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平
摘 要 為了探明種衣劑高巧對馬鈴薯黑美人微型薯種子包衣的增產效應,采用田間試驗方法測定
60 mL·667 m-2、120 mL·667 m-2兩種劑量的馬鈴薯葉綠素含量、出苗率、保株效果、根長、根鮮重、株高、莖粗、產量、蟲薯率及大薯率等。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兩個處理都能夠顯著提高馬鈴薯黑美人不同生育期的葉綠素含量,顯著提高了各生長發(fā)育指標,減少蟲薯率,同時能保證出苗率,最終實現(xiàn)產量的增加。
關鍵詞 高巧;馬鈴薯;黑美人;增產效應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6.002
種子是所有植物生命的延存器官,也是生產的物質基礎。播種后種子迅速萌發(fā),達到早苗、全苗和壯苗,是獲取優(yōu)質適產的堅實基礎[1-2]。近些年來,種衣劑在諸如玉米、大豆、水稻等大田作物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種衣劑在促進種子發(fā)芽、提高出苗率、防治某些土壤中的病蟲害及防治缺素癥等方面,具有傳統(tǒng)浸種和藥劑拌種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4]。目前,針對種衣劑對馬鈴薯作物增產效應方面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對馬鈴薯種衣劑——高巧的增產作用效應進行探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和儀器
試驗材料:高巧[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供試品種為黑美人微型薯(貴州省馬鈴薯研究所提供)。試驗儀器:SPAD-502葉綠素測定儀。
1.2 試驗設計
設3個處理,4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分別為A1:60 mL·667 m-2;A2:120 mL·667 m-2;不拌種為對照(CK)。小區(qū)面積21 m2,長7 m,每小區(qū)種5行,每行種35株,株行距60 cm×20 cm。不拌種為對照(CK)[5]。調查拌種對馬鈴薯黑美人發(fā)芽及出苗的影響和保苗效果;現(xiàn)蕾期調查馬鈴薯株高、莖粗、根長、根鮮質量;馬鈴薯收獲前測產量,并調查大薯率、蟲薯率[6]。保株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1.3 測定指標和方法
在馬鈴薯各生育期選取長勢狀況良好且一致的植株,各項指標于晴朗無風天氣的9:00—11:00測定。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采用SPAD-502葉綠素測定儀測定,測定葉為從頂端向下第4片全展葉,測定其中段的SPAD值。以上測定均重復3次[7-8]。
1.4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在貴州省威寧縣麻乍鄉(xiāng)嘎利村進行,試驗地海拔2 105 m,土壤為灰泡土,土壤肥力中等,耕作層理化性質:pH6.2,有機質49.53 g·kg-1, 全氮2.64 g·kg-1,堿解氮187.66 mg·kg-1,全磷1.65 g·kg-1,有效磷17.88 mg·kg-1,
全鉀6.97 g·kg-1,有效鉀69.23 mg·kg-1。前茬作物為玉米。
1.5 種子包衣、播種及田間管理
播種前每667 m2撒施純氮10 kg(尿素,N-46%),優(yōu)質復合肥100 kg,農家肥2 000kg。2016年4月6日將藥劑兌水5 kg混合均勻后浸種,使微型薯著藥均勻,攤開陰干裝袋。4月8日人工播種,等距點播,播種深度6 cm,人工覆土[9]。
2 結果與分析
2.1 高巧對馬鈴薯葉綠素相對含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苗期A1葉綠素相對含量顯著高于A2和對照,現(xiàn)蕾期各處理差異不顯著,膨大期和成熟期處理A1、A2葉綠素相對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
2.2 高巧對馬鈴薯出苗率、保苗效果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各處理的出苗率均在95%以上,種衣劑對馬鈴薯的出苗率影響不顯著。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種衣劑劑量的增加,被害率逐漸減小,而保株效果逐漸增加。種衣劑劑量為60 mL·667 m-2、120 mL·667 m-2的保株效果分別為90.24%、92.68%,且差異不顯著。
2.3 高巧對馬鈴薯苗期生長情況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A1、A2的根長、根鮮重、株高和莖粗等均顯著高于對照[10]。
2.4 高巧對馬鈴薯產量及商品性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A1、A2的產量和大薯率較高,蟲薯率較低,且與對照差異顯著。
3 小結
高巧是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吡蟲啉懸浮種衣劑是氯煙堿類殺蟲劑,內吸性較強,活性較高,同時具備胃毒和觸殺作用,對蚜蟲具有較高的防效和較長的持效期。為了進一步研究該種衣劑對馬鈴薯黑美人的增產作用,測定了A1:60 mL·667 m-2;A2:120 mL·667 m-2同劑量下馬鈴薯的葉綠素相對含量、出苗率及成株的保株效果、根長、根鮮質量、株高、莖粗、產量、蟲薯率及大薯率等指標[11]。結果表明,兩個處理的葉綠素相對含量、保株效果、根長、根鮮重、株高、莖粗、產量、蟲薯率及大薯率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出苗率與對照差異也不明顯。葉綠素含量與合成葉綠素必需礦質元素N、P、Ca、Mg、Fe和光照、水、氧氣等環(huán)境條件及一些病蟲為害相關,在礦質元素充足、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越、病蟲害發(fā)生少的情況下,葉綠素含量會有所提高。葉綠素的含量的提高也直接促進作物的光合作用,從而提高作物的長勢和產量[12-18]。
從具體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該種衣劑主要通過提高馬鈴薯不同生育期的葉綠素含量來提高各生長發(fā)育指標,減少蟲薯率,同時保證出苗率,進而最終實現(xiàn)產量的增加,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高效新型馬鈴薯種衣劑。
參考文獻:
[1] 李明,劉新潤,陶波.生物保護劑對玉米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39(9):21-24.
[2] 何平,鄧先明,劉光珍,等.玉米種衣劑包衣效果研究[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15(3):231-233.
[3] 李金玉,沈其益,劉桂英,等.中國種衣劑技術進展與展望[J].農藥,1999,38(4):3-7.
[4] 慕康國,劉西莉,白建軍,等.種衣劑及其生物學效應[J].種子,1998,99(6):50-52.
[5] 任璐,屈會選,馮曉鵬,等.小麥種衣劑配方篩選及包膜后田間效果研究[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41(7):62-65.
[6] 朱明哲.田間試驗及統(tǒng)計分析[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7.
[7] 依德萍,李貞姬,趙麗莉,等.不同種衣劑對桔梗種子發(fā)芽率及幼苗質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3(18):148-150.
[8] 劉凌云,夏錦慧,姚娟,等.早熟馬鈴薯費烏瑞它的葉綠素熒光特性[J].貴州農業(yè)科學,2011(4):32-34.
[9] 翟麗麗,張波,雷斌,等.世界及中國種衣劑專利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與思考[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26):213-216.
[10] 都南香,高顯生.種衣劑包衣對種子發(fā)芽率的影響試驗研究[J].中國農業(yè)信息,2013,39(17):71.
[11] 趙會芳,曾德芳.一種自制環(huán)保型小麥種衣劑的活性測試與機理探究[J].農藥,2012,51(11):832-835.
[12] 薛云申.光照強度對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J].生物學教學,2001(10):24.
[13] 王爽,馬占鴻,王學進,等.小麥條銹病單葉片光譜和葉綠素含量關系分析[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1):60-64.
[14] 薛煜,邵力平,金鐘躍,等.樟子松松針銹病與寄主葉綠素含量關系的研究[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1994(3):6-9.
[15] 高俊平,龐保平,孟瑞霞,等.南美斑潛蠅寄主選擇性與植物營養(yǎng)物質及葉綠素含量的關系[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7(3):701-704.
[16] 宋敏麗.茄子嫁接抗黃萎病與葉片葉綠素含量、相對電導率和游離脯氨酸含量的關系[J].山西農業(yè)科學,2007(4):51-53.
[17] Harrison Wright, John DeLong, Rajasekaran Lada,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Status and Chlorophyll a Fluorescence in Grapes(Vitis spp.)[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9,51(2):193-199
[18] Adrienn Ványiné Széles, Attila Megyes.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Effects on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Grain Yield of Maize in Different Crop Years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12,107(5):133-14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