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哲騫
【摘要】鋁合金具有密度低、強度高、擠壓性能好、焊接性及加工性能優(yōu)良等特點,已經(jīng)成為高速列車動車組車體生產(chǎn)的主導材料。本文介紹了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結構的設計思路、強度要求以及結構特點。依據(jù)EN12663標準要求,利用有限元法對車體強度進行了仿真計算,結果顯示車體結構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關鍵詞】動車組;鋁合金車體;結構設計;強度
一、前言
隨著高鐵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動車組車體的剛度和強度性能等問題已成為車體設計的重中之重。動車組鋁合金車體主要由底架、車頂、側墻和端墻四大部件組焊而成。本文以動車組鋁合金車體車體為研究對象,借助ANSYS仿真軟件,計算分析了垂向、拉伸、壓縮等多種工況,結果滿足車體強度要求。
二、車體結構設計
(一)概述
車體承載結構采用與車體基本等長的大型中空鋁合金型材組焊而成,為薄壁筒型整體承載結構,主要由底架、側墻、車頂、端墻、司機室結構等組成。各大部件均為長大型材拼焊而成。焊接接頭采用對接和搭接的連接方式。車體強度滿足EN12663標準PⅡ級要求;車體的焊接執(zhí)行EN15085標準。車體結構的設計壽命不小于30年或1200萬公里。
(二)底架設計
底架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底架中部結構和底架端部結構。底架中部結構包括地板和邊梁組成,地板與邊梁焊接,縱向貫通,以提高車體縱向剛度。底架兩端為底架端部結構,集成多個系統(tǒng)部件的接口,以減輕重量。中間車底架組成(俯視)見圖1。
(三)車頂設計
車頂由車頂型材、端部過渡連接型材等構成,提供空調(diào)機組、新風口及車頂電氣部件等設備的安裝接口。高頂區(qū)域采取了減重設計并采用弧斷面,利于車頂排水并有益于車頂縱向剛度的提高。在有受電弓的拖車車頂設置平頂結構。高頂和平頂分別由幾塊大型中空型材拼焊而成,車頂結構圖見圖2。
(四)側墻設計
側墻由側墻上部型材、側墻下部型材、窗口下部型材、窗口上部型材、側窗型材五塊大型中空鋁型材拼焊而成,各車側墻的外部輪廓及型材斷面組成均相同。車門兩側焊有門立柱用于補強及安裝塞拉門設備。門角、窗角等高應力區(qū)設大圓弧過渡,側墻鋁結構見圖3。
(五)端墻設計
端墻主要由端墻板、兩側端角柱、彎梁組成,端門上角采用大圓角過渡并設計補強結構,避免應力集中并提高強度。如圖4所示。
三、分析計算
(一)車體強度
結合車體結構類型,選取受電弓車(整備重量最大)及頭車兩種車體進行強度仿真分析。執(zhí)行標準:EN12663標準中PⅡ等級載荷工況的和氣密載荷±4000Pa要求。車體強度分別進行仿真分析,在各個強度工況作用下,應力均小于許用應力,車體靜強度滿足標準要求。主要的分析工況見表1。
(二)車體疲勞強度
車體疲勞計算工況共計3種,具體見表2,在各疲勞載荷工況作用下,車體焊接部位的最大應力范圍均小于各焊縫疲勞許用應力范圍,各位置最大疲勞累積損傷值為0.689,均小于1.0,滿足疲勞強度要求。
四、結語
動車組車體采用輕質(zhì)鋁合金材質(zhì),是基于車體輕量化設計的思路。車體結構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組裝工藝性外,還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本文依據(jù)EN12663標準和《200km/h及以上速度級鐵道車輛強度設計及試驗鑒定暫行規(guī)定》,對車體強度進行了有限元計算分析,并結合靜強度試驗結果對車體承載特性進行了驗證,為系統(tǒng)掌握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設計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張碩韶,于金朋,張錦華.雙層鋁合金車體焊接結構設計[J].電焊機,2017(06).
[2]王為輝.鋁合金地鐵車體剛度和靜強度仿真及有效性分析[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6(02).
[3]李墨林.基于輕量化與模塊化的鋁合金車體結構設計[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