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江平
[摘 要] 英語精讀是英語專業(yè)生必學的專業(yè)基礎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過闡述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探討建構主義理論在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 鍵 詞]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英語精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7-0017-01
一、引言
英語精讀是高校英語專業(yè)開設的專業(yè)基礎課,一直以來都是英語專業(yè)教學中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一門重要課程。傳統(tǒng)的精讀教學模式通常以講解詞匯和語法為主,學生被動接收知識,課堂氣氛略顯沉悶。因此,本文嘗試將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應用到英語精讀教學中,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精讀這門課程。
二、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英語精讀教學中的應用
建構主義理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主動建構所學知識,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起發(fā)起者、組織者、促進者的作用?;谝陨侠碚摚纬闪艘韵滤姆N主要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一)情景式(或拋錨式)
這種教學模式把教學形象地比喻成“像輪船被拋錨固定”,以具有感染力和代表性的實例為基礎,幫助學生認識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及其相互關系,建構認知圖式。以楊立民主編的精讀教材《現(xiàn)代大學英語》第一冊的第4單元Midnight Visitor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觀看007系列電影,并在課堂上隨機播放電影中的幾個典型片段,加深學生印象,提醒學生留意電影中塑造的James Bond間諜的形象是怎么樣的,之后讓學生思考文中主角Ausable間諜形象跟James Bond有何異同之處,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等。
(二)支架式
這種教學模式源自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該理論形象地借用了建筑行業(yè)的“搭腳手架”的概念,指在教學中將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為學生搭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概念框架,以幫助和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最后撤走“腳手架”。以精讀課文Say Yes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查閱美國歷史上有關“種族主義”的系列重大歷史事件,讓他們對可能涉及的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通常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say yes,再指導他們快速閱讀課文,理清這篇文章的結構和大致故事情節(jié),進而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
(三)自上而下式
這種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利用自己已有的相關知識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測,然后通過閱讀文中的語言線索來證實或否定自己之前的預測。比如,教學The Boy and the Bank Officer這篇精讀文章,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從標題預測課文可能會涉及的內容,大部分學生都能猜到這是一個關于男孩和銀行職員的故事,然后教師可以緊接著問這個故事具體是什么,故事是如何一步步發(fā)展下去的,結局如何,要反映什么主題等,從而引領學生一步步思考,幫助學生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四)隨機進入式
該教學模式源自于建構主義的“彈性認知理論”,是指對同一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途徑、以不同的方式針對不同的目的開展的教學過程,從而讓學生獲得對同一問題或同一事物的多方面認知。比如,學習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by Oscar Wilde這篇精讀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以前是否學過奧斯卡·懷爾德的童話作品,對他的生平和他的“為藝術而藝術”的創(chuàng)作觀是否有所了解。在學生對課文有了大致了解后,教師可就文中的核心問題:Is the Nightingales sacrifice worthwhile? Why or why not?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學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該問題各有看法,他們能站在夜鶯、旁人、當時的社會背景等不同的角度展開討論,且能自圓其說。在聽完各組意見后,教師再做總結和反饋。
三、結束語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各有其不同的優(yōu)勢,我們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而且,我們也需要引導學生積極配合和參與課堂活動,才能讓這些教學模式真正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孔憲遂.試論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學的啟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1):128-133.
[2]武曉燕.試論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