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瀾
[摘 要] 歸因及歸因理論一直以來都受到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廣泛關注。近年來,研究者開始關注歸因?qū)θ说那楦泻托袨榈挠绊憽V新毶緦W生是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的群體,了解中職升本學生的歸因特點,引導他們進行合理的歸因是非常必要的,對中職升本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教育者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 鍵 詞] 中職升本學生;成??;歸因特點
[中圖分類號] G4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9-0156-02
一、前言
歸因是根據(jù)人的外在行為對他的內(nèi)心狀態(tài)所做的解釋和推斷,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傾向,是人們被強烈驅(qū)使地對周圍事件所作的因果解釋[1]。韋納的歸因效果理論指出,人們將行為成敗的原因歸結于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2]。根據(jù)韋納的歸因效果理論,當人們將成敗歸因于不同的因素時,能對人們的情緒和行為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人們行為動機的積極性。中職升本學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是各大中職學校中的優(yōu)秀學生,通過各中職學校的選拔和考試得以進入大學進一步學習。國內(nèi)學者對他們的歸因特點研究極少。本文旨在通過對廣西師范大學中職升本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了解中職升本學生在學習、工作、生活態(tài)度、人際關系方面成敗歸因的特點并對其進行分析,以探究中職升本學生把成敗主要歸因于哪些因素,成功者與失敗者在歸因上差異如何,同時為促進中職升本教育教學、完善歸因理論提供一定的數(shù)據(jù)資料。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參考薛秀芬在《職專生成敗歸因特點研究及教育建議》[3]中所使用的量表,對中職升本學生成敗歸因?qū)W業(yè)、工作、人際關系、生活態(tài)度等方面的特點進行調(diào)查研究,利用SPSS19.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管理與分析。本次研究以中職升本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抽取廣西師范大學職業(yè)技術師范學院中職升本學生共278人,向他們發(fā)放問卷,共回收問卷278份,有效問卷260份。調(diào)查研究的對象在回答成敗歸因問題時,首先要對自己的學業(yè)、工作、人際關系和生活態(tài)度四個方面的現(xiàn)狀做出成功和失敗的判斷,當?shù)梅质?分(基本符合)或5分(完全符合)時,他們就是這一方面的成功者;當?shù)梅质?分(完全不符)或2分(基本不符)時,他們就是這方面的失敗者;如果得分是3分(無法確定),則設為缺失值,不計入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異統(tǒng)計分析。
三、研究結果
對中職升本學生成敗歸因的成功者和失敗者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5。
由表1~表4可見,中職升本學生各個方面的成功者的目標、努力和能力歸因得分大都比失敗者的得分高,而各方面的失敗者的任務難度和運氣歸因均分總體上高于成功者。各個方面的成功者的目標歸因得分最高,而失敗者的能力歸因得分最高。
由表5可見,在目標和努力歸因方面,P值都小于0.05,所以中職升本學生的成功者和失敗者在目標和努力歸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四、討論與分析
(一)中職升本學生成敗歸因總特點
中職升本學生的成功者和失敗者在目標和努力歸因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成功者更傾向于目標和內(nèi)在歸因,而失敗者更傾向于內(nèi)在不可控的能力歸因,相對于成功者更容易做出外部歸因。中職升本學生各方面的失敗者都將失敗歸因于能力不足,原因在于:中職升本學生是直接從中職學校選送上大學的,沒有經(jīng)歷過普通教育,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及能力可能不及經(jīng)歷過高考的高中生,而大學也是要求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這也會讓他們把各方面的失敗歸因于自己能力不足,但這樣的歸因方式就很容易導致中職升本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行為積極性不高。
(二)中職升本學生學業(yè)成敗歸因的特點
中職升本學生的成功者和失敗者在目標、努力和能力歸因方面存在極顯著差異。成功者更傾向于目標和內(nèi)部歸因,成功者的目標歸因得分最高,而失敗者更傾向于努力歸因。中職升本學生都是由中職學校選送上來的優(yōu)秀中職生,在中職學校中成績都十分優(yōu)異,他們知道只有通過自己有目標的努力學習才有機會進入大學。他們在中職學校中都是成功的,他們會把這些歸因于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及自身的努力,而他們也會把這樣的積極歸因方式帶到自己大學的學習中。所以在學業(yè)方面,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歸因方式都是較為積極的。
(三)中職升本學生工作成敗歸因的特點
中職升本學生的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歸因沒有顯著差異,但成功者更傾向于目標和內(nèi)在歸因,而失敗者的任務難度歸因得分要高于成功者。中職升本學生的失敗者在目標和內(nèi)在歸因方面得分都比成功者低很多,他們認為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比較難?,F(xiàn)在許多中職升本學生都對將來的工作方向感到迷茫,不知道到底是從事自己專業(yè)方面的工作還是從事其他的工作。而且很多中職升本學生也會在乎自己的學歷,認為自己沒有經(jīng)歷過普通的高中教育,而這可能也會成為以后就業(yè)的障礙,所以他們覺得找到一份好工作是比較難的事情。
(四)中職升本學生人際關系成敗歸因的特點
中職升本學生的成功者和失敗者在目標、能力和任務難度歸因方面都存在極顯著的差異。成功者更傾向于目標和能力歸因,其得分大大高于失敗者,而失敗者的任務難度得分高于成功者。成功者的能力歸因得分最高,而失敗者更傾向于努力歸因。在大學生活中,擁有較好的交際能力是獲得成功的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而人際關系較好的成功者也都把自己的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這樣積極的歸因有助于他們提高行為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建立他們的人際關系。失敗者則認為自己在人際交往中要花更多的心思,要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來建立自己的人際網(wǎng),這樣的歸因也是比較積極的。
(五)中職升本學生生活成敗歸因的特點
中職升本學生的成功者和失敗者在努力歸因上存在顯著差異,在目標和能力歸因上存在極顯著差異。中職升本學生中成功者更傾向于目標和內(nèi)在歸因,其得分都大大高于失敗者,而失敗者的任務難度和運氣歸因得分高于成功者。其中,成功者和失敗者的目標歸因得分都是最高的。大學不像中職學校有班主任和教師監(jiān)督管理學生,負責學生的生活起居,而且中職學校都是封閉式的,幾乎每天都是“三點一線”的生活。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的生活圈子變大了,大學就像是學生步入社會的“初級階段”,而在這其中,他們的生活也是要自己經(jīng)營的。而失敗者就把自己的失敗歸因于大學生活太難了,自己的運氣太差這些外在的不可控因素,但這些都是消極的歸因方式,這樣只會使他們更加消極地面對生活。失敗者應該將自己的失敗歸因于目標和努力的因素,相信只有擁有明確的目標并朝著目標不斷努力才能獲得生活上的成功,這樣才能轉(zhuǎn)變失敗者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提高他們經(jīng)營自己美好大學生活的積極性。
中職升本學生的歸因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也具有總的發(fā)展趨勢。中職升本學生更傾向于做出內(nèi)在歸因,也注重目標歸因,這對于中職升本學生來說是積極的歸因方式,他們會將成功或失敗歸結于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從外部找原因。對教師和家長來說,應該保持好這種積極的歸因方式,但是也要避免過分的內(nèi)部歸因,如果學生將失敗歸因于內(nèi)部原因也會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導致失去信心,也不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了解中職升本學生的歸因特點,引導他們進行合理的歸因是非常必要的,對中職升本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和教育者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時蓉華.社會心理學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Weiner,B.Human Motivation:Metaphors,theries,and research[M]. Sage Publications,Inc,1992:253-270.
[3]薛秀芬.職專生成敗歸因特點研究及教育建議[D].遼寧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