轉移,并試驗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技術,主要包括選地、選種、整地、施肥、栽種、管理及收獲等幾方面內容,使人工種植的艾蒿不但高產、優(yōu)質,而且也沒有環(huán)境污染和藥物殘留,以便于為市場提供更加具有價值的艾蒿,同時帶來經濟效益的增長。
1 艾蒿的生長特性
首先,艾蒿屬于熱帶、亞熱帶植物,生長的環(huán)境相對比較惡劣,是一種抗寒和耐熱的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之中對于土壤的要求較低。同時對于氣候的要求也相對比較寬泛,是一種生命力較強,且對于生長環(huán)境要求較低的植物類型。所以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由于對于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所以就會降低種植難度,可種植的范圍較廣。
其次,艾蒿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多種礦物元素,在進行使用的過程之中可以顯示出藥用價值,對于免疫力的提升和祛痰止咳具有明顯的使用效果。這也是艾蒿藥用價值的具體表現(xiàn),正是由于其內部蘊含了多種可供人使用的微量元素,所以才會具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另外,艾蒿還具有美容的效果,將植物的莖葉進行燃燒,灰燼可以用來清潔皮膚,幫助皮膚進行深度的滋養(yǎng),有利于延緩皮膚衰老的問題。
2 艾蒿高產栽培技術具體方法
2.1 選地整地
由于艾蒿在生長的過程中對于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不高,所以艾蒿的種植對于土壤的需求較低,而對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種植來講,需要選取精良的土壤和優(yōu)渥的環(huán)境,這種培養(yǎng)方式對于艾蒿的生長是不具備積極作用的。艾蒿的生長環(huán)境需要大片土質疏松的沙壤地,另外由于艾蒿在生長的過程中對抗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較強,所以可以選取大片整塊的土地,保證在生長的過程中植物的莖根互相借力,使得艾蒿能夠不斷的適應環(huán)境,在人工打造的土壤中可以更加健康地成長。例如在進行土壤的選擇之中可以通過使用天然養(yǎng)料的方式來不斷地促使土壤更加接近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的自然狀況,這樣不僅可以使得艾蒿的生長更加旺盛,同時還可以將艾蒿的自然生長狀態(tài)進行還原,保證植物自身的習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2.2 繁殖方法
艾蒿的繁殖分為兩大種類,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是植物之間的直接傳播,通過種子的掉落,進行再一次的生長,這種繁殖方式需要不同的植株之間加大種植的距離,保證在繁殖的過程之中可以更加高效有序地進行。這就需要在進行栽培的過程中尋找到合適的植株間距,在栽培前期通過對于土地的測量來安排植株之間的間距,以更加合理的間距來保證繁殖過程中所需要的距離。分株繁殖是利用成熟的莖苗來進行幼苗的培養(yǎng),也就是說選取生長能力較強的植物,進行葉片的剪接,進行二次種植。這種方式需要人力的輔助,但是種植效果較好,植株的后期生長相對比較茂盛。但是在進行二次種植的過程中需要調整好植株之間的比例,使得整個的生長環(huán)境能夠在原有的狀況中維持。
2.3 田間管理
一方面,由于艾蒿的生長還需要進行水肥的管理,所以為了提升艾蒿的質量需要對于艾蒿的生長習性進行深入的了解,在了解的之后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進行水肥的供給。舉例來講,在進行澆水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艾蒿的特性,在澆灌的過程中量以少次多的方式來進行,同時肥料也是一樣,在進行施肥的過程之中做到點到為止,一年大概兩次到三次,這樣植株的生長才符合自然的變化和植物周期的轉換。
另一方面,病蟲防治也是田間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病蟲害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對于栽培下的植株來講,由于數(shù)量較多且生長的環(huán)境是統(tǒng)一的,病蟲害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理可能就會導致大片艾蒿的毀壞,所以病蟲害的防治需要嚴格的把關。
2.4 采收和貯藏
艾蒿在進行采收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艾蒿的特性,也就是說由于艾蒿自身的適應能力和生命力較強,所以采收中需要排放在地里,在采收過后進行追肥,同時還需要進行所需物質的補充。在進行貯藏時需要環(huán)境較好的區(qū)域,需要通風防曬,同時還需要注意潮濕和發(fā)霉情況的避免。
3 結語
艾蒿的栽培是農業(yè)生產中的新鮮力量,我國艾蒿栽培技術隨著農業(yè)的發(fā)展,栽種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加快艾蒿栽培理念的轉變,利用現(xiàn)代化的栽培技術,實現(xiàn)農作物科學栽培,嚴格管理,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艾蒿高產的目標,則在加強科研工作的同時,還要選擇優(yōu)良的艾蒿品種,進一步對栽培環(huán)境進行改善,從而確保艾蒿能夠達到高產、穩(wěn)產的目標,為農民收入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宋榮浩,楊紅娟,朱麗華,等.“申香芹一號”的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上海農業(yè)學報,2017(02).
[2] 顧春軍,盛亞紅,陳建,等.“浦優(yōu)22”雜交水稻高產制種及缽苗機插栽培技術研究[J].上海農業(yè)學報,2017(03).
[3] 范昭能,曾榮耀,楊航,等.“高粱+再生高粱”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