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珍
隨著其他綜合收益信息的披露,人們對于其他綜合收益信息的關注日益增加,關于其他綜合收益價值相關性及其列報等問題的研究也越來越多。本文分析與梳理了國內外其他綜合收益的主要觀點,立足于其他綜合收益信息的決策有用惶,主要關注與其他綜合收益預測能力、份值相關性、風險相關性、契約有用性相關的文獻并進行評述。
其他綜合收益 價值相關性
契約有用性 列報與披露
2007年9月修訂的《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一財務報表的列報》規(guī)定:其他綜合收益,是指按照其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不要求或不允許在損益中確認的收益和費用項目(包括重分類調整)。其中,重分類調整是指某個會計期間由于交易和其他事項導致的,由所有者之外的交易和事項而引起的凈資產(chǎn)變動。在與國際準則趨同的大背景下,2014年我國財政部發(fā)布了最新修訂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0號一財務報表列報》,其中對其他綜合收益的界定用了排除法,即“企業(yè)依據(jù)其他會計準則規(guī)定未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弊鳛樾铝腥胴攧請蟾嬷械捻椖?,其他綜合收益反映資產(chǎn)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幫助其更好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是全面收益觀的體現(xiàn)。 我國對其他綜合收益的研究包含又不同階段?,F(xiàn)對國內外其他綜合收益的重要文獻進行回顧,可為今后的理論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本文立足于決策有用觀,將其他綜合收益的文獻分為三大類,具體框架如圖l所示:
投資者有用性
其他綜合收益的預測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對未來盈余和經(jīng)營活動現(xiàn)金流的預測上。在Ohlson( 1999)的凈盈余理論的研究中,其他綜合收益的可預測性和預測能力并未有相應結論。國內學者針對其他綜合收益的實證研究,主要集中在檢驗綜合收益與凈利潤相比是否具有增量的價值相關性,或者也可以說其他綜合收益是否提供了增量的價值相關性。歐陽愛平等( 2010)選取2007年和2008年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檢驗綜合收益的價值相關性,結果顯示綜合收益的價值相關性低于凈利潤,王鑫( 2013)選擇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分別通過價格模型和報酬模型兩種方式驗證其他綜合收益各具體項目及綜合收益總額的價值相關性,結果發(fā)現(xiàn)其他綜合收益項目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項目同股票價格顯著相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和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其他綜合收益份額與股票收益率顯著相關。
列報與披露
國際準則由于給予企業(yè)其他綜合收益列報模式的選擇權,國外學者的研究涉及對列報模式選擇情況的研究,以及不同列報模式下其他綜合收益信息相關性的研究。Punclit等(2004)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為樣本,統(tǒng)計分析在SFAS 130生效5年之時,上市公司對綜合收益列報模式的選擇情況。SFAS 130提供了“單表法”、“雙表法”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法”三種可供選擇的列報模式,研究結果表明:與另外兩種列報模式相比,大多數(shù)公司選擇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列報其他綜合收益及其構成項目的信息[22]。Chamher等(2007)研究SFAS 130實施之后其他綜合收益的列報位置對其價值相關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其他綜合收益列示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要比列示在利潤表中具有更強的決策相關性,認為出現(xiàn)這種結果的原因在于SFAS130實施之前,其他綜合收益通過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進行列報,投資者對這種列報方式更為熟悉。
結論與展望
現(xiàn)有文獻主要研究了投資者關注其他綜合收益的價值相關性問題,多集中于其他綜合收益總額的研究,而從按照來源分類(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現(xiàn)金流套期工具產(chǎn)生的利得或損失以及按權益法核算被投資單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額)和按重分類調整進行分類由于其他綜合收益在財務報表中越來越重要,債務契約中是否也會越來越傾向于在其債務條款中包含其他綜合收益,債務契約中的其他綜合收益的持續(xù)性是否能夠提高,這些都值得未來展開進一步研究;在我國存在大量非上市的大中型國有企業(yè),對我國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他們按照政策規(guī)定同時在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而且一旦經(jīng)過國家政策許可進行股份制改造后就可能成為明日的上市公司,因此對這些企業(yè)其他綜合收益的研究也將對相關政策的實施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1]李梓.綜合收益信息的決策有用性研究[D].北京: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16.
[2]顧珺.基于綜合收益觀的我國財務業(yè)績報表改革研究[J].財會研究,2015 (7):48-51.
[3]楊有紅.綜合收益相關理論問題研究[J].會計研究,2017(5):3-10.
[4]歐陽愛平,劉侖.中國綜合收益的價值相關性分析一基于滬市A股的數(shù)據(jù)檢驗[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0,25 (6):35-40.
[5]蓋地,高潮.其他綜合收益列報的價值相關性分析一基于滬市A股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C]//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會計學會,2012: 130-144.
[6]胡燕,盧宇琴.每股收益與每股綜合收益的信息含量分析一基于滬市2009年上市公司年報數(shù)據(jù)的檢驗[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1,26 (5):68-74.
[7]王鑫.綜合收益的價值相關性研究一基于新準則實施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會計研究,2013 (10):20-27.
[8]石巖,盧相君.其他綜合收益對債權人和投資人決策的影響[J].湖南社會科學,2014(2):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