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軍
在女兒“抓周”儀式上,她先是對書產(chǎn)生了興趣,我高興不已。可她一會兒又丟下書,抓起身邊的食品,我好擔心她成為一個“吃貨”。熟料,她胖乎乎的小手又撥弄印章、算盤,最后拿起了花花綠綠的鈔票不放,大聲對我們笑,好像在說:“我就喜歡這個??!”爺爺說:“原來梓行是個‘小財迷,這樣就不缺錢,可以過好日子??!”我既高興又擔心,畢竟“錢財自古多是非”,能駕馭財富,是一件幸運的事,駕馭不了,財富就是禍患之源。從這時起,我開始思考如何提升她的財商,于是,有了窮爸爸的財商教育故事。
女兒小的時候,每當我們要去工作,她總是哭鬧,我說:“爸爸去掙錢,給你買糖吃??!”她起初沒有反應(yīng),三歲以后她逐漸明白,爸爸媽媽上班才能有糖吃,慢慢建立了工作與金錢之間的關(guān)系。那時候,我時常和她一起玩認錢和換錢的游戲,讓她對不同面額的紙幣、硬幣有直觀的感知,這些無心插柳之舉,卻在女兒心中種下掙錢的種子,為財商教育做了一些準備。
財商教育的第一步,是教會孩子賺錢。三歲以后,她對錢越來越“偏好”,過年或其他節(jié)日親友給的紅包,只要交到她的手里,她便“宣告主權(quán)”,不肯“交公”,我和愛人絞盡腦汁也沒能奏效,只好退而求其次,以她的名義存進銀行。為了改變她賺錢途徑過于單一的現(xiàn)狀,我開始創(chuàng)造機會幫她賺錢。比如家里可以賣錢的廢品都交給她收集,每隔兩周就帶她去廢品收購處賣“戰(zhàn)利品”。第一次賣了2元錢,很快就被她變成了4個棒棒糖?;蛟S是糖的誘惑,她已經(jīng)不滿足于只賣家里的廢品,開始主動出擊:學校的垃圾桶旁、運動場上、路上……都留下一個拎著袋子撿塑料瓶的小女孩身影。愛人有時候覺得難為情,想阻止她,都被我“無情”攔截,我總是說,靠勞動賺錢不丟人。又比如我會讓她承擔家務(wù)勞動,給她報酬。家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對話:“爸爸,今天你還要我?guī)湍阆赐雴??”我說:“今天爸爸沒有賺到錢,你要是給我打個五折,我就賣給你洗?!庇憙r還價成為我們家的一道風景。
愛人總擔心我把女兒教壞了,可實踐證明,我們多慮了,適當給孩子提供賺錢的機會,有利于她經(jīng)濟意識的覺醒和財商的提升。為了開源,我們鼓勵女兒發(fā)揮自身特長,把自己的作品拿去交換玩具,或者在學校舉辦的跳蚤市場上賣給需要的人,比如她的畫,她自己動手做的玩具,她想到的金點子等。12歲那年,女兒第一次給《中學生報》投稿,竟然發(fā)表了一篇千字文,盡管只有30元稿費,她還是開心很久。
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體驗賺錢的艱辛,她才會明白“生財之道”——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和無窮的智慧。
由于女兒自己保存數(shù)目較大的資金,我和她約定,小額花費(20元之內(nèi))自己決定,不用報告,大額的消費要提前告知、備案,我和愛人監(jiān)督。小學五年級時,一次放學回家,女兒對我說:“爸爸,我們班葉老師從北京做手術(shù)回來了,我想組織同學去看她,你說買什么禮物好?”我說:“葉老師做腰椎手術(shù),你們買點營養(yǎng)品和鮮花吧!”“我和同學也商量了,他們說買水果和鮮花,你看行嗎?”“當然可以,難得你組織一次活動!”“那活動經(jīng)費你全部報銷吧!”我的“好”字都到了嘴邊,又咽回去了。我說:“我可以贊助你一部分費用,因為你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但是你自己也需要從私房錢中負擔一部分,這樣才能表達你的愛心,你覺得呢?”女兒聽了我的話,先是一愣,繼而同意了我的提議。
為了讓女兒理性消費,我還幫助女兒認識“需要”和“想要”的差別。在我家,愛人和我都是網(wǎng)購達人,家里的衣服、電器、日常用品,甚至部分食品,能在網(wǎng)上購買的絕不去超市,雖然省時省力,但也造成了浪費,每次都在沖動之下買回一些不需要的商品,次次后悔又屢次再犯,后來請教消費達人學到 “三天猶豫期”方法:將不能確定屬于“需要”還是“想要”的商品放到購物車,如果三天后還決定買,往往屬于真正需要的商品。女兒在我們的影響下也成為網(wǎng)購達人,學習用品和自己喜歡的小玩意也總是網(wǎng)購,為了防止她成為“剁手黨”,我也把“購物車技術(shù)”傳授給她,讓她勤加操練,理性消費。
對女兒實行消費申請制度,讓她學習消費技巧,進行消費監(jiān)督,旨在培養(yǎng)她感恩的心,讓她知道“量財而行”,努力做一個理性的消費達人。
三歲之前,女兒的紅包等收入總是被我們以“替她保管”的名義沒收了,三歲以后,我逐漸認識到這種做法不妥,開始以她的名義開設(shè)了一個賬戶。一晃好幾年過去了,有一次,我們沒有及時發(fā)工資,又臨時有一大筆支出,缺錢之際,突然想到女兒的銀行賬戶,一查,驚喜不已,原來里面已經(jīng)積累了兩萬余元,這真是一筆“巨款”啊!我同女兒商量借錢,她開始不愿意,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我再三保證,加上愛人擔保,她勉強同意借錢給我們,但要求我給她利息,并簽署借款協(xié)議。我當時驚呆了,她還不到10歲?。?quán)責意識如此明晰?在愛人的公證下,我和她簽署了一份借款協(xié)議。一個月后,我履行了協(xié)議,并告訴女兒她做得很對,屬于自己的財富要爭取,不屬于自己的莫貪婪,一個財富邊界清晰的人,才能在人格上獨立,也會在誘惑面前少犯錯誤。
嘗到借款甜頭的女兒又開始主動出擊,見我在銀行和互聯(lián)網(wǎng)上買理財產(chǎn)品,她也躍躍欲試,總是纏著我給她講網(wǎng)貸、銀行理財、基金定投、股票等知識。進入初中后,我讓她在網(wǎng)上學習理財專家的課程,她提出將自己賬戶的資金用來買寶寶類產(chǎn)品,并計劃進行混合型基金定投。我擔心她過于冒進,問她:“你為什么這么選擇呢?”她侃侃而談:“寶寶類風險小,流動性好,我隨時可以用,而且收益比銀行高,基金定投以少聚多,等我大學畢業(yè)后就是我的創(chuàng)業(yè)基金?!蔽乙宦?,覺得有道理,同意她的請求,并和她一起學習基金定投的相關(guān)知識,投資一年多來,收益還不錯。
2017年暑假,學校組織去廣州參加“國際青少年領(lǐng)袖孵化營”,因為有幾個好朋友參加,加上又是外教和全英文授課,她非常喜歡,可是臨近報名又猶豫不決,我和她溝通才知道,她擔心8天5800元的學費讓我們?yōu)殡y,所以想放棄。我對她說:“費用的確很高,老爸非常開心你懂得從家庭角度考慮,但這是‘需要而不是‘想要,我支持你去,費用不是問題!”我順勢給她講馬克思的經(jīng)典論述,告訴她人要做財富的主人,處理好自己和財富的關(guān)系,生財有道、消費有度,不要讓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享受美好的人生。
家庭教育要與學校、社會教育密切配合,在傳授理財知識、培養(yǎng)理財能力的同時,不斷引導孩子確立在財富面前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yǎng)孩子同情、正義、公平、合作的道德品質(zhì),努力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具有優(yōu)秀財商的幸福公民。
【本文是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創(chuàng)新型學校核心競爭力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項目批準文號:2017YQJK212)研究成果?!?/p>
(作者單位:廣東省湛江一中培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