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茂開
【摘 要】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占據(jù)著重大比例,作文成績的好壞對整體成績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生本教育的理念核心就是要在教育工作中要求每位教師做到以學生為本,以生命為本。采用生本教學的教育理念,能夠使學生對語文的整體感知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是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水平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小學作文 ?文教學 ?生本教育
作文能力的提升成為了語文成績提升的重要轉(zhuǎn)折點,作文的成績直接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整體能力,作文主要由對生活的真實感悟和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架構(gòu)而成,二者缺一不可,作文是學生情感與生活的綜合體,需要清晰的邏輯思維和良好的表達能力,因此,我們著重探討小學語文作文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生本教育理念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生本教育的意義
由著名教授郭思樂先生提出的生本教育,即確定了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思想理念,明確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時期的教育下,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被大家逐漸認識,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又占據(jù)著至關(guān)重要的主導地位,甚至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我們應該將這種教育理念積極推廣到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推陳出新的教學觀念,積極響應生本教育模式,尊重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在提高作文成績的同時,也要鍛煉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育的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育現(xiàn)狀
小學語文作文的整體水平不高是現(xiàn)階段作文教育開展的一個首要難題。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靈活、天真活潑,加之想象力豐富,是學習作文寫作的最好時期,然而因為詞語匱乏,表達能力較差,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技能發(fā)揮。整體上看,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形式不容樂觀。千篇一律的重復,內(nèi)容空洞沒有真實情感等問題都是我們需要攻克的難關(guān)。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注重寫作技法和修辭方式的講解,而忽視了現(xiàn)實生活和真實情感的領(lǐng)悟,文章內(nèi)容大似相同。另外,小學生的閱讀量相對較少,用詞不當、詞匯匱乏、思路狹隘等都是目前存在的難題。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育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
首先,缺乏了對學生生活體驗的引導。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更關(guān)注的是學生的寫作技巧,忽視了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比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只是將作文模式套用給學生,死記硬背,造成文章雷同。其次,作文教學中忽視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語文作為知識內(nèi)容與人文情懷的統(tǒng)一學科,學生不僅要具備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也要注意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在教學中,學生成績的高低無法體現(xiàn)一個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高低,這也就是目前存在著很多高智低能孩子的重要原因。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否,體現(xiàn)在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之中,如果一篇文章沒有真實情感,那將失去靈魂。最后,學生缺乏閱讀量,即對文學作品的深度解析。閱讀是提升寫作水平最直接的方法,大量的閱讀可以使學生積累詞匯量和寫作素材,但是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沒有做到積極引導學生去進行名人名家的作品閱讀,只有大量廣泛的閱讀,不斷用心感受生活,讓寫作從任務變成愛好,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提高語文成績。
三、生本教育實施的應用分析
(一)讓寫作走進生活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是寫作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對今后的語文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意義。小學生的思維思考模式較發(fā)散,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意的引導,要將生活感悟與創(chuàng)新相互結(jié)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不要一味的背誦范文。
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日常生活,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滴,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俗話說:“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再將這些生活中發(fā)生的事用語言文學的寫作技巧表達出來,將生活作為最好的靈感來源和寫作素材,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
(二)讓寫作成為興趣
興趣對于學習來說尤為重要,無論哪一科目,在有了興趣之后,學習會變得輕松容易很多。學生在生本教學模式中處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將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升級創(chuàng)新,活躍課堂氣氛,鼓勵每個人說出心中所想。比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感恩節(jié),我想對某個人說……》,在前期討論思路過程中,學生就可以指定某個人,對他說出平時生活里不好意思說出的事情,鼓勵他們積極大膽表達心中所想,無論快樂還是悲傷。這也是一個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期,真正走到學生心里,幫助他們學習和健康成長。
(三)讓名家名作走進教學
大量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在閱讀名家作品后,學生能夠輕易地被帶入作者的情感之中,無論喜怒哀樂,文字的表達都直接且鮮明,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也會引起自己情感的共鳴,同時為自己今后的寫作積累情感素材。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日漸增加自己的詞匯量,在名家名作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并完善自身的缺點。利用生本教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在越讀過后寫下讀后感,記錄閱讀成果和自身感悟,回味作品的經(jīng)典之處,使學生全方位的接觸并熱愛寫作。
(四)在寫作中發(fā)現(xiàn)自我
寫作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優(yōu)秀的作品必定需要多次的反復修改,在修改中發(fā)現(xiàn)不足,認識自我,不斷學習。注重生本教育的落實,鼓勵學生對寫作的自信,加強正面積極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作文整體水平得到提升。
【結(jié) ?語】
生本教育必須真正落實到語文寫作的教學工作中,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更能直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應時刻謹記生本教育理念,明確教學目的,因材施教,做到教師走進學生,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真正有能力做到發(fā)現(xiàn)美、感悟美、記錄美。
【參考文獻】
【1】高穎.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研究【J】.學苑教育,2017(08)
【2】莊澤坤.關(guān)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探討【J】.中國培訓,2017(02)
【3】夏艷艷.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作文教學【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35)